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足 在雕刻之餘
駐足 在雕刻之餘
記者 蔡佳珊 文 2015/10/25
苗栗縣三義鄉,舊名三叉,位於苗栗縣南端,一直以來以木雕藝術廣為人知,並有「台灣木雕王國」的稱號。但因大力推廣木雕藝術,導致其光芒遮蓋了三義其他的美,而外地人們對三義的印象也大部分停留在木雕藝術。除了景色相當優美以外,三義鄉為台灣主要客家聚落之一,以四縣腔客語為主要方言,因台灣鐵路舊山線穿越鄉境而留有許多鐵道遺跡,因此發展出以客家文化和舊鐵路為主題的觀光產業。三義勝興車站舊名十六份驛,標高402.326公尺,為台灣鐵路最高點,設有岸式月台與島式月台各一座,自民國八十七年舊山線廢止而停用,發展為觀光車站。龍騰斷橋本名魚藤坪橋,位於三義鄉龍騰村,為台灣現存少數以糯米砌磚的糯米橋之一,堅固耐用,民國二十四年中部大地震(新竹台中州大地震)時斷裂成數截,於是在西側建造第二代魚藤坪橋,九二一大地震再次重挫後,被指定為震災紀念物並設為縣定古蹟。
從山腰俯瞰沿丘陵坡度打造的客家山城,層層綠意包圍下,遠處山嵐緩緩隨風舞動。(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雖已過六月雪季節,油桐花依然綻放,強風吹落的花朵用白色點綴著綠地。(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勝興車站站前廣場,蜿蜒起伏的道路兩旁是充滿客家風情的商店街。(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古色古香的街道旁,店家擺設著許多擂茶用具。(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廣場的石椅上均裝飾著油桐花圖樣,是觀光產業的巧思。(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勝興車站內部景象,筆直的鐵道看似無限延伸。(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幾次經歷大地震的島式月台身上有著深深的裂縫。(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斑駁的月台號誌,飽經風霜,訴說著車站的歲月。(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二號隧道「開天」如同時光隧道入口,交錯的主副線鐵路軌道,向著隧道收攏。(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龍騰斷橋廢棄後,磚面斑駁,歷經兩次大地震仍舊屹立不搖,上方因風吹日曬長滿雜草。
(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木雕老街一隅,有著一條通往藝術村的短巷,入口充滿通往異世桃園的氛圍。(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通過短巷,頓時豁然開朗,長長的坡道令人心生好奇不知通往何方。(圖片來源/蔡佳珊攝)
![]() |
記者 蔡佳珊
我是蔡佳珊,非常平凡的台中人一枚。 不知道為什麼一到宿舍就會很懶,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但是一回到家就會天天坐不住拼命往外跑。 忙起來會忘了吃晚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