第18期

《風格的技術》創意時代來臨

隨著時代演變,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的觀念已經不如從前那樣傳統與保守,進而轉變為求新、求變,並追求創意的時代。從現在蔚為風潮,且不定期出現在誠品書局敦南店周遭、西門町等地的「創意市集」就能夠看出,「創意」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風格的技術》創意時代來臨

記者 姜建亨 報導  2008/04/06

《風格的技術》封面只用了
紅黑白三色帶出簡單感覺。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隨著時代演變,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的觀念已經不如從前那樣傳統與保守,進而轉變為求新、求變,並追求創意的時代。從現在蔚為風潮,且不定期出現在誠品書局敦南店周遭、西門町等地的「創意市集」就能夠看出,「創意」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而在現今數位化的浪潮中,從「生產經濟 」逐漸轉變成「創意經濟 」,在這一個已經進入到美學社會,經濟體系產生巨大轉變、重視消費者的時代裡,企業到底該如何面對這樣的轉變?

風格也有技術可言嗎?《風格的技術》一書,正表達出風格是企業與個人的一種哲學思考,它是一種價值的判斷,也是一種世界觀,但是風格並非一種僵硬的態度,而像是一塊變形磁鐵,隨著時代轉變,進步的企業會隨時在自己的哲學中創造新的解釋、建立新的態度,以吸引消費者。

對談方式 展現不同風格

本書記錄了作者詹偉雄與十三位老闆的創意對談,與眾不同的是此書是以對話的方式收錄而成,不使用任何修飾也不加油添醋,就這樣原汁原味呈現給大眾,不僅可以從中得知他們的創意哲學,更可從中去了解這十三位老闆的創意態度。作者詹偉雄以他獨特的觀察力,剖析這創意引領風格的年代,並從與十三位創意老闆的對話當中,領悟出創意與美學的新趨勢 。

這樣的念頭並不是臨時起意,詹偉雄於1961年出生,畢業於台大圖書館學系。從大學起就陸續在《天下雜誌》、《前進週刊》等雜誌社工作,並曾擔任博客來網路書店首任店長,還曾參與創辦《數位時代》雜誌,繼2005年出版了《美學的經濟》,2008年不負眾望出版了《風格的技術》。由此可知此書不僅是長久經驗的累積,更是他不甘於按部就班,中規中矩的態度而創造出的一本書。

創意無所不在 實行才是重點

以《全民大悶鍋》、《康熙來了》、《超級星光大道》等綜藝節目屢創佳績的製作人王偉忠,便曾在書中談到,就是因為充滿了熱情與好奇心,不論幾歲都還是保有追尋新鮮事物的態度,他認為電視節目是一個產品,而非藝術,畢竟它只是普羅大眾的東西,熱度很快,卻缺乏深度,不過若能具有文化蘊含,便能使節目的品質提升。

就如同「超級星光大道」,當其他媒體都做了同類型的選秀節目,它卻可以在其中獨占鼇頭,就是因為王偉忠秉持著一個「寧可不通,不可普通」的信念,在有了這番想法後,重點就是包裝與企劃,避免走上「快樂星期天」的後路,他決定找來造型師打造藝人形象,並且規定評審要嚴格但不毒舌,像是關心自己的小孩一樣。不僅希望這節目有高收視率,也希望能夠從中發掘、培養新人。

很多人知道《ppaper》,卻不知道包益民,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書中最精彩的部份便是訪問瞬間發行量80000本、目前統一超商最暢銷雜誌《ppaper》的創辦人-包益民。《ppaper》是台灣雜誌的異數,而創辦的機緣是他在某一次的旅行中與同事談到,為什麼我們不能做一本所有人都能看的設計雜誌?這樣天外飛來一筆的想法造就了他的成功之路。

當時的設計雜誌一般人根本就不想看,於是包益民整合了國外六、七本雜誌的優點,並且初步估計這塊設計市場,發現台灣約有20萬人會去看建築、音樂或流行雜誌,但是一直沒有一本是所有人都有興趣看的雜誌,他發現到了這個商機。如何同時網羅小眾與大眾消費者成了他首要的問題,因此在八十頁的《ppaper》中,二十頁是封面主題,講的是設計,而在後半部的內容,而是運用貼近一般人的生活理念,吸引更多人閱讀。

最特別的是,包益民談到,如何以四十九元的雜誌,讓消費者有物超所值的感覺,並且說服精品業者願意讓自家的產品廣告在這區區四十九元的雜誌中露出。包益民運用他的創意頭腦與工作經驗,在印刷上使用異於其他台灣雜誌的膜造紙,他認為一般雜誌所使用的銅板紙並不好,無法達到他所要求的視覺效果。如此一來,讀者對《ppaper》的期望會比較少,相對也比較容易做出超越別人期望的東西。

 

 最暢銷的兩期ppaper雜誌

        圖片來源:ppaper官方網站

 

「跟別人不一樣」 是人生的關鍵字

《風格的技術》封面沒有誇張的圖片,書中更沒有有趣的插圖,或許這也是詹偉雄所想表達的乾淨態度。閱讀這本書如觀賞訪談節目一般,沒有動人的文筆,也缺乏華麗的詞藻,內容僅在於陳述這十三位創意老闆理念的實踐,但讀者卻能夠從詹偉雄與這些受訪者的對話當中,引發深刻的思考。書中無所謂的起承轉合,卻篇篇都是高潮迭起,就因為如此,更可以從這些精彩的對話中,激發讀者與此書的共鳴。

從這十三位創意人的談話當中可發現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不想跟別人一樣」、「不想跟過去一樣」、「不想永遠一樣」的意念。當對未來感到徬徨、不了解如何將夢想付諸實行時,《風格的技術》是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在如此循規蹈矩、一成不變的生活步調中,透過不同的思考模式、新穎的觀察角度,引領自己改變人生態度,必定能讓生命交織出更精彩的樂章。

記者 姜建亨
  姜建亨 George Chiang 專長領域: 財經領域理財就業 Email:chiang.chienheng@gmail.com   基本資料: 交大證券研習社社長 交大學聯會 公關部長 扶輪社青年團 城南社團長 十大傑出青年學生大會 培訓幹部 新光人壽理財新人王第二屆全國第三名   大一成立交大證券研習社,成立當天就突破百人,如今已為交大最大社團,人數多達350人以上。 舉辦2007財金科技論壇,創了交大創校歷年來最大演講之紀錄2500多人 大二成立學子投資團隊,在不到一年之間募集數百萬,幫眾人投資理財。 媒體訪問 中天<今晚哪裡有問題>        <新聞>        <大學生了沒> 以及聯合報及聯合晚報,談論大學生如何投資理財議題。
記者 姜建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