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意義 寄生與被寄生
存在的意義 寄生與被寄生
記者 賴奕安 文 2015/06/14
如果將人類的數量減半,被焚燒的森林數量是否就能減半?如果只剩下百分之一的人類,四處流竄的無形之毒,是否也能減少為百分之一?於是地球上的某個人突然想到「必須守護這地球上的生物才行」。以上為電影【寄生獸】中的旁白。改編自漫畫,於二○一四年、二○一五年先後上映了上、下兩集的電影【寄生獸】內容講述,某一天日本突然出現來歷不明的寄生生物體,從耳鼻進入人類的腦,佔領並控制其肉體。有了肉體的寄生獸們全部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吞噬同物種的人類。
【寄生獸】電影上集的濃縮精華版影片。(影片來源/youtube)
人類的天敵 寄生獸肆虐
【寄生獸】原作為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五年間發行的漫畫,最初電影製作版權被好萊塢大導演詹姆斯卡麥隆所購買,電影原本計畫於【阿凡達】後啟動卻遲遲未開拍,最後版權到期,二○一三年日本東寶公司公布將發行【寄生獸】真人電影版,最後上下集分別於二○一四年、二○一五年上映。男主角泉新一是被寄生獸寄生的人類中,唯一還保有自己意志的,由於寄生獸在試圖進入新一的腦時失敗了,最後只好寄生於它的右手,該寄生獸也因此被取名為「米奇」(右邊的日文為みぎ,讀作migi),身為唯一知道寄生獸存在的人,新一不知如何是好,若向社會公布,自己與米奇必定會成為手術台上被解剖研究的實驗體。孤立無援他只好隻身奮鬥,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與愛人而戰。
【寄生獸】電影下集預告。(影片來源/youtube)
寄生還是被寄生 發人省思
本作最核心的概念為「寄生」。表面上看來,整部電影都在講述寄生獸「寄生」於人類的故事。但其實寄生獸是唯一的解藥,專門對付寄生於地球的人類。從地球的角度去檢視人類這樣一個物種,發現人類破壞生態、濫墾濫伐、無止境的開發。萬物生而平等,人類強取豪奪其他物種的棲息空間、為了一己私利使無數生物滅絕,這樣的物種才應該被稱作為「寄生獸」。
在電影中,新一看著新聞播報一則則因寄生獸吞噬人類而產生的「離奇分屍殺人事件」,新一對著寄生獸米奇說:「你們這群惡魔」,米奇思考後反駁:「我覺得,根據惡魔的定義,最接近惡魔的生物應該是你們人類。人類殘殺各種生物做為食物,但我的同伴們吃的只有一兩種而已,要求很低的」,新一聽聞後沉默不語。的確,若非從人類的角度思考,而是以更宏觀、廣大的角度來看,貪得無厭的人類才是名副其實的「惡魔」,若再不自知,地球遲早會因為人類的破壞產生無法復原之傷害,到時候做什麼都太遲了。這才是本作要傳達的「寄生」的意念,期望透過電影發人省思。
母愛 超越種族的愛
這部電影著重的另外一個重點則是「母愛」,片中側面烘托出母愛的部分主要有二,分別為新一的母親及被寄生獸寄生的人類田宮良子。小時候,新一有次在廚房裡嬉鬧不慎撞倒油鍋,母親伸手擋下了油鍋,手上也留下了一大塊燙傷的疤痕,自此每當新一看到母親手上的疤便無法直視母親,覺得自己對不起她,也沒有資格接受母親的愛。但在母親被寄生後,新一才發現一切都太遲了,最後在與被寄生後的母親戰鬥時,也是因為母親的意志使寄生獸的動作產生空檔,新一才得以殺了被寄生的母親。
而田宮良子是一名寄生於高中女老師的寄生獸,不同於只知道吃掉其他同類。田宮良子為了讓寄生獸與人類能和平共存進行了諸多的實驗,只吃屍體或嘗試人肉以外的食物,甚至懷上與另一寄生獸的孩子,想知道寄生獸與寄生獸彼此交配後生下來的是否為普通的人類孩子。最後,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擋下子彈而死。兩者一為寄生獸被原本寄生的人類母愛所影養;另一則為寄生獸本身發自內心所產生的母愛,描繪出為人母親在孩子有難時,即便犧牲生命也要保護孩子的偉大情操,在本作嚴肅的醒世含意下增添了令人動容的一幕。
田宮良子將孩子託付給新一時說:「我們非常弱小,是無法求生的細胞體,
所以不要再欺負我們了。」之後便斷氣了。(圖片來源/原作漫畫)
因為人性 才得以生存
而最終人類之所以可以戰勝寄生獸,是因為「人性」。當新一猶豫要不要將寄生獸的存在公諸於世時,米奇問到:「完全無法理解你的邏輯,我的同伴們只是在進食而已,是作為生物的正當行為,自己的同類被獵食就這麼讓你反感嗎?」,新一回答「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人的生命是很珍貴的。」米奇則回應:「珍貴的只有自己的生命,除了自己的生命,我沒有重視過任何東西。」這就是所謂的人性,人類雖然自私,但卻是具有向心力的物種。面對寄生獸的出現,人類沒有退縮,而是團結起來、共同合作對付寄生獸,最後成功地將大部分的寄生獸殺害。寄生獸生於人類,最後終究無法消滅人類而被人類滅絕,或許點醒了沉醉於自我世界的人類,同時印證出了人性才是人類最難能可貴、得已繼續生存的主要原因。創作者在最後依然保持著希望,期許人類都能與這個世界和平共存。
電腦特效 賣座另一功臣
除了將原作淋漓盡致的真人化,電影版【寄生獸】成功的另一項原因就是技術上的突破。以往日本的特效電影總給人像是八○年代的電影【哥吉拉】、【超人力霸王】或是特攝戰隊電視劇等充滿爆炸、假人等類比特效的印象,但這類特效電影不免流於「B級電影」或者搞笑片的稱號。【寄生獸】在特效上突破極大,以媲美好萊塢等級的超擬真電腦特效製作,期望將日本特效電影帶往更高的層級。最後票房上也驗證了這樣砸重本製作的成果,不論在日本還是在港台等海外,【寄生獸】都賣出了不錯的票房。
電腦特效將原作的寄生獸作出擬真的呈現。(圖片來源/電影截圖)
漫畫電影動畫 各有千秋
除了改編成真人電影,【寄生獸】還被改編成電視動畫【寄生獸 生命的準則】,不論是電影還是動畫,礙於長度,內容上都作了一定程度的取捨,強調的重心也有所不同,同樣的是都能讓讀者與觀眾反思,也成功的帶出二十五年前的原作漫畫新的詮釋,除了育樂性質之外帶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性,使觀眾看完不再只是娛樂性質,而是有所思考與體悟。
【寄生獸】動畫版的預告。(影片來源/youtube)
![]() |
記者 賴奕安
大家好 我是賴奕安 請多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