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真的想流浪 柯智棠
你不真的想流浪 柯智棠
記者 趙廣絜 報導 2016/01/03
創作歌手柯智棠是近期華語樂壇中頗受關注的新人。與其他年輕歌手比起來,柯智棠顯得有點不修邊幅,穿的衣服永遠是同樣的那幾件,髮型也稍微頹廢了些。可是當他開口唱歌,那歌聲的穿透力足以令人屏住呼吸。
神秘的沈穩男聲
「我本來是一個完全不唱歌的人,也不會去KTV,洗澡的時候也不會唱歌,只會吹口哨!」
柯智棠擁有一副極具穿透力的低沈嗓音,但是他很晚才發現自己的歌唱天賦。大三時被直屬學姊硬拉著去報名了系上的歌唱比賽,才誤打誤撞地發現自己能唱。表姐魏如萱聽了他的歌聲後也感到驚為天人,於是把他推薦給當時正在製作廣告配樂的羅恩妮,在這樣的機緣下柯智棠唱了廣告歌曲〈It Was May〉,從此開啟了歌手生涯。
雖然唱了一首廣告歌,但大家對柯智棠的印象仍然是「只聞其聲而不識其人」。柯智棠真正擁有知名度是在二〇一五年秋天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你不真的想流浪》之後,透過魏如萱以及製作人陳建騏的大力推薦,他的名字才漸漸地被許多人知道。柯智棠說,這張專輯其實說要做一段時間了,但是因為作品累積得太慢,所以老闆陳建騏不得不訂出一個發片期限。在截止的前三個月,柯智棠與製作團隊才開始緊鑼密鼓地把專輯完成。「有點像是大學生在趕Deadline!」柯智棠大笑。
柯智棠初試啼聲的〈It Was May〉。(影片來源/Youtube)
自己的故事 自己唱
「如果要當一個歌手,我希望能夠有自己的故事,去說給別人聽。」
開始唱歌以後,柯智棠也試著自己創作,不過一開始只會寫英文歌。專輯中的四首英文歌都是在前期就寫好,歌詞流暢有意義,絲毫沒有台灣人寫英文詞的生澀與尷尬。一些英文歌像是〈Down Oh Down〉與〈Goodbye & Goodnight〉在情感上都比較內斂,以木吉他為主的編曲襯著柯智棠低啞的聲線,容易使人聽來感傷。
而大部分的中文歌如〈找到我〉、〈你不真的想流浪〉是在發片截止前趕出來的,曲風比較恢弘大器,在樂器上也用了比較大的編制。但不管是英文歌還是中文歌,都傳達了柯智棠豁達的人生觀。以〈Goodbye & Goodnight〉來說,雖然中英文版本都是在描寫離別,心境卻有所不同。魏如萱填的中文詞是在描述一場心碎的分手,但柯智棠自己寫的英文版,是心甘情願地說再見。
關於另一首歌〈找到我〉柯智棠也有一些想法。他說,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想要找到的人事物,當你得不到就會很失望。「後來我覺得生命會有它自己的道理。得不到的就是得不到,會得到的就是在那邊。對生命的態度應該就是讓他自己去發生。」這些話讓人難以想像是從一個二十五歲年輕人的口中吐出。他隨即補充:「但我有時候可以做到、有時候做不到啦!到頭來我們就還是很普通的人類。」
若將柯智棠的專輯好好聽過一遍,便能發現許多首歌曲都有這種「順其自然」的精神。或許這就是他的風格,有點隨性、不太愛計較,只是單純想用音樂誠實地記錄自己的人生。
歌手柯智棠。(圖片來源/張昕妤攝)
台灣土生土長的英倫嗓
柯智棠唱英文歌有渾然天成的外國腔,於是媒體給了他「英倫嗓」的封號。雖然從小在台北長大,但是家中沒有電視所以小時候沒機會接觸流行音樂,直到念高中、大學網路比較發達後,才開始找自己喜歡的歌來聽。當時聽的都是英國、愛爾蘭的搖滾樂,像是酷玩樂團(Coldplay)、綠洲合唱團(Oasis)、U2、皇后合唱團(Queen),還有創作歌手戴米恩・萊斯(Damien Rice)與葛倫・漢瑟(Glen Hansard)都是他非常崇拜的偶像,他也承認自己的音樂受這群人的影響頗深。
