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理想成就不凡
一個理想成就不凡
記者 王雪琪 報導 2015/12/06
背著一把吉他,戴著黑框眼鏡配上一頭中長髮。剛結束音樂會的演奏表演,他一身西裝造型前來約定地點,退去身上的襯衫及西裝外套,裡面穿著休閒衫,呈現出另一個陽光活潑的自己。他是馬義仁,離鄉背井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就讀輔仁大學音樂系,帶著對音樂的熱忱朝向自己理想,有望某一天能成為出色的音樂演奏家。
台上台下給人不一樣感覺的馬義仁。
(圖片來源/王雪琪攝)
跟音樂結下情緣
儘管從小就喜歡聽不同曲風的音樂,馬義仁沒有想過自己會在大學踏上音樂之路。「家裡以前買了鋼琴,童年時候覺得這玩意兒很新鮮就學了鋼琴。」培養鋼琴這項專長,也是出自於兒時好奇心。高中時期選擇三類組而非一類組,純粹是對理科有興趣,但對音樂的熱愛依舊不減。小時候到高中這段期間,馬義仁都是只把音樂當成生活上的娛樂,直到高一加入了吉他社,慢慢被吉他的音樂魅力給吸引,接觸多元獨特的音樂曲風,便從鋼琴轉向吉他發展。他也發現自己比想像中還要更熱愛音樂,儘管學業成績開始變得不理想。「我察覺到學業成績變差的時候,開始思考日後自己能做什麼,發現自己在音樂上發展比學術上確實還要來得更出色,所以決定高中畢業後選擇念音樂系。」馬義仁沒有因此受到學業成績的影響而覺得前途渺茫,反而讓他更了解自己是屬於音樂這領域的一分子。
高中畢業後馬義仁因錯過了大學申請的時間,所以無法與高中同班同學們一起升學。而這一年的空窗期,他到各家咖啡廳駐唱或是在音樂活動上表演,也兼了一份吉他教學的工作,從中累積表演以及樂器彈奏的經驗。這也讓他進一步思考,音樂系是不是他命中注定的選擇。之後他來到台灣,這裡就成為他磨練和奠定音樂基礎的基地。
上大學前馬義仁參與其中一個海灘音樂會活動,
並從中累積到音樂表演經驗。(圖片來源/馬義仁臉書)
努力不懈 逆境中求存
即使馬義仁擁有良好的音樂底子,但他還是遇到以前不曾想過的挫敗感。「大一的時候系上有一門是必修的音樂基礎訓練課,考試內容基本上是考我們的音樂聽力或是口試,老師會先彈一首三十秒的歌曲,然後我們要把旋律寫在樂譜上,不然就是唱出來,對我或是來自印尼、越南等等的同學而言這部分很吃力。」就算馬義仁之前在家鄉有考過鋼琴的聽力測驗,對他而言也只是入門等級的訓練。家鄉的音樂環境跟臺灣相比是有很大的差異,像是大一的這門必修課可謂進階版的聽力測驗,他從來沒有接觸過這類型的課程,因此選擇重修。不過他依舊樂觀看待這件事,並繼續努力練習完成這門課,好讓自己能及格跨過畢業的門檻。他深信唯有失敗過才能了解到,邁向成功要從什麼地方出發。
多方面經驗 非成功絕對
從大一至今的學習路程,馬義仁除了擁有豐富的指揮和演奏經驗,也接過配樂、編曲、教學、駐唱表演等等的音樂相關工作。「有些人念書會真的完全把心思只花在學業上,但我本身念大學除了學業,還是會去接外面的配樂工作,或是到外面的錄音室實習。」馬義仁大一到大二這兩年常常忙碌於課業內外的事務,可是他卻認為這樣的生活讓他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音樂定向,不清楚上大學到底學習到什麼。雖然不排斥過著這樣的生活,但是唯有踏出校門,才能吸收的到課堂上沒學過的音樂產業知識。他在系上的專業主修為應用音樂,是關於作曲這方面的知識,實際所學的與理想有些差距。不過他卻不以為意,認定自己要成為一個好的演奏家,不想只專精在演奏這部分,還需要有更多方的音樂接觸,充實並提升自己的音樂造詣。
馬義仁影片配樂作品之一。(影片來源/YouTube)
「長期看來確實花時間在配樂上會影響到自己原本就該去進步的課業,所以我現在就減少一些配樂的案子,把比較多時間花在音樂彈奏表演上。」馬義仁在大二下學期選擇上爵士樂團這門選修課後,把更多心思放在樂團上。在受到系上老師的提點後,他不斷反思生活處境,認為接了外面案子雖然能夠讓自己獲利,事實上並非能夠維持長期生活上的花費,反而是生活上大部分時間都投資在配樂的工作上,而缺乏提升自己音樂實力的時間。所以從大三開始,馬義仁就減少了配樂的工作,專主投入在對於音樂演奏的最初理想。
加入爵士樂團讓馬義仁把心回歸到音樂的彈奏表演。
(圖片來源/馬義仁提供)
從零開始 勇於面對挑戰
實際上馬義仁第一次接觸配樂、編曲等等的工作,皆是從零開始。「如果我被要求要作一首歌,那就去做啊。」馬義仁不會因為第一次被要求執行不曾做過的事情,就直接拒絕對方。沒有工作的經驗,就上網蒐集資料多做功課,跟著影片教學學習也能有很多的收穫,這也是他自我提升實力的一種方法,若想要進步,就別畏懼去接受迎面而來的挑戰。
談到他配樂工作的收入,他認為目前的價位符合自己的水準,不過對於少數質疑他的價位的人感到有些不服氣。「接外面的配樂案子,也不算是義務性必須要幫你完成配樂這工作,會收費是作為給自己的專業一個肯定。」馬義仁將專業技能投注在課外工作上,認為有所回報合乎情理。他辛苦去學習課外知識,以及購買器材設備來完成工作,期望能透過工作來累積實作經驗和學習,同時也能完成工作的要求,達到互惠互利。「我認為除了音樂以外,其他行業的專業被人看見之後,也會期望被重視的。」馬義仁接案子主要是從這些收入的「數字」,作為實力提升的提醒,而獲利是其次。音樂或是其他專業技能不應該用交易買賣的觀點去看待,而是要互相賞識,才能感受到這些專業存在的意義。
馬義仁的個人影片配樂設備。(圖片來源/馬義仁粉專)
對於眼前的音樂之路,馬義仁的專業程度還未能完全受到臺灣甚至是全球的音樂界肯定,但他相信成功靠的是日月累積的經驗磨成實力,勇於面對生疏的挑戰,不屈不撓才能慢慢往攀爬上成功的最高峰。
「要先了解自己最適合做什麼,然後一步一步勇敢向前爬,你的夢想之路就一定走得順利。」──馬義仁
![]() |
記者 王雪琪
王雪琪就是我,不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南洋那裡有個地方叫做馬來西亞是我成長的地方。每天認真過日子,對生活的態度簡簡單單。喜歡就喜歡,該做就做,認真時就該認真。沒做很重要的事時,基本上思考能力都是處於睡眠狀態,在人群談話中總是不在狀況內,所以身邊的人總覺得我在發傻。我最愛吃香喝辣,山珍海味對我而言其實就是家裡可愛的媽咪煮的家常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