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期

咬一口吐司 享一段人生

電影【吐司:敬!美味人生】在看似色香味俱全的喜劇情節中,藏著的是一顆受傷的心靈。

咬一口吐司 享一段人生

記者 鄭青青 文  2015/05/24

電影【吐司:敬!美味人生】(Toast,以下簡稱【吐司】)為二○一一年臺北電影節開幕片,也是同年柏林影展的參展影片。【吐司】改編自同名自傳性小說,講述一段英國名廚兼作家奈傑爾‧斯萊特(Nigel Slater)的童年歲月,在看似色香味俱全的喜劇情節中,藏著的是一顆受傷仍等待成長的心靈。


奈傑爾‧斯萊特(Nigel Slater)為英國名廚兼作家,而電影【吐司】正是闡述著他的
童年生活。(圖片來源/
BBC

 

直線劇情 生命力無限

奈傑爾‧斯萊特有一位因肺病而早逝的母親,個性溫柔卻不擅烹飪的她,卻有一項食物留在奈傑爾的美味記憶裡,那就是烤吐司佐奶油。正如他所說的:「不論情況多糟糕,也不可能嫌棄替你烤吐司的人。」而他的父親脾氣暴躁,對食物從不挑剔也從不要求,總是以罐頭食品打發三餐,反倒是在這個環境下成長的奈傑爾,對烹飪燃起一股莫名的渴望與熱情。

劇中另外一位靈魂人物是由海倫娜·寶漢·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所飾演的清潔工波特太太,有著雙面又古怪的性格,廚藝精湛的她征服了奈傑爾父親的胃,進而成為奈傑爾的後母,但兩人始終互相充滿敵意,為了討奈傑爾父親的歡心而在廚藝上互相較勁。有趣的是,波特太太這個角色正與海倫娜一直以來的戲路不謀而合,豐富誇張的表情和動作顯得整部電影戲謔又詼諧。

母親去世後,奈傑爾的童年生活在波特太太的刁難下,過得並不順遂。而劇情的最後,父親驟然去世,奈傑爾不斷經歷失去生命中的依靠,過著被註定好而沒有選擇的人生,直到他遇見了一個男孩告訴他:「只要夠勇敢,整個世界都任你選擇。」他最後毅然決然離開後母,追尋成為廚師的夢想。

【吐司】以美食貫串全片,但卻不如其它美食電影般歡樂討喜,反而涉及了家庭親子關係的黑暗面、非主流性傾向等議題,而奈傑爾本人在寫下這段童年往事後,回過頭看自己筆下的人物,才發現自己現在的行為深受童年遭遇的影響,可見得一個看似簡單、直線發展的劇情,卻具有十足的生命力。


【吐司】除了美食這項賣點外,在看似喜劇情節中,仍提及親子問題、同性戀等議題,
值得觀眾深思。(圖片來源
wmoov
 

絢麗手法 呈現美味人生

【吐司】由英國BBC電視劇導演S. J. 克拉克森(S.J. Clarkson)執導,作為她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她所使用的電影語言並不傳統,尤其對於一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劇本來說,更是挑戰。劇場式的誇張演技與不切實際的橋段,加上屬於短片或電視劇較容易出現的特殊轉場方式,色調和廣角鏡頭的運用,或多或少呈現出奇幻的效果。

然而,這些敘事手法在具有傳記性色彩的電影中著實少見,畢竟多數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都希望讓觀眾感受到「真實」的力量,但導演脫俗而大膽的作法,巧妙地融合了悲傷、趣味和黑色幽默於一身。鮮明豐富的一面來自於奈傑爾對母親的唯一連結──食物的熱愛,另一方面則是乏味又黯淡的現實世界。但特別的是,奈傑爾本人在一段訪問中直言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甚至會在心裡大喊:「當時完全就是這樣的情況!」可見導演即使敘事方式另類,呈現內容卻不失分寸。


電影【吐司】的敘事手法相當鮮明有特色。
(圖片來源/
Movie Insider

電影的開頭從一家雜貨商店開始,看似單純商品的特寫鏡頭,其中卻藏著富饒趣味的小巧思,一個個陳列商品的包裝上,其實都是劇中演員的肖像和名字,作為介紹演員的片頭。另外,小奈傑爾在電影開頭與結尾都看了鏡頭一眼,與觀眾眼對眼接觸,打破了故事與觀眾世界之間的隔閡,導演將其作為電影前後呼應的設計。如此特殊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手法,還可以從【吐司】中發現不少例子。

不過,縱使導演在故事鋪陳上始終沒有落入窠臼,但在劇情的安排推演中,也有觀眾認為處理得過於唐突,事件連接事件的關聯性不如傳統電影交代的詳盡,使得觀眾難以適應角色突然進入或離開故事。
 

電影配樂 畫龍點睛

說到【吐司】不得不提的就是電影中精采的配樂,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營造氛圍,也有在短時間內闡述角色內心轉折的功能,而在電影【吐司】中,運用大量一九六○年代英國女歌手達斯蒂‧斯普林菲爾德(Dusty Springfield)的歌曲,是非常巧妙的選擇,因為Dusty
Springfield當紅時期正值奈傑爾的童年時光,電影配樂帶領觀眾會到當初的時代氛圍中,是最強而有渲染力的方式。

其中不少首輕快的歌曲,例如〈Little By Little〉、〈I Only Want to Be with You〉加強喜劇成分中的節奏感,也有抒情歌曲如〈If You Go Away〉、〈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表達主角心中黑暗抑鬱的那部分。

小奈傑爾數度拿起老舊的黑膠唱片,放上唱片機,播送著〈If You Go Away〉弔念他過世的媽媽,利用角色的演出搭配音樂,使配樂成為戲劇的一份子。在三分多鐘的歌聲中,以強光搭配奈傑爾與媽媽共舞,遺世而獨立,縱使與現實脫離,但悲傷情緒與心境卻嶄露無遺。


由Dusty Springfield演唱的〈If You Go Away〉在劇中將奈傑爾思念媽媽的情緒表露無遺。
(影片來源/
Youtube
 

吐司 承載一段人生

【吐司】雖然是一部傳記性的電影,看似平鋪直敘發展,但它的後座力卻特別強,從導演絢麗的手法背後,觀眾能看到的是一顆在成長過程中遍體鱗傷的心靈,直到最後奈傑爾決心離開後母前往大城市做學徒,才是他唯一一次有權利為自己的生命做選擇。而在電影的最後一個場景,奈傑爾遇到了一個大廚,央求他收自己為學徒,大廚看了一眼並點頭答應,這名大廚正是由奈傑爾本人所演繹,他就像看見了年輕時候的自己,短短一幕的情節,像是交代了奈傑爾的從學徒到名廚幾十年以來的過程,彷彿濃縮了一場人生。

記者 鄭青青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誠實的人,不刻意吹捧,不懂得藏拙, 之後聽別人說,原來我很浮誇,不過當我把一百分的事情講成兩百分,請相信我是真心的。 文字也是,即使無法行雲流水,也要奉行寫下忠於自己的文章 腦袋慢速運轉了20年,突然要加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嗚呼!
記者 鄭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