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們的京都散策
女孩們的京都散策
記者 陳怡均 文 2015/05/31
日本旅遊書籍常使用的「散策」二字,意思近似於散步,卻帶著更多以悠閒心境、發現周遭景物之美的涵義。克拉拉在日後想起這人生第一次的日本之行,總是很慶幸自己選擇在一個沒有櫻花、沒有祭典,無比平凡的淡季來到了京都,也才能帶著毫無時間壓力的從容,用心去體會這座古老城市最真實的面貌。
一瓶梅酒展開的意外旅程
某個平凡的悶熱下午,克拉拉和同為吉他社幹部的好友圓圓相約到大賣場補充物資。當兩人結束一番採買,走過擺著進口酒類的貨架時,一瓶素面霧玻璃包裝的梅酒吸引了女孩們的目光。「好想去日本、喝道地的梅酒喔!」端詳了一會,圓圓首先說道,而一向喜歡日本文化的克拉拉也忍不住同聲附和。這個小小的念頭在兩個女孩你一言我一語的興奮討論中,逐漸膨脹、成形。比起繁華的東京與清幽的北海道,克拉拉與圓圓不約而同偏愛帶有濃厚日本風情的京都。
對傳統日本文化的好奇與嚮往,讓女孩們選擇了京都。(圖片來源/櫻前線)
「今年暑假就去關西自助旅行吧!」至今想起,克拉拉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總是過度擔心的處女座、搭上容易猶豫不決的天秤,竟也能爆發出這樣說走就走的行動力。憑著一股傻勁、僅會問候語和「いくらですか。」(多少錢)的蹩腳日文,兩位女孩各自說服了不免有些擔憂的父母,獨力辦妥機票、住宿與一連串的行前準備。這趟旅程對克拉拉而言別具意義,在此之前,她從未有過海外自助旅行的經驗。拖著行李踏上關西空港的那一刻,她面對陌生的語言、標示與土地,突然升起了一種「轉大人」的奇異心情。
氣味與色彩之都
克拉拉想像中的京都,是個以藝伎、傳統美食與古老木造建築構成的城市。事實上,京都也並未讓她失望,甚至慷慨地給予更多挾帶豐富色彩與氣味而來的感動。
若要真正貼近一個地方的文化,首先必須一探當地的市場。由於投宿的旅館距離京都著名的「錦市場」僅有十分鐘路程,貪吃的克拉拉和圓圓樂得每天都去走上一遭。走在傳統市場內,沿途傳來漬物帶著年代感的鹹味、糰子沾了醬油後烘烤出的陣陣焦香、以及天婦羅與玉子燒充滿家常菜氣息的「媽媽的味道」,在香氣的蠱惑下,兩個女孩往往邊走邊吃,出市場時從未空手而歸。
錦市場的食物香氣,是克拉拉對京都的嗅覺記憶。(照片來源/陳怡均攝)
綠色、紅色與藍色,串起了克拉拉眼中的京都印象。翠綠的鴨川河畔,是克拉拉踏出地鐵站後第一眼的京都;鮮豔的正紅色,則在眾多神社、鳥居與藝伎塗白的臉孔上盡情地大放異彩。在下著微雨的夜晚,克拉拉與圓圓有幸見到藝伎搖曳地撐傘走在花見小路上,豔麗的妝容在雨絲搖曳下,更有種蜷川實花鏡頭裡迷離恍惚的美感。
映襯著作為主角的豔紅,一抹低調柔美的藍紫色,則來自街道兩旁栽植的一簇簇繡球。繡球花在日文裡,有個很美的名字:紫陽花。縱然有著「善變」的花語,紫陽花卻總在小雨飄落的下午忠實守候、等著在雨後為遊人們一掃陰霾。這份小品般的淡雅,倒也為京都之美增添了幾分層次。
豔麗的大紅之外,紫陽花柔和的藍色調也為京都之美增色。(照片來源/陳怡均提供)
生八橋 馬桶與文化衝擊
