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夢中的溫暖 手工棉被
睡夢中的溫暖 手工棉被
記者 許人文 文 2015/11/22
隨著科技的進步,羽絨被、蠶絲被逐漸佔據市場,嚴重威脅手工棉被的地位。面對這樣的生存壓力,位於瑞芳的一家手工棉被行,老師傅不願放棄傳統,融合現代科技與傳統工藝,僅利用機器取代人工開棉、彈棉等耗時又費力的步驟,堅持手工縫製每一床棉被,延續手作的溫暖。
老師傅熟練地將棉花鋪平,身後的架子上放滿了客人預定的棉被。(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鋪平棉花後,老師傅整理棉被四周的棉絮,確保棉花平均分配。(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每絲棉花纖維間的空隙都包裹著空氣,才能製作出輕柔又保暖的棉被。(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佈滿棉絮的軋棉機,主要用來分離棉籽與棉花,取代了人工開棉、彈棉等步驟,減輕人力負擔。
(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老師傅的兒子承襲父親的手藝,謹慎地將棉花翻進被套中。(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收聽廣播,是師傅們在繁瑣的工作中奢侈的消遣。(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日曆紙上,密密麻麻地計算著每床棉被該有的重量,每個數字都代表著一卷棉花。
(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老師傅將紅白交織的棉線打上一個又一個的結,讓棉花與被套緊緊縫在一起。(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師傅手上的針線不曾停下,一針一針縫出對傳統的堅持。
(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父子倆專注的神情、靈巧的雙手,彷彿訴說著他們對手工棉被的熱情。(照片來源/許人文攝)
![]() |
記者 許人文
牙齒整齊,動作很慢,我是許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