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期

客家紙傘朵朵開

介紹客家油紙傘的起源與文化內涵。
讀取中

客家紙傘朵朵開

記者 余念竹 文  2015/05/31

台灣客家油紙傘主要集中在高雄美濃一帶,也是台灣客家經典的意象之一。關於其紙傘製作技術引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是由林阿貴和吳振興延請中國的製傘師父至台灣傳授技藝,另一種說法則是由廣東梅縣製傘師父郭玉琴渡海來台,落腳於高雄美濃,而將技術傳入。

一九六○年代,美濃的紙傘到達鼎盛時期,當時在美濃小鎮裡聚集了高達二十幾家的紙傘廠,年產約兩萬把以上。不過隨即因為台灣工業開始發達,美濃紙傘敵不過機器所生產的廉價洋傘而逐漸被取代。直到一九八○年代後旅遊觀光業興起,油紙傘從最原始的生活目地轉變為和地方文化結合,提升到藝術作品的層面,才漸漸讓油紙傘又找到自己的文化價值。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美濃廣進勝造油紙傘

背景音樂:〈紫竹調〉陳揚

記者 余念竹
我是竹竹,住在台中六年,台北十四年的女孩 骨子裏應該就是很原始的喔巴桑魂 有時候無可救藥的強迫症 我想要慢慢的在喧囂理學會安靜,學會等待 學會看見自己跟周圍的美好:)  
記者 余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