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期

個性 Hedley的狂野旅程

介紹加拿大搖滾樂團Hedley。

個性 Hedley的狂野旅程

記者 張家瑋 文  2015/10/11

加拿大搖滾樂團Hedley的新專輯《Hello》,即將於二○一五年十一月六日上市,這是Hedley的第六張錄音室專輯。自二○○三年首張同名專輯發行後,以平均兩年一張專輯的速度不斷推陳出新,持續帶給聽眾不一樣的感受。


Hedley的新專輯《Hello》封面。(圖片來源/www.much.com
 

主唱 百變靈魂的泉源

Hedley的中心,也就是主唱雅各哈格(Jacob Hoggard),出身自選秀節目【加拿大偶像】(Canadian Idol),在二○○四年獲得第三名的成績後,他召集了吉他手戴夫羅森(Dave Rosin)、貝斯手湯米麥克(Tommy Mac)以及鼓手克里斯克利普(Chris Crippin)組成現在的Hedley。

雅各身為主唱,豐富的個人特質深深地影響團隊音樂風格的走向。帶點沙啞的嘶吼嗓音以及有些許壓抑感的爆發力,在節奏感快速強烈的歌曲中是如魚得水,也讓他們前期的樂曲內容充斥著少許混亂還有暴力因素。與這些形象截然不同的是在慢歌的部分:壓抑不再,取而代之是嘹亮的高音,嘶吼依舊,飄散出時間的滄桑。不管是哪一種,都可以輕易地感受到情緒的宣洩,盡情釋放的力量正是他們歌曲的魅力所在。


〈On My Own〉有著少年的銳氣。(影片來源/Youtube

用一句話來代表這樣的風格,就是活力四射的青少年。有點壞小子痞痞的調調,讓人看到玩世不恭的一面,同時也有唱出飽含信念的激勵歌曲,又或是帶有生活的省思:一邊成長、一邊唱出自己的改變。如同每個人有不一樣的人生,Hedley帶給聽眾的是更多的可能性。
 

創意 音樂可以很搞怪

在觀賞Hedley的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以下簡稱MV)時,除了欣賞內容本身與歌曲的結合之外,必不可少的就是Hedley團員在裡面的表現。誇張的表情、豐富的肢體動作與節奏配合,讓人不自覺地融入劇情中。

在〈321〉裡面,有著大鬧超市的場面,把超市經理關起來後,身為店員的團員們讓許多年輕男女闖進來,把食物亂撒、商品亂扔,甚至在身上抹各種醬汁,在走道上滑行,儼然把超市當成了一個遊樂場。雖然在這部MV中,歌詞與劇情並沒有太多連結,可是透過團員的肢體表現詮釋後,卻不會覺得太過於突兀。可以把整部MV當成輕鬆有趣的短片來看,也可以從歌詞意涵中去猜測導演拍攝的用意,端看觀眾如何欣賞。

〈Cha-Ching〉則是兩者相合的例子,歌詞中提到人們為了想要成名,於是參加選秀節目展現自我,”Cha-Ching”是收銀台的聲音,表示在這些素人奮戰的過程中,節目因此賺了許多錢。MV中最逗趣的場景是選秀會的舞台,雅各在台上飾演他自己(他是選秀出身),連服裝也是當初表演時穿的那套。


〈Cha-Ching〉輕快的風格。(影片來源/Youtube

在深情的歌曲〈Perfect〉的MV中,有著熊熊烈火、四散的碎片、定格的時間,或是白色房間裡四散的紅色顏料,把愛情的火熱以及離別的痛苦表現地淋漓盡致。雖然Hedley拍攝的MV跟他們總共發行的樂曲數相比並不多,但是都各有巧思,也充分展現他們的特色。


〈Perfect〉在Hedley的Youtube頻道有最高的點閱率。(影片來源/Youtube
 

勵志 昂首闊步向前行

擁有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擁有青少年一往直前的精神,擁有成年人生命旅程的淬鍊,勵志歌曲百百種,在人們低潮的時候給予支持。

