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屬於誰?
藝術是人類熱愛美學的證明,也是文化內部的高度成就。在古代,藝術屬於上層階級的生活內涵,只有吃得飽、穿得暖的人才有機會踏上追求美學的道路。而在民主化、大眾化的現代社會裡,各種各樣的音樂、繪畫、文學藝術也走進一般民眾的生活,豐富了次文化現象。然而,在大眾當道的社會下,通往藝術的道路仍有所限制,無形中,經濟能力似乎部分決定了接觸它的人們。
藝術屬於誰?
記者 劉芮菁 報導 2010/10/10
藝術是人類熱愛美學的證明,也是文化內部的高度成就。在古代,藝術屬於上層階級的生活內涵,只有吃得飽、穿得暖的人才有機會踏上追求美學的道路。而在民主化、大眾化的現代社會裡,各種各樣的音樂、繪畫、文學藝術也走進一般民眾的生活,豐富了次文化現象。然而,在大眾當道的社會下,通往藝術的道路仍有所限制,無形中,經濟能力似乎部分決定了接觸它的人們。
|
行人往來的廣場上,被視為公共藝術的雕像悠然佇立,是美化市容,也是城市藝術的展示。 (攝影/劉芮菁) |
|
以往屬於貴族階層的文學著作,如今在圖書館內就能暢遊古今。(攝影/劉芮菁) |
![]() |
![]() |
街頭藝術在角落默默地坐落著,些許酬謝就能聆聽一曲,抑或,只消數枚銅板就能為紙上的自己妝點一番。(攝影/劉芮菁) |
|
穿著是品味,也是對美感的追求,現在伴隨著消費社會更早已走入民眾,平易近人的價格讓時尚流行的門檻大大減低。(攝影/劉芮菁) |
|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寶庫匯聚了各地民眾,慕名而來眾人,卻也要通過售票口,才能踏上歷史文化的旅程。(攝影/劉芮菁) |
|
精緻典雅的書店門口,透明的落地窗笑言「來者是客」,但看似觸手可及的書海卻不如外表所見,玻璃門在此為藝術畫出無形界線。(攝影/劉芮菁) |
|
||
百貨公司內,專櫃星羅棋布,營造的寧靜與典雅有別於隸屬次文化的動漫世界。主觀的藝術仍有不可忽視的客觀,區隔了環境氛圍,也區隔了氛圍裡的人。(攝影/劉芮菁) |
|
富麗堂皇的兩廳院是音樂與戲劇藝術的最高榮譽,成就的藝術家不在少數,但肅穆森嚴的大門後,並不是所有人皆能分享藝術家們創作的快樂。(攝影/劉芮菁) |
|
台北捷運南港站裡,繪本畫家幾米的作品成為站內的公共藝術,它提供了捷徑,讓一般市民通往藝術的殿堂。(攝影/劉芮菁) |
![]() |
記者 劉芮菁
從最初的懵懵懂懂, 到一路的跌跌撞撞。 沒有高遠夢想, 不期望語出驚人, 但既然來了, 也只好一步一腳印地走下去, 給自己一個成長,給他人一扇窗, 相信挖掘平凡也可以很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