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期

彩繪新視野 看不見的黑白

臺灣近年吹起彩繪村風潮,這樣的鄉村改造引來蓬勃商機,卻也帶來不少隱憂。

彩繪新視野 看不見的黑白

記者 黃琪 文  2015/10/18

近年來,台灣興起彩繪村風潮。自從台中的彩虹眷村完成後,其照片在網路上受到廣大網友轉載,於是開始一連串的仿效作用。彩繪村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出現,從北到南幾乎每個縣市至少會有一個彩繪村,將當地斑駁的房子、圍牆漆上繽紛的色彩與可愛的圖案,替老舊村落帶來煥然一新的面貌,還曾因此登上國際版面,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也慕名而來。

然而,這樣的新興改造卻也帶來不少隱憂。舉凡侵權與否、文化創意產業淪為抄襲的質疑,以及農村住民的居住品質下降等問題,皆已漸漸浮上檯面。


由於仿效作用影響全台灣的彩繪村數量仍在持續增加當中
(參考資料/全台彩繪村集合(圖片來源/黃琪製
 

華麗包裝 遊走灰色地帶

最早是在二○○八年台中市南屯區出現了一位令人讚嘆不已的藝術家,他是年邁的退伍老兵黃永阜。靠著一雙巧手替整個眷村換上新衣,用色鮮豔大膽又擁有獨樹一幟的畫風,人人稱之「彩虹爺爺」。照片一放到網路上,便受到網友熱烈的回響。而彩繪村,即是由彩虹眷村引領流行。


彩虹爺爺之稱的黃永阜因為「無聊」而將村里大大小小的牆壁漆成五顏六色,
沒想到他隨興的創作,卻引領臺灣吹向彩繪村的風潮。(圖片來源/彩虹村-彩虹爺爺

彩繪村裡的設計,一筆一筆都是畫出對社區的期許,不但活絡當地的朝氣,更促進了觀光發展。其中有一部份是以卡通、動畫或漫畫為主題,像是台中的動漫彩繪巷,沿途可見到《七龍珠》、《火影忍者》、《烏龍派出所》等日本的熱門動漫,栩栩如生的程度,讓人不禁讚嘆。而同樣也是以巷弄為主的嘉義懷舊卡通巷,結合《科學小飛俠》、《小甜甜》、《無敵鐵金剛》等一九七○年代的卡通,讓大家重溫兒時的記憶。還有台南善化的胡家里彩繪村,則是畫上宮崎駿的知名動畫電影【龍貓】和網路插畫家Cherng的當紅馬來貘系列作品,吸引不少粉絲前去拍照打卡。

然而,利用卡通圖案當作牆面設計,在美麗的糖衣包裝下,看似振興了社區的發展,並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潮形成觀光經濟,但事實上,侵害著作權、商標權及智慧財產權等問題已逐漸受到關注。彰化福寶村才剛於二○一五年完成海賊王壁畫,已有動漫迷期待前去朝聖,卻因承包廠商未獲得日本動畫公司的授權,必須面臨清除的窘境,引起村民及網友反彈。彩繪村的爭議問題不斷,有無影響他人的權益也是眾說紛紜。而每個地方的發展形式不盡相同,想為此立法定義略顯困難,導致彩繪村一直以來都是遊走於法律的灰色地帶,政府也未積極提出全方面的解決之道。
 

彩繪熱潮 掩蓋創意貧乏

二○○二年政府開始鼓勵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主要是希望能提供文創優良的發展環境,加強培育國內美學人才,累積文化內涵與實力,並使文創成為產業轉型的新工具,以帶動台灣的經濟進步。

根據中華民國文化部定義,「文化創意產業所提供之產品或服務應呈現透過創意將文化元素加以運用、展現或發揮之特質。」而彩繪村與文創能否畫上等號,更是存在許多疑問。牆上的圖案繪製,多半是藝術家的臨摹,有些甚至是利用原本的動漫卡通人物為基底,再加以改造。「抄襲、山寨、沒創意!」批判的聲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若先排除法律因素,就本身的「原創性」而言,彩繪村在這個部分確實較為缺乏。台中市漫畫職業工會的理事長洪育府,在接受《新唐人亞太台》採訪時曾說:「那只能說我們在創作漫畫的時候,是否更帶進去屬於我們台灣人的想法跟文化,這個比較重要。」不禁發人省思,在政府的推動下,文創產業的蓬勃,是否有與最初的定義相互呼應,還是不過為流行下的複製品,又或者其實只剩下欺瞞自己、說服國人的假象,在受到限制的視野裡,隱藏臺灣文創的貧乏。


以卡通、動漫為主題,雖然吸引不少遊客到此觀光,但卻缺乏創新。
圖為台南善化胡家里彩繪村(圖片來源/黃琪提供

彩繪村趁勢興起,目前數量也持續增加當中,若只是一味地跟隨流行,融入國外主流文化,但卻沒有發展出獨特的當地特色,當遊客逐漸對此冷感,難免淪為稍縱即逝的熱潮。
 

蓬勃商機 遺忘農村本質

受到彩繪村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當地的居民,贊成與反對雙方各執一詞。觀光帶來了經濟,使居民得以維持生計,讓沒落的地方重見光明。然而,新的面貌遮住了農村原本舊有的風味,隨之將傳統文化也做了大規模的革新,人們只會看見來自東西方的卡通圖騰在牆上揮灑熱情,被遺忘的終究是那歷史沿革。

自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行「農村再生計畫」,政府給予經費進行鄉村改造,但不周全的實行計畫,使當地在興起的商機背後留下不少後遺症。農人悉心守護的家園,儘管沒有華麗的圍牆,但那一磚一瓦卻堆砌出他們的安全感。勤勞耕耘一輩子的田地,雖然不足以換來雍容華貴的人生,卻也依舊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在彩繪村宣告落成的當下,農村單純的光景一夕之間風雲變色,人潮散去剩下的滿地垃圾,林立的店家將廢水排往農田,汽車、遊覽車帶來的空氣汙染,以及每天數以百計的陌生人在自家門口來來去去的不安。農村的本質在彩繪村盛行後逐漸流失,而保存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將會是未來一大挑戰。

記者 黃琪
冷都女,一個冷漠的都市女子。 用理性看待所有事情 感性從不示於他人 對別人寬容 卻不容許自己犯錯 一個愛好自由、沉迷旅行的水瓶 希望能用最真摯的文字, 感動每一個人。      
記者 黃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