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那檔事
拍片那檔事
記者 許凱智 文 2015/11/01
在那個嘴巴還在嚷嚷著要玩電腦、打戰鬥陀螺的年紀,根本不會知道二十年後,名片上的自己會是甚麼樣的工作頭銜,一直這樣渾渾噩噩到了大學,好像「拍電影」成了一點方向。但拍電影一直都是嘴巴上說說,但是不是真的很認真去做,我自己也不敢肯定,一直到一年級下學期末,學長打來一通電話。「喂,我們要去拍片,你要來嗎?」
認識 所謂拍片
第一次拍攝一部短片,且獨自擔任一項技術(收音)的負責人,是在臺南。看著眼前學長給我的一個方形黑盒子,上畫寫著有看沒有懂的英文,我不知道該怎麼讓這個盒子,留下拍片當場的聲音,學長和我摸不著頭緒,長長的音源線插了一個孔,又換了一個孔,也不知道插在左邊跟右邊有什麼差別,好不容易調好錄音機的設定,錄音機終於播得出一點聲音,學長跟我已經累得直接躺在地板上睡著了。
睜開眼,臺南的艷陽從窗外照進來,學長姐和我一共八人,騎上機車,到一望無際的海邊,拍下【隱隱】的故事。舉著Boom桿(麥克風收音延伸桿),我先站在路邊、再換到後座上,最後泡在海水裡。看見攝影師光著腳,在沙灘上舉著沉甸甸的穩定器(攝影器材),從左走到右、又從右走到左,我也不敢馬虎,努力把Boom桿舉到最好的位子,伸長收短、面風背風,讓麥克風停在學長姐們提到的「甜蜜點」(能讓麥克風收到最立體音的位置)上。
短片【隱隱】劇照。(圖片來源/沈祖廷攝)
離開海邊,第一天的拍攝,在夕陽潛入海平面後結束,晚餐看見學姊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感謝每一個幫忙的人,心裡有種被鼓棒敲著的悸動,雖然只是一個小而簡單的拍攝團隊,彼此在一個拍攝天後,一個錯綜複雜的感動,鏈結了每個工作人員。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別地沉,雖然雙手痠痛不適,卻有一股充實和滿足的在心裡盪起漣漪。
發現 真正的拍片
再一次離開新竹,我到了臺北陌生街頭上的一間速食店,這是我跟著學長姐拍攝第二支短片。這一次沒了戶外的艷陽海水,拍攝行程全在室內。有趣的是,這次Boom桿忘記帶上臺北,我們臨時找了一個可以伸縮「曬衣架」,用大力膠綑綁住麥克風風罩,穩住麥克風,才得以順利收音。
在室內拍戲雖然不用擔心風吹日曬,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收音時,不像是在臺南海灘,可以站的直挺挺,除了躲鏡頭,還必須另外找到一個可以藏身的地方,樓梯上、櫃子後或是書桌下面等等,必須彎腰、蜷曲身子,才能避免穿幫。也常常一段戲喬不好,或是導演想嘗試更多次,就在同一個位子,一彎腰就是半小時。
收音麥克風的銳利,仔細的連十層樓下的敲門聲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所以現場演員的雲南語對話,更是一字一句非常深地鑽進我的耳窩,聽了一整天下來,不知不覺,中文都會講得特別拗口。
短片【那年的餐桌】演員和工作人員合照。(圖片來源/許鴻財攝)
拍完後,大家輪著去洗澡,我坐在沙發上看著很久以前的電影【神鬼傳奇】,這時學姐經過,一派輕鬆地講解每一顆鏡頭,它的攝影機位置在哪、怎麼運鏡、怎麼打光,我驚訝地發現原來學長姐們看電影,看得那麼廣,但我還停留在看特效花招,原來自己差得那麼多。當學長姐們都睡了之後,我繼續看還沒播完的電影,也試著分析每一顆鏡頭,這時候怎麼運鏡、光從哪裡來、拍攝的角度等。
體悟 拍片的堅持
結束臺南和臺北的行程,暑假的末端,我們在苗栗進行拍攝,有室內也有室外,最特別的是,這次在森林裡的戲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在步道上拍戲,可以簡單地在一旁跟著角色走動,但在林子裡拍戲,就是不一樣的事情。那時我雙腳極盡打開,身體往後躬,以一個看起來像是瑜珈的方式,好讓自己能躲在叢叢綠林中,又能同時把麥克風舉到主角面前。長時間專注,讓人很快就感到疲憊,在回去的車上,儘管大家都以一種奇怪的姿勢擠在一起,我手舉著撐到頭後、學長的兩隻手肘快要黏在一起,我們在車上還是很熟地睡著。
「有些時候,能聚在一起就是一種緣分。」我們請來的一位演員在殺青宴上感慨地說,拍片也是這樣一回事。這一個暑假,能夠聚在一起,就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這三次的拍片,除了技術上的學習,更難得的是,學長姐們拍片時,眼睛裡散發出來的堅持,是會傳染的。
先前二次拍攝,很少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感覺,但這一次的殺青宴,是很確確實實地一種感動很直地打在心裡,「是否該找個裡由隨波逐流 或是勇敢前行掙脫牢籠 我該如何存在」學長在KTV裡很忘情地唱著這首〈存在〉,拍片這條路上其實學長姐們也都知道會非常辛苦,但是該怎麼選擇,他們自己都有一個很相信的答案。
延續 拍片那檔事
暑假最後的拍片行程,很可惜地我沒跟上,拍片的活動,也隨著暑假即將結束,告一段落。記得那時候,除了上班領薪水之外,還會感到特別興奮的事情,就只有拍片了。國中、國小的時候,我很喜歡在畢業前,找一些照片、拍一段影片,簡單地剪輯一下,讓大家在看完時影片的同時,哭得唏哩嘩啦,只要拍片累的時候,想到那時候的成就感,就會激勵自己,再撐下去!拍片其實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的事,卻不是一件人人都願意做的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在樹林裡邊做瑜珈、邊餵蚊子,每每看見自己參與的影片,讓觀眾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拿起衛生紙,擤了鼻涕,都能讓我感到很大的欣慰。
短片【撞了之後】演員和工作人員合照。(圖片來源/許鴻財攝)
過了那個暑假,自己也略懂了一些拍片的程序,也開始自己找一些朋友,陸陸續續拍了一些短片,雖然都還登不上檯面,但仍然希望,能帶著學長姐傳下來的那份堅持,再繼續走下去,不再只是嚷嚷著我要拍電影,而是腳踏實地地,真的去拍出一部電影。
![]() |
記者 許凱智
來自台中的鄉下小孩,喜歡電影,偶爾看看書、騎騎車,看看外面的的世界長甚麼樣子。 做起事情比較直接,「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一句話,雖然很敢,但也常常一不小心就衝過頭,希望能更細心點,把事情處理的更好更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