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期

失控的照護 反思老人安養

透過《失控的照護》看見另類的照護方式,反思老人安養問題。

失控的照護 反思老人安養

記者 馮鈞鈺 文  2015/11/01

近年來人口老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人類開始老化後隨之衍生出來的是疾病、獨立生活的問題。對於此問題人們開始思索該如何解決,有些人會選擇自己來照顧家中長輩,有些則聘請他人來服務老人的生活起居。


《失控的照護》書籍封面。(圖片來源udn專欄

「當生命成為沉重的負擔,為了讓彼此脫離地獄,是否只有唯一的方法?」日本小說家葉真中顯在《失控的照護》(ロスト・ケア)這本書中寫道。他以日本高齡化社會為背景寫作,描寫人們長期照顧老人的真實心理狀態──疲憊不堪,因此開始出現「消失照護」的情形,也就是殺害接受「保護照護」的老人們。
 

多元視角 道盡社會百態

書中以「他」稱呼實行消失照護的人,採用倒敘的手法,從「他」在接受法院審判揭開序幕。主要從家屬、照護人員、檢察官、「他」等多元視角來寫作整個故事。

作者筆下的小人物總是勾勒出社會真實的樣貌,單親媽媽羽田洋子是經濟底層的代表,受限於經濟拘束,只能獨自照顧患有老年癡呆症的母親,長期下來覺得母親的存在是沈重的負擔;檢察官大友秀樹則是富裕的象徵,父親可以住進高級的看護中心,因此生活順遂的他,總是相信「人性本善」。而從照護人員斯波宗典的眼中,可以看見照護工作的辛酸苦辣。

「他」是此書的靈魂,常態社會之外的神祕人物,自認為救世主的角色,讓身處於照護地獄的家屬得到解脫。每當「他」實行消失照護時,他的一舉一動其實挑動著人類的良知,表面上殺人雖然是人人喊罵,但受害家屬羽田洋子心中卻想問「你們難道沒想過自己受『他』拯救了嗎?」良知就像天秤一樣左搖右晃,消失照護是對是錯成為一個糾結的問題。
 

人口老化 潛藏社會問題多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現代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但背後隱藏著令人擔憂的問題──人口老化。人們能過治療來延長壽命。但在少子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的同時,老人比例也隨之上升。

根據聯合國(UN)相關研究報告指出,二○一一年全球老年人口(六十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為11%,而二○五○年更將有可能攀升至22%,人口老化將使勞動力縮減、醫療支出增加,對青年的經濟壓力也會造成負面影響,人口老化著實存在著很多隱藏的問題。


因人口老化與少子化,青壯年對於賺錢養家會逐漸不堪負荷。(圖片來源/智由博集

因為愛的存在,大多數的人在面臨親人生病時,起初總是決定用心照顧病人,但長期下來面對病情惡化的親人,愛也是會被消磨的。書中照護人員斯波宗典,在投入照護工作前,也曾經竭盡心力照顧老年癡呆症的父親,然而長期下來,卻開始對父親記憶力逐漸衰退、無法辨別真實的行為感到吃力。因此當父親遭到「他」殺害時,心中反而有種解脫的感覺。

在書中人口老化影響到的不只是整個家庭,更是牽動整個社會。一位患有風濕病的遊民老婦因竊盜而入獄,但在審問時竟然是如此表示,「拜託盡量把我關在監獄裡越久越好,因為社會上沒有一個人可以肯幫我,在監獄裡,我還能比較像個人。」對於一個無處可歸且無法自主生活的人來說,選擇吃免費牢飯的事件在社會上屢見不鮮,更何況隨著時間流動,可能會有越來越多需要照顧的老遊民,在無法獲得協助時做出違法的事情以求溫飽。
 

安養優劣 政策影響大 

透過作者描繪的社會,可以發現不同經濟背景的老人在老年生活上會有不同的遭遇。有錢的人可以到高級的養護之家,一般家庭可以請照護人員定時到家裡照顧加中長輩,金字塔底端的遊民卻是無處可歸。「他」為何會選擇以殺害老人當作幫助社會?其實反映著國家在處理老人安養問題並不是那麼恰當,若是每個家庭都能在沒有經濟負擔的情況下,安穩地照顧親人,那麼就不會有「他」的出現。面對老年人口逐年攀升,規劃完善的安養制度是一大考驗。


透過全民努力,協助老人生活。(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書中是以照護機構──森林企業為老人安養的主要方式,政府官員提出「照護事業是最有未來的行業」等標語鼓吹企業投入,在企業穩定後政府卻又屢次修改照護保險法,造成森林企業經營不善,使得森林企業最後在照護事業退場。由於人口老化牽一髮而動全身,長期照護不再是家庭個人的問題,應是公共事務,政府有干預的必要性。但書中的日本官員卻是以牟利為目的來開設這盤賭局,先以優惠的條件吸引企業來加入,卻在企業穩定成長之後狠狠毒打他人一頓。從中反映著政府在規劃安養制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且該以人民的權益為優先考量而非單純營利

根據台大智活智齡研究群的蔡怡娜指出,北歐國家對於長期照護的觀念是「預防重於治療」。像是瑞典政府防止老人因行走不便而摔倒,在街上設置免費的助行器,避免老人受傷後龐大的醫療支出,讓人們可以在好的生活品質下養老。在芬蘭,除了將老人安置在照護中心,「在地老化」是政府推行的自主安養方案,提供終生住宅讓老人可以在無障礙的空間下生活。

在臺灣的「長期照顧服務法」(以下簡稱長照法)於二○一五年五月通過,預計二○一七年上路,對於臺灣人民,老人照護不再只是家庭問題。長照法提供老人照顧、老人餐飲等服務,政府也會依據家庭經濟狀況來補貼經費。然而長照法實施後,照護所需的人力將會增加,但目前臺灣照護員的人數仍不足以應付龐大的需求,且設備及人力經費來源也是政府不容忽視的,因此在長照法正式上路之前,對於這些問題政府應做好完善的準備。

 

記者 馮鈞鈺
旅遊狂熱者,喜愛追逐浪花乘風而行,享受自由而不拘束的生活。
記者 馮鈞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