Hedley的〈One Life〉就是一首充滿能量的曲子,「You got one life, one life. Don’t stop; don’t stop living up.」人生只有一次,不要擅自停下自己的腳步,如果連這僅有的機會都不好好把握,也就不用奢望別人能幫助自己。MV中則是以「高處」貫穿主軸,嬰兒玩著被舉高的遊戲,孩童在青青草地上、彈簧床上蹦跳,青少年盪著鞦韆、爬上牆頭、腳踩滑板;他們用活力起跳,看得更高更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告訴大家人生的寬廣以及對未來的不設限。而最後的畫面停在落地的一瞬間,象徵著暫時休息,為了下一次更高更遠的起跳做準備。


只人生有一次,〈One Life〉起跳在即。(影片來源/Youtube

如果說〈One Life〉帶給聽眾的是對未來的嚮往,〈Invincible〉就是在肯定過去的自我。人生本來就不可能保持順遂,一次次的跌倒再站起來,都是磨練;一次次從失敗的谷底反彈,都是砥礪,經過這樣的成長,帶來的是——戰無不勝(Invincible)的內心。

"I’ve come a long, long way.
Made a lot of mistakes.
But I’m breathin’, breathin’.
That’s right and I mean it, mean it."

不論過去多麼辛苦,仍然堅持下來;處在當下,如同出生於裂縫中的小草,克服重重難關見到陽光,那發自內心的喜悅。「breathin’」、「mean it」透過充滿爆發力的歌聲傳遞,大口地呼吸,感受到自己強烈的生命力,帶來無盡的希望。


能夠戰勝一切,是〈Invincible〉的精神。(影片來源/Youtube

Hedley的輕狂不羈,即使是在勵志歌曲中也嶄露無遺,就好像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一樣,放浪、張揚。
 

轉變 幾家歡樂幾家愁

喜歡他們第一張專輯《Hedley》的人,不見得會喜歡後面的幾張。Hedley初期的音樂,以吉他和鼓強烈的節奏為主,狂躁、嘶吼,有種在地的草根性,這時候他們只是在加拿大當地打拚的小團體,還在破繭而出的階段。

從第二張專輯《Famous Last Words》開始,開始在抒情歌使用鋼琴,是他們在風格上的第一次轉變,但是發展仍侷限在當地。直到第三專《The Show Must Go》中,單曲〈Perfect〉除了鋼琴之外,又加入大提琴,這首曲子一舉打入美國Billboard排行榜,最高達到25名,可以說是Hedley走入世人眼光重大的一步。

再之後的兩張專輯《Storm》、《Wild Life》在特效及後製的處理上又更多了一些,儘管在立體音響及耳機的環繞下,仍然有著不錯的效果,但是也有讓人覺得歌曲大同小異的缺點。相較於前中期的音樂,少了些親切、多了點距離,比較沒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驚艷,但也不能說沒有人喜歡這種風格。以歌迷來說,能聽到自己的偶像有更多嘗試,而不是故步自封,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褪去瘋狂,純粹演奏的〈Hand Grenade〉。 (影片來源/Youtube
 

音樂 做自己的主人翁

從一開始〈Street Fight〉壞壞的小混混,到〈For the Nights I Can’t Remember〉愛情中試圖擔起責任的小男生。在〈Perfect〉嘗到深情的傷痛以及〈9 Shades of Red〉與朋友的徹夜狂歡,到了〈Hiding Place〉成為參天大樹般穩重的男人。正當你以為一切就此告個段落的時候,〈Crazy For You〉將「愛你愛到死」重新詮釋了一番,所有現在、過去、未來的夢想,都在〈Anything〉宣告開始;詭譎多變、步調迅速,永遠猜不準下一步在哪裡。

Hedley的音樂沒有絕對,即使是在同一張專輯裡的歌,風格差異也能夠天南地北。每個人都可以從他們的音樂中聽到不同的世界,享受不同的生活,甚至在不同的時間點有著不一樣的感受。他們一直在改變,音樂變了、外貌變了、風格也越來越廣泛,唯一不變的是「做自己」;自己的格調,自己的態度,自己的個性,隨之而來的是自己的音樂。

他們用音樂告訴世界,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人翁,想當男女主角、配角、丑角,想當英雄,想要喜劇,通通都可以。要怎麼做?音樂告訴你。

記者 張家瑋
我是張家瑋,土生土長的新竹人。 大部分時間都是懶人一個,要找東西吃的時候除外。 一直相信,在生命的旅程中,任何事情都是有意義的。 隨著不斷的追尋、思考,成為你們所認識的我。
記者 張家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