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老街 關西石店子
河畔老街 關西石店子
記者 吳昀蒨 文 2015/11/15
新竹縣關西鎮,舊名「鹹菜甕」,是個客家族群為主的小鎮。關西農業發達,除了常見的柑橘、草莓等作物外,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仙草」。因應一九八九年的「一鄉一特色」政策,關西鎮開始推廣仙草產品,每年舉辦的關西仙草節甚至吸引了大量人潮前往仙草加工廠。
雖然仙草節成功吸引觀光客,但其實關西能走訪之處並非只有仙草加工廠。位於牛欄河旁,擁有「全台最短中正路」之稱的關西老街,近年也開始極力發展觀光,並結合周圍景點,成為關西的文創街區。
從中正路上的關西分駐所到牛欄河畔的路段,稱作「石店子老街」。近半年來,
石店子老街極力與藝術、文創結合,希望能夠透過連結當地文化「老屋再生」。
(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紅磚和圓拱是早期房屋的建築風格,石店子老街目前仍然保留此特色,富有古早氣息。
(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老街的店面以古風的鏤空門窗裝潢,使得到此地的遊客能夠體驗與都市截然不同的氣氛。
(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石店子69有機書店」是老街的二手書店,店內並不販售書籍,是用以書換書的形式來經營,
希望增進讀者之間的交流。這是老街上第一間進行老屋改造的店家,帶動了周圍的觀光。
(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石店子六十五號是一間販賣手作小物的商店,店面以木頭門窗裝潢,裝飾帶有歐洲風格。
(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手作小物店內所展示的商品以小巧細膩為特色,其精緻程度在製作上需花費不少功夫。
(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老街其中一間「七沁老屋」,原本是日治時期大木司傅徐清的宅第,現在被整理成藝術品的展覽空間,
但屋內斑駁的痕跡仍然被保留下來。(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客家文化的招牌特色之一「藍染」,在石店子老街辦活動時作為裝飾品高掛頭頂,
散發出關西濃濃的客家庄氣息。(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沿著關西老街走到盡頭,便是牛欄河畔。牛欄河在一九九九年經過整治並建立親水公園,
成為當地的觀光景點之一。(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在河岸的另一側,仍保有悠閒淳樸的田園風光。關西有許多房屋座落在田園旁,
能夠看出農業對當地的重要性。(照片來源/吳昀蒨攝)
![]() |
記者 吳昀蒨
我叫吳昀蒨,筆名是清凜雲蔚,大家都叫我阿清,但是叫久了就會忘記本名。 我喜歡畫畫、追動漫,課本上面塗鴉應該超過筆記的兩倍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