說起京都著名的伴手禮,最具代表性的約莫就是有著麻糬般Q彈薄皮的「生八橋」了。這種和式點心的外皮清淡無味,內餡卻包著與表皮大相逕庭、口感香甜的豆沙,而店家各自開發的新口味更不勝枚舉。生八橋的特殊口感,倒像是克拉拉印象中的日本民族,說起話來客客氣氣、還帶些禮貌的距離感,心中卻有著各式各樣的創意和熱情等著傾洩,也正是這份經過壓抑的熱情,醞釀出了獨具一格的大和民族文化。從最嚴謹的茶道禮節、忠貞剛烈的武士精神、到最多元奔放的動漫創作,正是這般極具衝突性的多重面貌,讓克拉拉深深為之著迷。
清淡的外皮包裹香甜餡料,生八橋與克拉拉印象中的日本人其實有些相似。
(圖片來源/ぐるなび)
每趟旅程,必定伴隨著些許衝擊的火花。例如京都地鐵進站時悠揚的古樂聲,過馬路時做為警示之用的陣陣鳥鳴,都讓克拉拉相當驚豔。在造訪日本的五天內,唯一讓她無法習慣的,竟是臺灣較不常見的免治馬桶。具備自動保溫功能的馬桶坐墊總讓克拉拉不禁想起漫畫《羅馬浴場》裡,來自古羅馬的主角路西斯以為現代馬桶裡藏著奴隸,成天忙著沖水與演奏音樂的情節。「免治馬桶裡,是否也有個滿身大汗的工人正添著木炭、努力保持坐墊溫度呢?」克拉拉異想天開地幻想著,起身時,甚至煞有其事的地對著馬桶說了句「ありがとう」(謝謝)。
旅程第三日,克拉拉和圓圓終於有機會穿戴上憧憬已久的日本浴衣,到大名鼎鼎的清水寺來趟外拍之旅。一踏出車外,迎面便走來一對笑容和藹的老夫婦,看見兩個女孩穿著浴衣,絆手絆腳的觀光客姿態,便鼓勵地稱讚道:「哇,美人啊!」爺爺奶奶可愛的神情逗得兩個女孩開心地闔不攏嘴,連忙說了聲謝謝,走起路來彷彿也輕快了許多。
穿浴衣的兩人在日本女孩的邀約下,在清水寺前合影留作紀念。
(照片來源/陳怡均攝)
在清水寺與兩人拍照留念的女孩們,抹茶店熱情健談的大男生,頻頻問路,一心想吃到奶油可麗餅的美國大叔……。旅程中曾經說上幾句話的,或者在街道上錯身而過的人們,縱然只是對方生命中的過客,卻都像是一顆顆小星星,點綴了克拉拉腦海中關西的樣貌。
莎唷娜啦 關西
日本行落幕前夕,克拉拉和圓圓在便利店買了梅酒和幾樣小零食,在飯店內看著聽不太懂的世界盃轉播,一面收拾著行李和戰利品,一面舉杯慶祝,也算是終於實踐了兩個月前在大賣場裡的突發奇想,這趟旅程以梅酒開始、以梅酒作結,實在再適合不過了。
在回程的班機上,克拉拉回顧起五天以來的種種,也不免想著那些還未能造訪過的地方,又或者是在時間因素下,只能與之擦身而過的事物。例如在湖水中昂然矗立的金閣,亦或她喜愛的短篇小說〈長持之戀〉裡代表生死約定的琵琶湖,甚至是河原町某間小店裡那個因她一時猶豫而沒有買下,待回頭時已經遍尋不著的小兔子吊墜......。在這趟旅程中,固然有著或大或小的遺憾,但也許就如同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所描寫,主角溝口想像中那隻在時間、空間裡不斷飛行的金色鳳凰,正因無法觸及,才更顯美麗。從觀景窗中看著飛機不斷的爬升、直到再也看不見日本海岸輪廓的雲層之上,她帶著幾分豁達,低聲地向關西說了聲「さよなら」(再見)。
![]() |
記者 陳怡均
來自不靠海的小鎮埔里、現年20歲的中部女孩。 喜歡讀翻譯小說、看美劇日劇, 超級怕熱,卻嚮往南歐的浪漫熱情。 喜歡大吃大喝、咧嘴大笑, 淚腺也有些過度發達,又偏愛看催淚電影弄得不能自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