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樂注入現代 另類曲風
國樂注入現代 另類曲風
記者 王雪琪 文 2015/10/18
自古至今,音樂在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音樂在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國樂在中國發展已經非常久遠,遠至堯、舜時就存有編制的音樂,跟隨著幾千年的歷史保留到現在。國樂由揚琴、古箏、二胡、琵琶等大小型中國古代樂器,發展出不同特色的音樂,每種樂器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
古人習慣將內心無盡的情緒寄託在音樂中,藉由富有韻味的國樂樂器訴出。到了二十世紀西洋音樂文化傳入東方社會,使國樂逐漸沒落。現代音樂風格有流行音樂、電子音樂、迪斯可、節奏布魯斯(R&B)等等,大部分曲風都跟西洋音樂文化有很大的關係。國樂在後期崛起,二○○一年女子十二樂坊(以下簡稱十二樂坊)這支中國國樂團成軍,以流行音樂形式來演奏中國音樂,徹底改變了國樂以往所帶來的音樂意境。不再是一般國樂獨奏,而是結合現代流行音樂的曲風,以優美和激情的演奏方式,為國樂史開啟新的一頁。
女子十二樂坊演奏〈流轉〉(Ruten)帶出外剛內柔的音樂意境。(影片來源/YOUTUBE)
跳脫傳統獨奏的束縛
「樂坊」顧名思義,是指數十種的傳統樂器匯集起來一同演奏。十二樂坊裡有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樂器,都是他們各自擅長彈奏的。十二樂坊作品的風格,是把國樂的古老琴音跟西方流行音樂結合。這好比將傳統的民族樂器與電音鍵盤樂器融合在一起,甚至還有電吉他和鼓手,雙向的結合打造出全新現代流行氣息。沒有文化的區隔,同時兼具東西方特色的純音樂。這些樂器所詮釋的音樂,創造出能與西方文化抗衡的國樂文化。十二樂坊透過燈光視覺及服裝的設計,表現出音樂節奏的流動,整體視覺及聽覺的效果,提升了聽眾與國樂語彙之間的交流。
正統的國樂加上時尚音樂元素,引起廣大共鳴,擺脫單一乏味平淡的中國曲風,不再是以古箏或是琵琶獨奏,而是交響樂的合奏形式演出。十二樂坊交響樂隊的聲部參照西方管弦樂隊,更有深度地呈現國樂本身的風格。許多西方音樂家見識到十二樂坊的精湛演出,進而想要與東方音樂交流。二○○七年十二樂坊在上海音樂會,邀請了墨西哥著名音樂家安娜‧莉拉‧唐絲‧桑切斯(Ana Lila Downs Sánchez),與他們進行一場中西合璧音樂交流會,當中歌曲有法國歌舞劇《卡門》中的〈愛情是一只自由的鳥兒〉(Carmen : La Habanera)以及〈歡樂頌〉(Ode to joy)。這場音樂會讓全世界認識到國樂為西方傳統音樂演奏出另一種典雅柔美,卻留著原著音樂想要表現出的意境。
四首異國風情的歌曲以美麗優雅的國樂來呈現。(影片來源/YOUTUBE)
國樂崛起 延伸流行音樂
隨著十二樂坊的音樂在全球音樂界迅速竄紅,許多歌手也將作品融入這種雙向的音樂風格,歌曲中樂器的配置以西方樂器為主,國樂樂器則強調中國風的音色。林俊傑的〈江南〉,大部分的旋律以電腦編曲為主。音樂開頭由電子音樂循序漸進,洞簫圓潤輕柔的聲音接著出現,還加入古箏具有表現力的聲音,雖然這首音樂分類屬於流行音樂,但仍帶出國樂的風格,表達永恆不變的堅貞愛情。S.H.E的〈一眼萬年〉是古裝劇的主題曲,這首歌的旋律也有國樂器的彈奏,柔美優雅的音色,容易令人傾入情緒去聽,完全符合該古裝劇的劇情轉折,能感受到從古至今愛情所面臨的甜酸苦澀。這兩首歌是流行音樂融合國樂元素的典型範例。
音樂千變萬化,不斷推陳出新。傳承國樂文化只是靠與西洋樂器合奏是不夠的。二○一○年台灣流行樂壇出現了一支融合國樂與流行元素的全新組合 ── 太妃堂 (Toffee)。他們將國樂融合流行元素並進階化,把五聲音階的國樂混入藍調、搖滾、爵士、節奏布魯斯等元素,進而運用另一種新和弦、新彈法及音樂新觀念,解構傳統樂器的演奏法。
太妃堂的歌曲〈CHEESE〉運用國樂演奏唱出饒舌曲風。(影片來源/YOUTUBE)
國樂邁向國際化
日本、香港甚至歐美國家對十二樂坊的音樂風格新突破有高度關注。這也是國樂逐漸邁向國際音樂舞台的重要里程碑,甚至得到了美國音樂權威獎項葛萊美獎的世界音樂類提名。二十一世紀的國樂呈現所謂的「新古典主義」,是從現代音樂風格和題材模仿傳統藝術,其具有現代的視覺與聽覺動感,已不是傳統國樂所能達到的。國樂的表現其實不會輸給西方著名的作品,無論是古典或現代的音樂。它不再只是表達情感上的流露,而是對演奏的技法及音樂格調有更深度的探討。
如今國樂也可以詮釋西方的音樂曲調,甚至是它們的民族傳統音樂。十二樂坊就曾經重新詮釋六○年代美國流行民謠搖滾樂團,賽門與葛芬柯(Simon & Garfunkel)的世界名曲〈山鷹之歌〉(El Cóndor Pasa)。在美國長大的歌手王力宏,也巧妙地結合國樂與華語流行音樂,發明了「華人嘻哈曲風」(Chinked-Out)。嘻哈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西方文化的象徵,王力宏的音樂天賦讓〈伯牙絕弦〉融匯了西方旋律和東方旋律,在編曲中把國樂成為主音,就像是國樂的樂器在唱嘻哈,創造出新的曲風。國際樂壇對於這個新曲風給予了肯定。
國樂不只唱嘻哈,也彈奏出獨特的現代國樂風。(影片來源/YOUTUBE)
新革命國樂 具爭議性
國樂如今在全球眾所皆知且受到重視,與接納西方音樂文化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對於一些執著在「正統」國樂定義裡的人而言,國樂需要求新求變才能發揚光大,而結合西方流行音樂文化實在不妥。這有失國樂原本要表達的意境,講求和諧、深沉、幽美,針對人的內心世界,自然流露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傳統音樂以深刻嚴肅見長,大部分帶有喜劇或悲劇色彩,體現出來的是藝術精神的「壯美」。若國樂僅用來演繹西方著名樂曲,確實可能流於西方樂器的替代品,無法將國樂的審美原意發揚光大。對於主張「傳承」國樂的人而言,真正要體會的是國樂所帶出的旋律,強調聽覺的享受,從中感受音樂所激發出的內涵,在推動國樂的發展之前,應該先了解異國的音樂形式,才能適當地融合異國音樂與本土國樂,進而推廣至全世界。
![]() |
記者 王雪琪
王雪琪就是我,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南洋那裡有個地方叫做馬來西亞是我成長的地方。每天認真過日子,對生活的態度簡簡單單。喜歡就喜歡,該做就做,認真時就該認真。沒做很重要的事時,基本上思考能力都是處於睡眠狀態,在人群談話中總是不在狀況內,所以身邊的人總覺得我在發傻。我最愛吃香喝辣,山珍海味對我而言其實就是家裡可愛的媽咪煮的家常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