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娃娃夢
我的娃娃夢
記者 唐宜嘉 文 2015/10/25
自打開第一本公主童話故事書開始,我便幻想每個女孩都該是這樣的模樣:輕飄飄的雪紡裙子、精緻華麗的蕾絲裝飾、圓滾滾的大眼、溫柔的笑容以及可愛的臉龐,像個精雕細琢的娃娃似地,為周遭的人帶來美好甜蜜的氛圍。
然而這個一心一意相信著的美夢,經過國小、國中、高中的成長歷程,我逐漸地自曾經的娃娃夢清醒。到了二十歲的現在,才明白真正的「娃娃」是什麼。
甜美娃娃 迷人記憶
三歲時媽媽送給了我第一隻芭比娃娃,從那刻起,娃娃就成為自己最知心的閨蜜。她美麗、別緻、擁有一頭完美的長髮以及迷人的笑容。她不僅僅只是一隻塑膠娃娃,在那纖瘦的身軀上所承載的是童年美夢,以及未來夢想成為的模樣。
整齊擺放在床頭櫃上的童話故事書,是童年的寶藏。故事中的每位女主角總是善解人意、落落大方,並且甜美可人。她們教導了年幼的我,作為一個女孩,應該要為周遭的人著想,熱愛所擁有的事物,並且珍惜身邊的一切。六、七歲大的我,總喜歡央求媽媽替自己梳個像娃娃般的公主頭,穿上可愛甜美的連身洋裝。時常幻想著自己是一隻娃娃,擁有永不褪去的美好笑容。
八歲,約莫國小二年級的年紀時,因為嚮往《天鵝湖》裡的天鵝公主在湖邊翩翩起舞的美麗模樣,百般央求著媽媽讓我去舞蹈教室學習芭蕾舞。然而,進入了心心念念的舞蹈教室後,踩在木質地板上,望著鏡子牆裡穿著粉色舞衣的自己,明顯地比身旁的同學胖了十幾公斤,全身多了好幾圈的肉。這才發現原來我並不是天鵝公主,只不過是一隻又矮又肥的醜小鴨罷了。
原來我是隻又矮又肥的醜小鴨。(圖片來源 / 唐宜嘉繪)
深藏淚水 綻放笑容
或許是骨架較他人大,也可能是天生就特別圓潤。但年幼的自己,並不明白什麼是節食、減肥。只知道到了吃飯的時間,就該吃光碗裡媽媽煮的所有食物;在學校也該將每份屬於自己的營養午餐吃得乾乾淨淨,不可以浪費食物。然而,孩子們的心是最毫無顧忌的,嘴也總是最直接明白的。
至今都仍記得,國小四年級,當老師說起唐朝以胖為美時,班上的一個男同學立即大聲的嚷嚷:「難怪唐宜嘉姓唐!」那刻我恨不得奪門而出,彷彿被扒光裸身站在眾人前,無地自容又無處可逃。但也只能隱忍淚水,用笑容帶過,自嘲地說幾句玩笑話裝作不在乎的模樣,卻讓一根根扎在心上的針插得更深入更加地痛苦。而這樣類似的玩笑話,在國小、國中從未停止過。笑容是唯一能面對的方式,因為我明白胖子哭起來,並不會惹人憐愛,只會讓人更加厭惡。
即使外表讓自己成為同學間的笑柄,即便是故事中的女主角都沒有如此經歷,十二、三歲的我仍然相信著友善友愛、以德報怨。就算沒有娃娃般的美麗樣貌,仍可以用美好的心靈,成為一個像娃娃般讓他人感到幸福快樂的存在。
美麗娃娃 心之所向
在最沒有自信、飽受嘲笑的國中時期,十二歲的我在畫室正式學習水彩與素描。坐在畫架前,忘卻煩惱、沈澱心靈,用各色顏料為圖紙畫上繽紛的色彩,一筆一筆地構築出屬於自己的小小世界。在繪畫的過程中,彷彿生活也自一片慘白的紙,開始被美麗的色彩渲染,變得更加美好、愉快。
用笑容面對刻薄的嘲諷,找尋能展露自己才華以及想法的途徑,參加不同種類的競賽,用心苦讀取得好成績。十多歲的我努力地創造讓人認同、羨慕的價值,盼望他人能夠不再以外表判斷自己。難過痛苦時,便打開一本本的畫冊,填上屬於自己的色彩,筆下的美麗娃娃不僅是心中的美夢,更是精神的支柱。她們讓我堅信只要更加勤奮、更加善良,有朝一日還是能成為美麗的娃娃。
心中娃娃該有的模樣。(圖片來源 / 唐宜嘉繪)
當漸漸確信了努力的價值,能使人刮目相看,並且不再嘲弄外表時,國中三年級的一月,那天數個男同學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取笑、諷刺我肥胖的身軀,以及布滿青春痘的臉頰,讓我徹底精神崩潰,躲進廁所裡痛哭失聲。曾深深相信的娃娃夢,不過就是一場天大的笑話,沒有美麗外表的前提,擁有再美好的心靈仍是徒勞。翻看一頁頁的畫冊,那一個個甜美的娃娃、一張張迷人的笑臉,都好像在嘲笑著我,我終究還是逃脫不了他人批評的話語,無法自信地面對自己。
做自己的娃娃
從那之後,為了減肥,我開始過著一天只吃一餐的生活,並且早早起床,趕在上學時間前慢跑兩千公尺。那時不僅身體狀況很糟糕,心裡的壓力也快讓我喘不過氣來。十五歲的夏天,我在早晨的升旗典禮上昏倒了,醫生診斷出胃寒痛及胃潰瘍的前兆。在醫院吊著點滴時,淚水流個不停,視線很模糊,但心裡卻看得異常透徹。自卑又悲觀、讓所愛的人哭泣、因為別人的話語而傷害身體,沒有一個娃娃是如同這般的吧?
十六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時期,在大學升學的考試高壓,以及體重漸增的痛苦中掙扎,每天都像是快要溺死在水中,奮力游著、用盡全力向著心中的夢想前進。但也在這樣的過程裡,為自己找到了最合適的努力方法。
放學在操場慢跑三千公尺,戒除含糖飲料以及甜食,並且三餐定時定量。體重不再無限制的上升,慢慢地下降,身體也更加健康,體力和精神都更勝過往。現在,我仍堅持慢跑、持續保持健康且正常的飲食,有時候放自己一頓大餐的假也無妨。重要的是,過去心裡那自卑、無助又肥胖的自我,終於展翅飛離了嘲笑和批評所編織的牢籠。
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讓幸福的天使停駐在心中。
(圖片來源 / 唐宜嘉繪)
如果可以,二十歲的我是多麼想回到過去,告訴五年前痛苦自卑的自己:「他人的眼光並不重要,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即便是再肥胖、再醜陋,堅強自信的內心將會帶著你穿越諷刺和嘲弄的風風雨雨,走向正確的道路。」
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娃娃,失去了健康、自信,畏畏縮縮地活在批評的眼光之下,又有何意義呢?找到最適宜的方法,愛自己、定義自己的價值,只有做自己的娃娃 ,才是最美麗、最無價的存在。
只有做自己,才是最美的。(圖片來源 / 唐宜嘉繪)
![]() |
記者 唐宜嘉
完美主義、強迫症。 Work hard in silence, let success be your nois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