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而聲 音樂力量無國界
為愛而聲 音樂力量無國界
記者 李宗諺 文 2015/11/01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說過:「音樂,是任何地方都可以理解的真正的普遍性語言。」音樂似乎有一股不可思議的魔力,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和人心產生共鳴,不管身在何方、說的是什麼語言,只要有音樂就可以和別人交流。
英美歌手 齊心協力援非
一九八三到一九八五年間,非洲的衣索比亞發生嚴重的飢荒,造成高達一百萬人死於飢餓,而透過新聞媒體的報導,這個不幸的消息很快地傳遍全世界。當時的愛爾蘭歌手鮑勃.吉爾多夫(Bob Geldof)看到消息後欲為當地居民募款,於是找來米茲.尤瑞(Midge Ure)一起寫下〈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這首歌,並找來許多當時英國和愛爾蘭知名的歌手與樂團一同錄製這首歌,組成了「Band Aid」樂團,意思是像OK繃一樣,希望能夠用愛心來撫平傷痛。
〈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的三十周年紀念版本。(影片來源/Youtube)
整首歌從一開始的低沉平穩到後來的高亢激昂,從最初的歌詞接力到最後面的大合唱,再加上富有節奏感的背景音樂和扣人心弦的旋律,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也讓這首歌剛推出即攻佔排行榜第一名。上市第一周就賣出超過一百萬張,是英國單曲排行榜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一張單曲,而所得也全部用來援助非洲的饑民。「當我們在歡度聖誕 卻有人生靈塗炭 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 一個充滿恐懼害怕的地方 唯一的甘霖竟是帶來刺痛的淚水」透過短短的幾句歌詞,描述了衣索比亞的悲慘景象,將其深深地烙印在人們心中。
在〈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美國歌唱界的善心不落人後。黑人歌手哈里.貝拉方特(Harry Belafonte)也提議創作一首歌,獲得了眾多歌手的支持,由昆西.瓊斯(Quincy Jones)擔任製作人,萊諾.李奇(Lionel Richie)和麥克.傑克森(Michael Jackson)負責作詞作曲。在眾人的齊心努力下,〈We Are the World〉誕生了,並在短短數周內銷售便突破七百萬張,受歡迎的程度更甚〈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We Are the World〉的原始版本,眾星雲集。(影片來源/Youtube)
抒情緩慢的旋律搭配溫柔歌聲,開頭就有一股溫暖的電流傳遍身體,其後每個歌手帶來自己獨特的嗓音,充分發揮個人的特色與魅力,讓人每一段聽起來都別有一番風味,有許多不一樣的感受。來到後面的副歌,完美和諧的合音讓這首歌聽起來舒適流暢又振奮人心。為了推廣這首歌,歌詞顯得簡單易懂,但也因為如此,搭配旋律唱出來也更加有渲染力。「將你的心傳遞給他們 讓他們明瞭有人關心他們 他們的生活才能更堅強 更自由」歌詞透露出滿滿的愛與希望,四海一家的觀念呼籲社會大眾對非洲饑荒伸出援手,為了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台灣歌壇 愛心不落人後
之後台灣也發表了〈明天會更好〉,總共邀請六十位歌手共同錄唱,當年主要目的是為了呼應世界和平年以及慶祝光復四十周年。當時的台灣盜版猖獗,曾經有媒體形容台灣是「盜版王國」,於是反盜版也成了主題之一。眾星雲集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讓這首歌紅遍兩岸三地,直到現在仍然相當受歡迎。「唱出你的熱情 伸出你雙手 讓我擁抱著你的夢 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 讓我們的笑容 充滿著青春的驕傲 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慷慨激昂的旋律、充滿正能量的歌詞,讓人們開始面對未來,期待明天會變得更加美好。
〈明天會更好〉是台灣音樂史上很成功的公益單曲。(影片來源/Youtube)
二○○三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以下簡稱SARS)肆虐全球,引起民眾的恐慌,於是藝人們再度集結起來,用唱歌的方式鼓勵人們不要放棄。〈手牽手〉這首歌共有八十六人一起合唱,比〈明天會更好〉還要更多,曲調也較溫柔抒情,不再像〈明天會更好〉那樣地慷慨激昂。SARS的爆發讓台灣人心惶惶,走在路上都得戴口罩以免被感染,受感染者更會被隔離治療,只能獨自地對抗病魔。「不要再恐懼絕不要放棄 這一切將會渡過 牽著我的手看見明天的彩虹」希望大家不要害怕、不要放棄,最壞的情況一定會過去。
〈手牽手〉鼓勵人們不要放棄希望。(影片來源/Youtube)
二○○五年南亞海嘯重創印尼、斯里蘭卡等地,總計帶走了三十萬左右的生命,這時台灣藝人很有愛心地站出來,把〈We Are the World〉用中文翻唱,寫成了〈愛〉。「人生充滿無奈 勇敢面對著未來 不要怕 這裡有我有你還有愛」熟悉的旋律搭配中文歌詞,顯得有些不習慣,不過帶給人的感受是一樣的,一樣的那樣振奮人心,副歌的旋律縈繞在腦海中久久不曾離去。
〈愛〉翻唱自〈We Are the World〉。(影片來源/Youtube)
另外在九二一大地震十周年時,台灣的藝人們再度站出來。大地震那晚天搖地動,許多人在大半夜被搖醒,更有不少家庭因此破碎。〈讓愛轉動整個宇宙〉由五十組藝人大合唱,歌曲的一開頭加入了〈我的家庭真可愛〉的旋律,由小朋友的歌聲開始,最後用兒歌〈我家門前有小河〉,由小朋友的歌聲結束,可以從整首歌的旋律明顯感受到悲傷的情緒,有些人的傷痛至今仍難以被撫平。「慶幸我們還有夢 我們都還這樣勇敢的唱歌」鼓勵人們要勇敢的面對未來,只要我們還有夢想。
九二一大地震中許多家庭破碎,〈讓愛轉動整個宇宙〉鼓勵人們面對未來。(影片來源/Youtube)
用音樂 改變世界
從〈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開始,陸陸續續出現許多大合唱的歌曲,寫歌的理由也許不一樣,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每個人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希望可以透過歌聲為世界帶來一點點的改變,而這些歌曲也確實改變了世界。在〈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和〈We Are the World〉取得成功之後,由鮑勃.吉爾多夫擔任總召集人,於英美兩地舉辦援助非洲的慈善演唱會,兩邊接力義演長達十小時,除了吸引爆滿的觀眾外,更透過衛星在全世界放送,鮑勃.吉爾多夫也因此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誰說歌聲不能改變世界呢?
![]() |
記者 李宗諺
我是李宗諺,討厭香菇,和其他所有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