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

《三國之見龍卸甲》

影評

《三國之見龍卸甲》

姚翔  2008/04/20

 

 

《三國之見龍卸甲》由劉德華與洪金寶主演,述敘以趙子龍為主角的三國故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三國之見龍卸甲》4月3號在台灣地區上映,上映首週即拿下票房排行榜第一名的好成績。本片是由香港導演李仁港所指導,卡司陣容集結兩岸三地實力派演員,包含了劉德華、洪金寶、狄龍、Maggie Q以及吳建豪,期待給予觀眾別於以往的視覺饗宴。

三國歷史故事 兄弟結義情誼

電影內容取材於中國歷史三國時期,「常勝將軍」趙雲的故事改編而成。故事敘述東漢末年趙雲(劉德華飾演)與羅平安(洪金寶飾演)一見如故,之後趙雲屢創戰功,成為蜀國五虎大將之一,多年之後白髮斑斑的趙雲再次出征,面臨魏軍來勢洶洶,趙雲能否繼續保持「常勝將軍」之美譽。

打破傳統桃源三結義的敘事主軸,《三國之見龍卸甲》以常山趙子龍為主角,描述三國期間,趙子龍與同鄉羅平安二人征戰沙場的兄弟情誼。電影的開頭是橫屍遍野的滾滾黃沙,老邁的趙子龍遙望戰場,開始回憶從最初加入義勇軍到升為大將軍的往事。由於羅平安較趙子龍早一步入軍營,因此趙子龍尊稱羅平安為大哥,結義兄弟二人征戰沙場,為的只是幫主公劉備一統中國。

趙子龍常勝不敗的戰績讓他平步青雲,而身為大哥的羅平安卻只能在遠處看著小弟步步高升,久而久之竟發展出既慚愧又羞辱的複雜情感,因此造成趙子龍的死亡之路。故事的開頭不俗,諸葛亮的出場打破一般人對孔明的印象,以江湖郎中的面貌取代羽扇綸巾的非凡出眾,造型雖然樸實無華,但運籌帷幄的思路還是頗有大將之風。一場出奇不意的快攻搭配天時地利殺得曹軍片甲不留,不但替諸葛亮立下神算的美名,也為羅平安與趙子龍二人的兄弟情誼奠下基礎。

劇情創意過度 內容徒留疑問

故事的核心,在於曹操之孫曹嬰與趙子龍的鬥智,兩人在戰場上鉤心鬥角,運用奇謀攻擊對方。而孔明的佈局和曹嬰先拜乾爹也是一絕,雖是兩個不同性格的人,但是所佈的局竟如出一轍,呼應孔明於登場時,「寧捨子而爭勝」之說,個人信義與兄弟情誼在國家鬥爭中成為操弄之棋,所有人都只是一顆小小的棋子。片中戰爭畫面的取景表現的中規中矩,惟獨在一些動畫特效上略嫌瑕疵,讓觀眾明顯看出不連貫的一面。而且過於強調趙子龍的最後一戰,不免讓人覺得過於矯情,反而失去了原本最後一役的感動。

 

劉德華所飾演趙子龍,服裝是參考自日本三國志電腦遊之角色造型。圖片來源:奇摩電影

此片另一大特色,是由羅平安這個角色從頭到尾口述旁白貫穿。洪金寶飾演的羅平安是一個虛構的角色,看得出來導演與編劇的用心,透過羅平安,側面描述趙子龍的一生,並且順勢帶出導演的想法。只可惜不夠深入角色內心,導致到最後結局變成流水帳,一場又一陣的打打殺殺之後,卻什麼深刻印象也沒有留下,徒顯角色台詞的多餘。電影還安排了趙子龍還鄉與心愛女子的仰慕戀情,這場原本備受期待的感情戲,卻只是有頭沒尾,讓這場皮影戲女師傅情感交流互通款取的戲變成本片最大的疑問。

 

雖然整部電影充分展現編劇與導演的個人想像,但也因此產生過多無關於趙雲本身的人、事、物,導致整部電影的節奏紊亂,本該面面俱到,友情、愛情、兄弟情、個人理想與社稷家國之抱負,都只有點到為止,當然無法進一步讓觀眾產生共鳴。 

歷史電影熱 劇本合理性待加強

雖然《三國之見龍卸甲》拿下了票房好成績,也在內容上力求突破現有的史實框架,以新鮮的視野帶領觀眾重新解讀三國故事,但因為是三國時代的電影,不免也出現了許多與史實不符的地方,尤其以羅平安說故事的對白,不但讓人覺得突兀,更無法將原本鬆散的情結串聯起來,徒增本片的矛盾點。
 
回顧一年來華語電影,以歷史故事為素材的電影不在少數,從陳可辛所指導的《投名狀》、程小東的《江山美人》,到李仁港的《三國之見龍卸甲》。這波中國歷史熱再度被炒起來。雖然美術、攝影與製作上早已大大超越早期香港武俠片的電影框架,但這種「只求賣點,不求內容」的融資拍攝。若往後在編劇上不求進步,結構鬆散而全淪為機械般的對應,沒有強烈高低起伏的劇情,只求創新卻忽略了該有的合理性,進而產出許多矛盾與史實不符的劇本,終究無法成就出一部令人讚嘆的經典大戲。
記者 姚翔
姚翔   學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大四 經歷:偵探物語劇組實習生、綠光全傳播公司實習生、立榮航空公司實習生 專長領域:民用航空業、電影、體育 關心議題:民用航空業的發展與現況、國內電影、國內職棒 信箱:bandasea.cts93@nctu.edu.tw 在大三以前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導演,所以非常認真鑽研名導演李安、張藝謀與鄭文堂的作品,也曾到過劇組與導演工作室實習。除此之外,因為平時愛運動,所以對於體育方面也非常有研究,最擅長的運動為籃球與棒球。   升大四的暑假,到了航空公司實習,因而了解飛行的樂趣,目前最大的目標是成為一位機師,所以正在努力汲取民用航空業的知識,對於航空有興趣的同好也歡迎分享。
記者 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