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

拷秋勤唸歌 台灣好嘻哈

「台灣正宗唸歌團」拷秋勤,秉持以台灣文化及精神為出發點的理念,結合了台灣傳統的音樂素材與新的外來音樂形式,展現出多元的文化可能,不但成功地將外來音樂本土化,讓自己的作品充滿了台灣人的氣息與聲音,更藉由音樂傳達他們的想法與意念。

拷秋勤唸歌 台灣好嘻哈

賴奕如  2008/04/20

嗩吶與rap的結合,客語和台語的交互使用,拷秋勤的音樂融合了流行與傳統,也串起了台灣多元的文化。拷秋勤用音樂堅持他們的理念,更無畏地向世人展示「台灣正宗唸歌團」的價值。

一個以台灣文化及精神為出發點的創作團體—拷秋勤。 (圖片來源:拷秋勤官網)

拷秋勤的團名不但特殊,更透漏出了團員們的文學造詣。「拷」是農民手持鐮刀收割的動作,「秋勤」取自農田管理辦法中的「春耕、夏耘、秋勤、冬藏」,有豐收之意。「拷秋勤」即是「秋收時期農夫拿著鐮刀辛勤收割的模樣」,似乎蘊含著團員希冀他們的作品能夠在台灣音樂界豐收成果的願望,也可見這個樂團與台灣在地的深厚連結。

拷秋勤的特別不在於他們的團名而已,團員組成也令人驚呼很不一樣。除了創組樂團的「范姜」和「fishLIN」、DJ「j.little」,還有兩名嗩吶手「阿雞」與「尤寶」。沒看過拷秋勤現場演出的人可能不知道,阿雞和尤寶可是團中詢問度最高的團員,嗩吶的爆發力與曲風的多樣發展,更震撼了觀眾的心靈。

 

傳統民謠加饒舌 「唸」出音樂新理念

拷秋勤的音樂大量使用了台灣傳統的素材,包括有河洛的南北管、歌仔戲,客家山歌,江南黃梅調,北京的國劇國樂,台灣早期民謠和勸世歌,甚至近代的創作歌曲也能成為他們創作的靈感,豐富的素材結合了流行的Hip Hop和饒舌音樂,形成拷秋勤獨創的特有樂風。秉持以台灣文化及精神為出發點的理念,拷秋勤決定用本土語言來稱呼這種樂風—「唸歌」,更自稱是「台灣正宗唸歌團」。

「用自己的語言帶著底層的反抗精神」,拷秋勤就擁有這樣的理念,承襲台灣音樂前輩豬頭皮把方言放進rap的先例,憑著為台灣本土小農發聲的信仰,賦予樂團一個嶄新的面貌。有的歌表達出年輕一代的族群融合,有的嘲諷政治或現存的不公現象,也有的向結合客家山歌與搖滾的交工樂隊致敬,還有的歌為街頭塗鴉文化平反,他們用很古老卻也很現代的方式實踐不只是口號的「愛台灣」。

融合了傳統音樂元素與外來音樂元素的拷秋勤,不但成功地將外來音樂本土化,讓自己的作品充滿了台灣人的氣息與聲音,更藉由音樂傳達他們的想法與意念。從拷秋勤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強大的社會責任感,不論是強調族群融合,抑或是對於政治亂象的控訴,都讓人看到了台灣年輕人的獨立思考精神,與那股想要抵抗威權的勇氣。或許想要藉由音樂來影響大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也很難成功,但至少拷秋勤能有這樣的想法與實踐精神,已經值得我們鼓勵。

音樂本來就是一種多用途的媒介,它可以只是單純的娛樂,也可以是蘊含歷史文化的寶物,更可以成為一種發聲的管道。每個人對於好音樂的定義與感受原本就有差異,或許有人覺得拷秋勤的音樂是大雜燴,不過是在歌詞上做文章,或認為用客語、河洛語唱rap只是噱頭,但請別忽略他們在創作時的想法與用心,以及他們對理念的堅持和玩音樂的創意。音樂的好壞很難定義,也不宜妄下定論,重要的是,當你能夠進一步去了解它後,心中那份感動就是對創作者的最好支持。

記者 賴奕如
  我是啤酒。 信箱:ekijojojo@gmail.com 也可以叫我賴奕如,可是我一定會愣一秒再回頭。 對申論題不太拿手,因為思考有時候很跳脫邏輯;要我寫自我介紹也很難,因為還在摸索自己。簡單來說,我是個情緒化的人,容易大笑,也容易大哭,連看蠟筆小新劇場版都會因為野原一家人的深厚感情而開始流眼淚擤鼻涕。生平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世界和平。 沒有什麼特殊專長,但是喜歡安靜的觀察身邊事物,習慣關心生活周遭的大事小事。很愛看「一步一腳印」、「草地狀元」這類的節目,因為我覺得市井小民的生活是最多采多姿的。 雖然我現在是個平凡的學生,但是希望未來能夠闖蕩出一番不平凡,身為一個有志氣的大學生,我鼓勵大家不要被自己、被環境侷限住,總有一個地方,是你可以發揮所長,盡情實現夢想的!
記者 賴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