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 開啟幸福之門
抉擇 開啟幸福之門
記者 翁世樺 文 2015/12/06
勇敢地爭取想要的人生,擺脫社會迷思與生理限制的枷鎖,船曳美也子告訴女人,要掌握自己每一次的選擇,自由追夢。
《歡迎來到女醫師的人生諮詢室》封面照
(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船曳美也子目前為婦產科醫生,專精不孕治療。因有感於女性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無法追求自己渴望的人生,她結合了大學的主修科系心理學與自身診療經驗,完成了著作《歡迎來到女醫師的人生諮詢室》(女性の人生ゲームで勝つ方法―恋もキャリアも出産も)。書中的序章寫到,其實船曳美也子一路走來並不順遂,轉業、離婚、不孕治療、高齡生子,但是這些坎坷的經驗,也讓她體悟到女性受制於社會觀感之深,還有結婚生子與事業巔峰的兩難抉擇,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後悔?船曳美也子藉由治療案例背後的故事,由淺至深,在書中娓娓道來。
事業或孩子
「經濟安定、社會認同、結婚、孩子」船曳美也子將此設為女性人生競賽中的四個寶物。女性意識的覺醒,讓女人不再只是被動的經濟依賴角色,而能夠在職場上盡情展現自己,不過在追求事業成就之時,還要面對社會的品頭論足。晚婚化已是知識經濟社會無可避免的趨勢,只是晚婚連帶著也讓女性生育功能退化的問題浮上檯面。與男性的精子不同,女性卵子有數量上的限制,而卵子品質也會隨著身體老化,到了想生孩子的年紀時,已經是難以懷孕的條件了,因此不孕治療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孕治療發展至今已非常完善,船曳美也子認為現代女性更應好好善用科技的進步,既然有了得以延後懷孕的方法,就不必受到生育條件的限制,可以慢慢體驗、摸索自己想要的人生。
事業與孩子該如何做取捨,是許多日本媽媽煩惱的問題(圖片來源/鉅亨網)
無聲壓力 女性的宿命
從日本女性的職場上所遭遇的邊緣化與壓力來看,似乎就能理解為何作者自始自終都在呼籲女性要爭取待在職場上的權利。因為生產相關福利與機制不甚發達,再加上日本人認為懷孕會影響工作品質,且照顧孩子是母親的天職,導致日本女性經常在懷孕後,就中斷事業、回歸家庭。由日本經濟新聞得知,二〇一四年二十三歲至三十五歲的勞動參與率,單身女性是93%,育兒女性則是51.8%。而生產後女性復職率並不高,因為必須接送孩子、照顧孩子的突發狀況,無法時時刻刻守在工作崗位,導致男同事的不諒解與上司的不滿等等。這些都是造成日本女性在面臨生子時不堪負荷的種種因素。
其實如果男性在照顧孩子上願意多花一些心力,就可以免去許多女性在工作上的犧牲。不過書中提到對於育嬰假的利用「大部分男性寧可把精力用在資格考試的準備,也不想和妻子分擔育兒的工作。」由此例可見,在日本照顧孩子的重擔仍落在媽媽身上。「女性與男性不同,能保持工作企圖心高於家庭的女性只占兩成。」傳統文化的深植之下,將生兒育女納入人生規劃似乎已是日本女性難以擺脫的宿命。
不平等待遇 不友善的環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女性經濟學」,希望更多女性可以投入職場,除了讓日本的經濟能夠因此再次蓬勃,也進一步改善女性在工作環境中的種種不便。日本的女性受教程度不低,依臺灣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二〇一二年,日本的高等教育女性粗在學率超過半成,但是漂亮的學歷卻得不到相對的職位,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也依舊縈繞著日本女性。近年政策的頻繁宣導,其背後顯示出日本不平等的性別職場文化,使得女性勞動力不足,讓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預。書中提到「假如制度能建立在性別差異的理解上,並且獲得認同……在職場內引進多種工作模式,或是訂定不會因為照顧孩子而不利的升遷標準,以及確保女性因育兒而中斷的復職之路等……」需要如此多的保障才能安心工作,日本女性在職場上所受到的壓迫可見一斑。
日本在高等教育的性別平等指數(GPI)並不低,顯示女性在能力與程度上
與男性並沒有很大的落差。(圖片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工作之外的選擇
不過書末也提到,有些女性選擇在事業上急流勇退,並非受到工作環境的限制,甚至周遭的同事家人都鼓勵她們繼續奮鬥,她們仍毅然決然辭去工作。顯而易見的是,這些女性認為從家庭裡得到的幸福,遠遠勝過來自工作的成就感,權衡之下選擇了心之所向。但是針對此觀點,作者並無深入討論,更在接下一段的文字中強調女性經濟獨立的重要性。能夠自主生活當然是值得追求的目標,但是如果有些人本來就嚮往全心全意投身家庭,看了作者非常主觀並堅持的立論,除非夠清楚自己的方向,很有可能會動搖原本的決定,懷疑自己是不是胸無大志。這本書標榜寫給「想要擁有自由人生的女性」,但大部分都把重心放在陳述工作對於女性生涯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擁有其他夢想的女性,無形中將自由狹義化。
勇敢追夢 奪回生命主導權
船曳美也子以鼓勵女性追求夢想為出發點,不斷地推崇女性應以工作為首,生子為次,若在青壯年時期專心一志投入工作,等到事業成就滿意之時,可能已過了適於生產的年齡,那麼不孕治療將會是她們不得不考量的選擇。雖說實現自我是件非常了不起也值得讚許的事,只是身為不孕治療的醫師,船曳美也子的身分不免讓人降低對其論點的可信度。
不過全書都是站在女性的角度撰寫,替在社會上處於弱勢的女性發聲,雖說有失偏頗,但是仍可以感受作者背後的苦心。「在社會上實現自我,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是人一生一世不可缺少的要素。」船曳美也子希望的是,每個女生都可以不受外在影響,勇敢活出自我,許自己一個不後悔的人生。
![]() |
記者 翁世樺
南崁人,喜歡吃中壢的牛肉麵 最想過簡單充實的生活 有時候很享受一個人的安靜閒適 有時候很嚮往熱鬧歡騰的朋友相聚 但願有一天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