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五校校友分享
交大五校校友分享
記者 謝佳慧 報導 2008/04/20
![]() |
今年四月適逢交通大學創校一百一十二週年暨在台創校五十週年校慶,除了配合校慶主題舉辦「台灣五十,影響五十」的活動,由全校師生遴選出五十位最具影響力的交大校友外,更邀請了來自大陸及美洲地區的校友們共襄參與「交通大學全球校友商界領袖鋒會」,聯合交通大學美洲校友總會、北加州交通大學校友會假新竹舉辦,與會人士包括上海交大副校長陳剛、西南交大校長陳春楊、北京交大委員會主任王建國、西安交大校長特助周綱等,在為期兩日的峰會中,校友們不僅與學弟妹們切磋交流、傳承經驗,更藉此機會彼此敘舊、分享交大榮耀。
新竹交大的草創時期
交通大學是中國唯一有五所分校的大學,在中國設立的四所包括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及西安交大,其前身分別為上海南洋工學、唐山鐵道學院、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與內遷西安的南洋工學。新竹交大則是當時海內外的校友於1956年至1958年間合力募款、捐贈所成立,一開始還沒有新竹校地,第一屆電子研究所的學生是在台大教室上課,後來經由校友們的努力奔波,爭取到國際工會的資助,才有最早的交大博愛校區。
從1896年創校至今,五所交通大學皆為國家重點發展大學之一,並以優異的理工表現聞名全球,然就各所大學的歷史背景與地理環境做比較,仍然有些微的發展差異。以上海交大為例,由於地處沿海之帶,早有「十里洋場」之稱,學校與國際充分聯繫,實施國際化戰略取得大膽突破;西南交大在民國初年陸續有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來校視察,學校的辦學理念強調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特別針對國家鐵道交通事業的發展;北京交大則偏向管理科學,由於其前身-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高等人才的學校;而西安交大以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為主,包括基地建設與科技創新;新竹交大為研究型大學,重在科技研發。
五校交大 同中有異互相學習
|
在校風上,各所大學也有其不同之處,畢業於西安交大現為Fortebio生物技術公司中國區總裁的譚洪說:「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就有明顯的差別,上海交大位於沿海,接收到大量信息,所以見識多、思路寬,而西安交大地處內陸,校風偏向傳統、保守,思想也較閉塞、不活躍。」而台灣交大的校風又和中國四所交大有明顯差別,譚洪認為台灣交大治學較嚴謹,人文素養高,校風輕鬆、自由,而大陸的學校最近有種趨勢-急功近利,相較之下,台灣的中國文化比中國深厚,這是因為中國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後,許多年輕人逐漸拋棄傳統的精神和價值觀,或許現在的台灣可以說比中國更像中國!。
儘管五所交大的校風各有其不同之處,校友們卻一致認為共通點多於差異點,那就是學校和學生都很優秀。現年92歲,經歷過五所交大歷史的上海恩耀機電名譽董事長蔣光照打趣地說:「交大的學生都很聰明、又會讀書,但比起來,中國交大的學生可能比台灣交大用功一點;西安交大的學生可能又比上海交大用功,因為西安屬於比較貧窮的地區。」
五所交大培育出來的學生不論在通訊、電子、半導體、IT、光電、網路、學術研究或文化等領域所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交大校長吳重雨認為,史丹佛對矽谷的影響,就像交大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影響。倘若未來能增進五校的連結性,其成效絕對無可限量。
然而,如何強化這層關係卻也是個課題。五校由於特殊的歷史淵源及各區校友會的成立,彼此間早已存在著某種凝聚力、向心力。上海交大昂立公司的副董事長朱敏駿說道,他一直有個夢想,在五所交大之上設立一個虛擬校總部,如同加州大學九校系統,此虛擬校總部能讓五校更團結、合作,並增進學術與資源上的交流。而北京竟業達數碼科技集團的董事長錢瑞則希望,未來五校間的交流能夠再擴大,目前多是校與校的領導者或組織與組織間的交流,他期許這樣的交流在未來能擴散到更大範圍的校友。誠如朱敏駿學長所言:「五校間的情感和其他學校不同,我們所擁有的是一種親情,而不單單只是懷念之心。」
![]() |
記者 謝佳慧
姓名:謝佳慧 科系:交大傳播科技系四年級 E-mail:e-mail:ttttstttt2001@yahoo.com.tw 擅長美術編排、影片拍攝剪輯、3D動畫 關心科技新知、國際時事、影劇娛樂 其實我也不是很了解自己,覺得自己隨時都在改變。 不過也有些是從沒變過的。 最喜歡看蠟筆小新的漫畫。 最愛看卡通田中太郎。 最喜歡聽龐克搖滾。 最愛在身上亂穿洞。 最喜歡跟家裡的狗蛇吻 最愛把褲子穿到胸部下面 就是如此的沒大腦 所以暑假出了本叫「忘了帶大腦出門」的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