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期

臺灣文化創意 行不行

臺灣文創起源、文創現況、比較以及爭議。

臺灣文化創意 行不行

記者 包金 報導  2015/05/17


(圖片來源/包金製)

文化創意產業從二十世紀末期開始發展,加上現今全球化和網路資源交流迅速的狀況下,文創產品的產值也跟著水漲船高。英國學者David Hesmondhalgh將文創產業分成「核心文創產業」和「周邊文創產業」,核心文創主要是對精神的高度訴求,引起閱聽眾情感層面反應,舉凡廣告、電影、節目、音樂、遊戲、出版等等,而周邊文創則是藉著對精神仰賴,販賣相關產品,就像電影【海角七號】就是核心文創,而原住民琉璃珠、或馬拉桑小米酒,就是周邊文創。

而臺灣政府從二○○二年就已開始推廣並發展文創產業,但至今臺灣雖然有不少文化創意園區,但相較於其他國家,臺灣似乎沒有那麼顯著的成長,例如南韓在影視方面,已經有自己相當出色的版圖,中國北京的文創產值,也佔北京GDP的一成多,日本方面不管是動漫或是遊戲上,也都是大眾有目共睹,更不用提美國了,光是好萊塢在電影圈,就已經難以撼動,也將其文化大肆傳播到各處。

在臺灣文創園區裡,雖然不少都有一點認知上爭議,但最顯著的也是目前甚囂塵上,就是位於松山文創園區裡的臺北文創大樓,由於進駐廠商是否屬文化產業,引起多方討論,另外對於展覽和發表會也引發許多問題,在精品發表會方面,例如:愛馬仕、賓士車。國外展覽就像是哆啦A夢、Line展、蠟筆小新等,似乎成為國外的文創推廣,這與原來要推廣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目標上,似乎有相當大牴觸。
 

資料來源:臺灣文創的產業路在何方?文創到底是什麼?要走去哪裡?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臺北文創文化部文化創意產業服務網垂死中的光亮?從2014金鐘談台劇現況

記者 包金
長不大的男孩 獨舞 夜裡風霜歧路 還記得 第一眼的天空 心底的角落   那盈紫的情 那艷紫的詩 那幽紫的音 想留住沙漏的珍珠 想散出愛中的十字 想點燒希望的燈火    
記者 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