確實,柯智棠的歌聲有克里斯・馬汀(Chris Martin)的溫暖穿透,也有戴米恩・萊斯的滄桑哀愁,從他譜寫的歌曲中,也不難嗅出一些英式搖滾的氣息。英文對柯智棠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發揮的語言,當然他也難免會被說身上有某些國外歌手的影子,但是一個歌手可以有很多的面向與可能性,之後也會有所改變或成長;反過來想,如果能給喜歡英倫搖滾的人一個新的聆聽選項,倒也不是什麼壞事。
〈Goodbye & Goodnight〉曲風與Damien Rice的作品有幾分相似。(影片來源/Youtube)
菜鳥歌手的短期心得
柯智棠出道以來沒有遇過什麼挫折,他認為自己很幸運,即使當了歌手,還能以自己本來的樣子生活著,不用做太大的改變。「比較掙扎的是寫不出歌的期間,老是處於一個不確定的狀態,也很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辦法做到,但是又一定得做到。」他接著說,「幸好最後在那段時間把它們寫完了,解決!」柯智棠一副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像是趕在死線前交出作業的學生。
柯智棠說,做音樂是自己喜歡的事情,把它當工作其實滿幸福的。另外他也會收到一些人在粉絲專頁留言給他,感謝他的音樂在低潮的時候陪伴他們、給他們力量。「我很意外這種感覺是那麼的好,讓我覺得自己在做的事真的是有意義的,不只自己做音樂快樂,還能夠幫到一些人。」這些是他從目前的歌手生涯中所得到的成就感。
在開始唱歌之前,大學讀企管系的柯智棠對未來沒有什麼想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麼,可能畢了業就去找工作,跟大家過著一樣的生活。或許柯智棠的樂迷該感謝當初拖著他去參加歌唱比賽的直屬學姊,否則,要是柯智棠一直沒有發現自己可以唱歌,現在的他可能穿著西裝在某間公司上班,而不會是像現在這樣背著吉他昂然地站在舞台上。
柯智棠的現場演出。(圖片來源/趙廣絜攝)
你不真的想流浪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你會怎麼說?柯智棠回答:「你不真的想流浪。」不過,他才講完又馬上改口:「可是,其實我還是滿想流浪的啦!」
與專輯同名的〈你不真的想流浪〉,柯智棠在寫這首歌的時候正面臨發片的壓力,必須要寫出東西卻又沒有靈感。於是他跑去東海岸流浪,在那裡起了很多首歌的頭,包括這首〈你不真的想流浪〉。這首歌寫的是柯智棠剛成為歌手的心情,他說,做音樂是一條很不確定的道路,尤其是在還沒有作品的時候,很常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進來之後也在很多做音樂的人身上也看到這種感覺 ,就是沒有辦法定下來。他們會說自己喜歡流浪的生活、喜歡這種漂泊不定, 但我覺得流浪更像是一個藉口。因為你找不到你想要停的地方,你不知道你可以做什麼事,還不知道自己能幹麻的時候,就只能漂著。」
雖然柯智棠的歌裡有深刻的觀察也有自我的反省,但是褪去歌手的身份,他也只是一個有點調皮的男生,和一般的年輕人一樣,有一顆漂泊不定的心、時常和自己陷入矛盾;雖然偶爾會失去方向,但最終總是會回到該去的地方。在專輯的所有巡迴演出都告一段落之後,柯智棠可能又要跑去東海岸或是花蓮某座不知名的山裡流浪了。不過相信不久之後他會再回來,帶著新寫好的歌曲,再一次把動人的故事唱進人們的心裡。
![]() |
記者 趙廣絜
天阿 寫喀報真的超級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