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期

飲料新風潮 時尚健康兼具

近幾年來,臺灣人喝飲料所重視的方向逐漸轉變,飲料也從解渴的角色轉為小型炫耀財。

飲料新風潮 時尚健康兼具

記者 許馨仁 文  2015/10/25

結束了忙碌的一天,來上一杯沁涼的飲料,是臺灣人的最愛,不僅能解渴,更能紓解壓力。臺灣人愛喝飲料的程度,世界排名第二,街上各式飲料店林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珍珠奶茶,甚至帶領臺灣走向國際,獲得二○一五年美國有線電視網(CNN)評比「世界最好喝飲料」排名第十八名。

事實上,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特色飲品,但是臺灣的飲料特別豐富多元,從茶的種類、鮮奶的品牌到配料的選擇,都能相互搭配,迸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然而近幾年來,臺灣人喝飲料所重視的方向逐漸轉變,飲料不只要味道好,喝飲料時的氣氛、食材的選用也成了關鍵。
 

生活步調文化 皆影響喜好

各國對飲料的喜好有所不同,和生活步調有很大的關係,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都可能造成喜好上的差異。臺灣人的生活步調普遍較快,無論是平日早、晚通勤的時間,或是午飯後短暫的午休,人們總是講求快速與高效率,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費。手搖飲料的製作過程快速,除了講求現泡的茶以外,其餘茶品都是事先泡好裝在茶桶中,需要時再倒出,加上不同的配料,再壓上塑膠片幫杯口封膜,不到五分鐘,一杯手搖飲料就可以交到消費者手中,有些騎機車來購買的消費者甚至不用離開車上,透過店員幫忙送達就可以輕鬆買到飲料。正是這種快速便利的消費方式,手搖飲料讓臺灣人愛不釋手。除了符合生活步調以外,手搖飲料添加的配料如:珍珠、椰果等,也是吸引臺灣人購買的原因,臺灣人特別愛吃有Q彈嚼勁的甜品,粉粿、粉條、湯圓等都是臺灣才有的特色小點,因此比起單純的茶類飲品,加料的手搖飲料更受歡迎。

同樣是亞洲國家,日本的茶道文化則是講究慢工出細活,從煮水的火侯、茶葉的選擇到茶碗的設計,每一個環節都十分講究,主人也必須準備和菓子(わがし,日式糕點甜品)作為茶點招待客人,茶道至今也衍伸出數十個流派,成為日本的一大特色,也能從傳統茶道一窺日本人謹慎的生活文化。

在追求慢活的法國,人們喜歡坐在街道旁的咖啡廳,點一杯咖啡待一整個下午,雖然一杯咖啡的價格遠遠超過自己在家裡煮一大壺來喝,但法國人重視情調勝過一切。咖啡的製作過程需要足夠的耐心,其中水滴式沖泡法以每分鐘四十滴的速度,緩慢地萃取咖啡的精華,能夠為了喝飲料而長時間等待,反映出法國人生活步調的緩慢及悠閒。
 

喝飲料也時尚 打卡趕流行

近年來,臺灣手搖飲料的種類越來越多元,傳統的手搖飲料早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喝飲料對消費者而言,除了追求解渴,還進一步追求時尚。不僅是飲料口味上的創新,杯子外型的設計、店家名片上的字體,甚至是整家店營造出來的氣氛,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許多位在台北市東區一級戰區的飲料店,主打高品質飲料,有別於傳統的飲料店採半開放式設計,這類新興飲料店通常有室內店面並提供消費者座位,主視覺的設計強調質感,重視消費者喝飲料時的氣氛。從店面招牌、室內裝潢到飲料的外型,都可以看出當今業者把手搖飲料精品化的現象,顛覆了以往對外帶茶飲的看法。儘管有不少消費者認為,這類飲料店所販售的飲料種類不多、份量少而且價格不斐,開幕後仍然吸引眾多人潮爭相嘗鮮,可見消費者對手搖飲料的認知正在轉變。


手搖杯外型設計精緻化。(圖片來源/兩隻老虎工作室

隨著社群網路的蓬勃發展,人們到哪裡都喜歡拍照打卡,放上網路與他人分享。近幾年來,買飲料打卡上傳變成一種常態,這種消費者自發性打卡的現象,並非為了得到飲料店更多的折扣,而是能夠拿著當今最受歡迎的飲品拍照並上傳社群媒體,已經變成一種跟上潮流的表現。而手搖杯飲料對於消費者的意義,也逐漸由傳統解渴、紓壓的角色,轉為小型炫耀財,甚至也變成一種時尚單品。


拍照上傳社群網路,儼然成為喝飲料前的例行公事。
(圖片來源/
kaiqing610

兼具健康 鮮果茶飲興起

二○一五年,由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所發行的《循環雜誌》(Circulation)研究指出,含糖飲料一年可能造成全球將近十八萬人死亡,相關研究人員也認為,減少或不攝取含糖飲料是全球的首要任務。隨著國人逐漸正視健康的重要性,不少主打健康鮮果類飲品的手搖杯飲料店興起,強調以新鮮的當季蔬果為主原料,再搭配上燕麥、堅果等有機食材打成果汁。有別於大部分手搖飲料,大多使用由葡萄糖與果糖組合而成的高果糖玉米糖漿,這類飲料中的糖分使用蜂蜜來代替,從原料的生產到最末端飲料的製造,都以健康為訴求。這類的飲料店通常會將店面打造成舒適、光線充足的空間,讓整體氣氛更符合鮮果茶飲的陽光形象,因此吸引不少年輕族群、女性上班族購買。


用花卉水果裝飾店面,配色營造夏日氣息。(圖片來源/花甜果室

除了現打果汁以外,沖泡式的水果乾風味水逐漸受到歡迎。將新鮮的水果曬乾製成水果乾,附贈一個造型經過設計的空寶特瓶,方便消費者自己在家中沖泡,省掉出門買飲料的時間。這類水果乾風味水主打健康排毒,配合不同的水果種類有不同的效能。除了水果乾飲料本身所帶來的健康之外,不少消費者是受到外型吸引,寶特瓶的設計、果乾袋的包裝等等,都是消費者考量的關鍵,讓喝飲料不僅是為了健康,也是生活時尚的一部分。


除了健康,外型也深深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圖片來源/pongdangwater
 

流於跟風 忽略需求本質

臺灣的飲料越來越精緻多元,消費者所追求的品質也逐漸不同,喝飲料不再是一件單純的事,它同時傳達了生活態度,也代表了個人的時尚品味。而飲料轉變為小型炫耀財的現象,也造成了一窩蜂的盲從,消費者原先是為了追求更健康、更好喝的飲料,但親朋好友在社群網站上的打卡,甚至是名人的宣傳加持,都可能影響到購買意願。

以水果乾風味水為例,若消費者出發點只是想補充水分同時透過水果補充營養,可以買新鮮的水果,營養價值比曬乾的水果高上好幾倍,但價格卻是減了一半。又以鮮果飲品店為例,除了特殊品種的水果以外,大部分的果汁都是消費者可以自行採購並打製而成,或是傳統果汁店都有販售。但消費者多受到網路宣傳的影響,最終將流於跟風,民眾為了趕上潮流而去高價位、高規格的飲料店消費,達成打卡炫耀的目的。花錢享受飲料店營造的氣氛與設計的同時,原本購買飲料的出發點也逐漸被忽略。

記者 許馨仁
我是許馨仁,台北人。 鼻子過敏,很愛喝開水,食量很大,很杞人憂天,但看待事情很理性。 是最不像雙魚的雙魚座。  
記者 許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