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安全」與「方便」的十字路口中
走在「安全」與「方便」的十字路口中
記者 沈昭邦 報導 2008/04/20
|
沒有斑馬線的光復路建功路口,許多行人偷懶不走天橋,選擇直接穿越馬路。(記者沈昭邦/攝) |
新竹市東區建功路一帶,距離清華大學只有一路之隔,因此聚集了許多攤販,這個清大學生俗稱「宵夜街」,交大學生叫做「清夜」區域,是兩校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晚上,就有不少學生穿過馬路來用餐,順便逛逛拋去一天的疲累,不過這群學生,卻有極大的比例在不知不覺之中犯法了。
穿越馬路 為圖一時方便
原來要從清華大學到建功路,都必須經過光復路,不過這個十字路口,卻只有設立穿越建功路的斑馬線。如果行人要穿越光復路呢?仔細往地上一看,馬路上卻沒有畫上穿越斑馬線,稍稍往旁邊轉頭一看,原來得走天橋!
不過事實上,多數的行人卻依然是直接穿越馬路,根據記者的實地觀察發現,十個行人之中,大約只有兩位會走天橋。就讀清大一年級的游政明就是其中一位直接穿越馬路行人,當記者詢問到他為什麼不走天橋的時候,他回答說:「咦?這邊沒有斑馬線喔?」他表示,他看大家都直接穿越馬路,也就跟著這樣走,所以根本沒有注意得走天橋,那以後會不會走天橋呢?游政明則略顯尷尬的表示:「應該會吧!」。
跟游政明一樣,選擇性走天橋的人還不少,就讀交通大學三年級的林暐家就表示說他知道那邊沒有設斑馬線,可是會不會走天橋,要看等紅燈的長短而定,林暐家說:「假如要等六十秒的話,就會走天橋,如果只要等一下下的話,那就直接穿越馬路。」
台灣人法治觀念薄弱,也許是這種「集體違規」現象的其中一種原因,但是其實外國人有也一樣知法犯法,記者就親眼看到一群外國人,也是同樣穿越馬路,其中一位來自烏克蘭的交換學生愛力克,就認為這個十字路口並不算大,穿越馬路也不過幾秒鐘,實在沒有設立天橋的必要,同時他也質疑說,天橋只有設一邊,根本就是設計不良,「假如我要從屈臣氏到對面坐車,要穿過馬路,走天橋,再穿過馬路,真的很奇怪。」
同樣感到疑惑的人還不少,交通大學三年級的汪承漢就說:「我不懂那邊不設斑馬線的理由耶!」他並表示一開始的時候,也都是跟同學一樣直接穿越馬路,可是有一次剛好看到一個警察正在路口驅趕違規停車,因為怕受罰所有就走天橋,結果發現別人過馬路,警察也不會管。「我想大概因為我不是新竹人,不夠內行的關係。」汪承漢表示,也因此之後就都直接穿越馬路了。
一名不願具名的警察就表示,不清楚這邊為什麼不設立斑馬線,不過依法就是得走天橋;要是看到有行人違規穿越馬路,應該只會做勸導動作,不會開罰單,他表示:「除非上級有給指示啦!不然沒必要啦!」
|
清夜(藍色網狀部分)鄰近清交、新竹交流道與新竹科學園區,附近車流量很大。(照片來源:UrMap) |
儘管多數人都選擇直接穿越馬路,懷疑為何不設立斑馬線的聲音也不算少數,可是依然有人堅持一定要走天橋,帶著一家大小出來吃晚餐的王啟賢就是其中一位,「這邊沒有斑馬線啊!做父母的怎麼可能親自帶著小孩犯法呢?」,一旁的王太太也說:「你看這邊車那麼多,走天橋真的比較安全。」
經過記者的實際調查發現,由於建功路的車流量不算少,其中大部分又都是要左右轉接光復路,因此行人穿越馬路都得和這些機車、汽車爭道,實在有危險的疑慮。再加上綠燈只有短短的二十秒左右,經常會有行人走到一半就已經紅燈的情形,因此在政府沒有劃立斑馬線之前,走天橋還是比較適當。
![]() |
記者 沈昭邦
「好好的一個人幹麻去當記者?」「X!腦殘妓者!」這些是現在網友們常用的術語。 曾幾何時記者彷彿政府官員一般,已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搬弄是非、危言聳聽,是多數人對於記者的看法。但承受著長官壓力的記者們,又何嘗不是滿肚子委屈? 〈瘋癲看世界〉,是我的筆名。也許平時看起來瘋瘋癲癲不太正經,其實我一直在默默的觀察,觀察這個世界,並默默的對每個事物給予評價。看到常人所不能看到的一面,不正是記者所需要的嗎? 社會議題,是我一直所關心的項目,希望我這種不同的報導角度,能夠帶給讀者們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思考。 瘋癲的報新聞,但是該有的程序可不能隨便,該有的採訪、資料蒐集可少不了!假如讀者對於我的新聞有所意見想法,歡迎來信指教:bombinkfc@hot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