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期

古風音樂 重現古典風華

用中國樂器譜曲,用中國詩詞填詞,古風歌曲用音樂穿越千百年的時空。

古風音樂 重現古典風華

記者 王聖安 文  2015/09/27

笛聲響起,緊接著二胡緩緩拉奏,歌手帶著戲腔唱出宛如詩詞般的歌詞,充滿故事性的歌曲使人隨著曲調,彷彿穿越到了古代。有一群人不論流行,始終追隨著中國古代事物和文化,漢服、詩詞、書畫……他們談論和研究著千百年前的一切,甚至為此再次創作,而其中受古代文化影響而創作的音樂,便是「古風歌曲」。
 

起源遊戲 翻唱走向原創

廣義的古風歌曲最早起源於台灣,被稱為「古風之父」的智冠音樂總監蔡志展,堅持發揚中國式的曲風,因此在為古代武俠為背景的《金庸群俠傳》、《武林群俠傳》等線上遊戲製作配樂時,大部分使用了中國樂器,如琵琶、笛子等樂器製作,是創作無人聲古風歌曲的先驅。

而現今的古風歌曲則興起於二○○五年前後的中國,許多人開始翻唱仙俠、武俠等中國風類單機遊戲的主題曲和配樂,或為霹靂布袋戲的配樂填詞翻唱,逐漸形成古風歌曲的風氣,其中網路女歌手心然演唱了由單機遊戲《仙劍奇俠傳四》的主題曲〈回夢遊仙〉重新編曲並填詞的〈回夢遊仙——千年緣〉,是最為廣傳的版本,她也因此被視為演唱古風歌曲的先河。

在越來越多人翻唱之後,古風歌曲的影響力日漸提升,吸引許多對於古典中國音樂有興趣的人投入創作詞曲,原創歌曲隨之出現,第一個古風歌曲原創團隊「墨明棋妙」也於二○○七年成立,開始較系統化地生產歌曲,自此古風歌曲便以原創音樂為主流,陸續也成立許多古風原創團隊,如鸞鳳鳴、千歌未央等。


墨明棋妙是目前中國第一大古風原創音樂團隊,擁有許多創作和宣傳資源。(影片來源/YOUTUBE)
 

中國風與古風 相似卻不同

華語流行樂壇上可以聽見周杰倫的〈青花瓷〉、〈煙花易冷〉,也有王力宏的〈花田錯〉、〈在梅邊〉,中國風的曲調和歌詞融入了現代的編曲和R&B,成為流行音樂中的一股分支──中國風音樂。

中國風歌曲和古風歌曲同樣是擁有中國元素的音樂,雖然有相似之處,卻不能相提並論。兩者在曲調上多使用中國樂器,但中國風歌曲常融入R&B、搖滾、饒舌等新時代曲風,節奏也因此偏快;古風歌曲則常用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作曲,或僅增加鋼琴或打擊樂器,聽眾能輕易分辨出流行樂與古典樂的差別。

中國風歌曲多出現在商業市場上,礙於版權關係幾乎都是原創歌曲;非原創的古風歌曲卻常使用外國音樂的曲,並重新填詞翻唱,如〈浮生未歇〉的原曲便是中島美嘉的〈桜色舞うころ〉。

兩者在填寫歌詞也有許多不同,顧慮到大眾市場,中國風歌曲的歌詞仍保留現代感,以周杰倫的〈東風破〉為例,歌詞中「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妳走之後 酒暖回憶思念瘦」充滿中國古典意境,但下一句「水向東流 時間怎麼偷 花開就一次成熟 我卻錯過」卻相當白話,使古典和現代銜接而不衝突。另外,如林俊傑的〈江南〉歌詞中「你在身邊就是緣 緣份寫在三生石上面 愛有萬分之一甜 寧願我就葬在這一點」,便是整首歌詞都相當口語化,僅加入一些中國意象;古風歌曲則相對注重措辭和對仗,並多化用古代詩詞,因此更加接近中國古代文化,如〈醉此間〉中「縱然斜風細雨不念歸舟 楚天賞清秋」便是化用張志和《漁歌子》的「斜風細雨不須歸」和辛棄疾《水龍吟》的「楚天千里清秋」,而〈白頭吟〉則整首歌詞化用卓文君寫給司馬相如的《怨郎詩》,可以看見古風歌曲懷古意味濃厚。


古風歌曲的歌詞常常整首使用喻有古代意象的詞彙,與中國風歌曲相比更加文言化。(影片來源/YOUTUBE)


歌中故事 思古幽情

由於目前古風歌曲商業化程度低,普遍發表在網路上,許多中國小說作家或廣播劇團隊便會邀請音樂團隊為其作品創作主題曲,也因此古風歌曲之中有許多因應而生的「劇情歌」。

劇情歌最大的特色便是「念白」,在歌曲開始前或中間穿插角色獨白或對話,令聽眾能夠更加融入歌曲背後的故事。然而若在處理音樂銜接上技術不夠純熟,則容易造成念白與歌曲無法流暢結合,令整首歌曲斷斷續續,聽起來就像無相關的廣播劇和音樂。

一般古風歌曲的創作靈感常來自古代人物或歷史佚事,除了念白之外,許多歌曲會附上文案,告訴聽眾這首歌背後的創作來源或背景故事,為歌曲帶來更加強烈的故事性,使聽眾更容易隨之進入歌曲情緒之中。

〈琴師〉的作詞者EDIQ公布這首歌的人物原型是春秋時期楚國的琴師鐘儀,而《左傳》中記載鐘儀在諸國交戰時被鄭國俘虜,之後被獻給晉國,晉侯在偶然之下受鐘儀琴聲感動,將他送回楚國。看完相關文案和資料後,回頭再聽這首歌,再看歌詞「冬至君王釋放我孤身歸故里 我背著琴步步望回宮闈裏 你哼起我們熟知的那半闕曲 它夾雜著你低沈的抽泣」便會衍生出無限想像,隨著歌曲幻想這位琴師身在異國的愛恨嗔癡。


許多古風歌曲具故事性,其中〈琴師〉的歌詞搭配歌曲背後故事便引發許多想像。(影片來源/YOUTUBE)
 

為賦新辭強說愁 引起爭議 

為了使歌曲能夠符合中國古代意境,部分作詞者東拼西湊著各方詩詞,抑或堆砌華麗詞藻和生硬字,使歌詞流於矯揉造作,而失去了古風歌曲創作的原意。另一部分則是作詞者沒有經過考據便填詞,造成歌詞或念白的語病,例如〈聞戰〉歌詞中「我站在城樓細數 將士三十萬」,細數與三十萬相當矛盾,令人困惑。

引起爭議的還有拿現有的曲填詞翻唱,不同文化或現代的曲和古典的詞之間造成違和感,例如〈百鬼夜行〉原曲為凜(Rin’)的〈Sakitama~幸魂~〉,歌詞也取自日本百鬼夜行的傳說,似乎更加偏向和風音樂。
 

傳承古典文化 音樂新選擇

古風歌曲用音樂傳承了中國古典文化,透過音樂看見從前只出現在國文和歷史教科書中死記的內容,讓它們多了美感和吸引力。雖然古風歌曲仍侷限於網路,但它充滿故事性的特色或許可以帶現代人穿越時空,重現中國古代風華,成為流行音樂之外的新選擇。

記者 王聖安
我是王聖安。百分百牡羊的熱血衝動,常常有稀奇古怪的想法突然躍進腦中,想到就去做!期許自己能再多一點點的勇敢,不留後悔地去闖。Young Forever!  
記者 王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