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孤獨 對話後的成長
習慣孤獨 對話後的成長
記者 林謙耘 文 2015/10/04
人生是一段尋找自我的旅程,在這趟旅程中,透過自我對話,找到專屬自己的生存之道。以【龍貓】聞名的吉卜力工作室於二○一四年秋季推出的動畫電影【回憶中的瑪妮】(思い出のマーニー),描述主角杏奈透過無數次自我對話後成長的故事,這部影片細膩地刻畫出杏奈內心的改變,從原本自卑、討厭自己,蛻變成一個開朗、幸福的女孩。
自卑的杏奈,眼神中總是帶著淡淡的憂鬱。(圖片來源/ciatr)
從自卑到希望
「這個世界,存在著看不到的魔法圈,圈子將人分成兩種,一種是圈子內的人,一種是圈子外的人。而我就是那圈子外的人。我討厭這樣的自己。」電影一開頭就用這句話點出杏奈自卑的個性,直到她遇到瑪妮後,一切彷彿都改變了,瑪妮成為杏奈第一個可以傾吐心事的朋友、第一個可以打開心房的人,但是到了最後,杏奈發現瑪妮只是她幻想出來陪伴自己、跟自己對話的朋友。整齣戲圍繞著杏奈與瑪妮的對話、互動,以及杏奈細膩的心境中,比起其他宮崎駿系列的電影,少了點故事發展,卻在人物表情上下了許多功夫。主要的劇情是在某天杏奈發現瑪妮的日記之後開始發展的,這本日記證明瑪妮這個人真的存在過,而在尋找瑪妮究竟是何方神聖的過程中,劇情急轉直下,發展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
或許是因為這部電影並不是由宮崎駿直接操刀,而是由他的弟子米林宏昌擔任導演,【回憶中的瑪妮】破例只有兩個女主角,並沒有男主角。除此之外,在宮崎駿的電影中通常會有擔任重要角色的動物,例如:【龍貓】中的龍貓、【魔女宅急便】的貓咪奇奇等,在【回憶中的瑪妮】中也沒有出現。
由普莉西雅‧安(Priscilla Ahn)演唱的〈Fine On The Outside〉
是【回憶中的瑪妮】的主題曲,在這首安靜抒情的歌曲中,
描述著杏奈孤獨的心情。(影片來源/youtube)
電影與原著
【回憶中的瑪妮】改編自英國女性作家瓊安.G.羅賓森(Joan G.Robinson)的同名兒童小說,電影的舞台也從英國搬到了日本,並選擇在和英國一樣多霧的北海道取景。角色設定方面,在電影中瑪妮保持原來金髮碧眼的模樣,杏奈則設定為日本人,但有著深邃的碧色雙眼,以此作為跟瑪妮的連結,而為什麼杏奈會幻想出一個跟自己長相相差極大的人,則成了編劇的考量,最後在杏奈小時候的回憶中,編劇特地讓她抱著一個長得跟瑪妮極相似的娃娃,作為杏奈幻想出瑪妮的依據。
與電影相較之下,原著中的杏奈比較開朗也比較成熟,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女孩;電影中的杏奈則因為太常臉紅的緣故,給人一種害羞、脆弱的印象。相反地,原著中的瑪妮是較情緒化、孩子氣的;電影中的瑪妮則有一種神秘感,而且相當冷靜、成熟。原著與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原著中瑪妮只出現在前半段,後半段則是關於越來越多瑪妮存在的證據出現、拼湊出真相的過程;電影則是花了四分之三的篇幅在杏奈與瑪妮的相會上,快速將尋找瑪妮的過程帶過,直接闡述瑪妮的身世,因此較原著顯得沒有邏輯,但是基本上,兩個故事內容相當相似,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回憶中的瑪妮】(When Marnie Was There)原著小說。
(圖片來源/overdrive)
抽象的意識流
【回憶中的瑪妮】有許多杏奈進入自己意識流中的畫面,以較抽象的方式描寫杏奈的內心世界,而「沉睡」是她進入內心世界的開關。或許有人會認為以杏奈的年紀,多次突然失去意識進入睡眠顯得有些不自然,但這也是導演給觀眾的一個暗示,暗示杏奈正要沉入自己的幻想之中。除此之外,「沼澤」在該片也擔任重要的角色,沼澤以及沼澤中央的沼澤屋是杏奈與瑪妮每次相會的地方,隨著杏奈的心情起伏,沼澤的景色也會隨之改變。當杏奈迷惘時,沼澤便會充滿濃霧;當杏奈內心平靜時,沼澤的水面便會安靜地連一波漣漪都沒有,可以說導演利用沼澤訴說杏奈的心情故事。
充滿濃霧的沼澤象徵著杏奈迷惘、不安的心情。
(圖片來源/【回憶中的瑪妮】電影截圖)
除了【回憶中的瑪妮】外,由宮崎駿執導的【風起】也是一部有許多意識流畫面的電影,但是它的故事性比較強,畫面也比較熱鬧,片中以蒙太奇的方式傳達男主角與夢想的對話,但是由於現實與心境雜揉在一起,容易讓人一時無法意會。
科技時代來臨的自我對話
現代人因為手機問世,出現面對手機的時間比面對朋友、家人的時間還要多的現象,手機的訊號燈開始控制生活的步調,人們因為沒有回應的訊息、無法更新的即時動態,而紛紛患上「無手機焦慮症」,成為一個個現代科技下的奴隸。米林宏昌曾表示,會接下【回憶中的瑪妮】導演一職,其中一個原因是,現代年輕人常常滑手機,雖然人與人的距離看似變近了,但往往內心卻是孤獨的,就像杏奈一樣,內心孤獨,卻沒有勇氣跨出去,最後反而變成習慣孤獨、害怕人群。因此,米林宏昌認為這部影片能打動許多年輕人的心,也藉此鼓勵年輕人,少追求外在的事物,多探索內心世界。
吉卜力工作室的未來
【回憶中的瑪妮】是吉卜力工作室最後一篇長篇的動畫片,在二○一四年七月時,總監鈴木敏夫公開宣布解散吉卜力工作室製作部,並停止製作動畫電影,雖然仍有重組的可能,但是這次宮崎駿堅決表示不再參與動畫長片製作,宮崎駿電影也正式畫下句點。面對吉卜力工作室未來發展,宮崎駿淡然表示吉卜力工作室只有解散的可能,因為原本它就只是一個為了宮崎駿以及高畑勳開設的工作室,並不是要長期經營下去的動畫公司。雖然曾經一度想要培植新人,但是成績並不響亮,就連曾被看好能成為接班人的米林宏昌,也在執導完【回憶中的瑪妮】後離開了吉卜力工作室。米林宏昌曾說他就跟杏奈一樣,在吉卜力工作室這個圈子中,他始終是圈子外的人,而離開這個閃亮的圈子是他動畫之路的另一個新開始。
![]() |
記者 林謙耘
我是謙耘, 目前就讀於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未來的一年, 將以完成高品質又有社會價值的新聞為目標, 持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