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影視娛樂「台味」十足
當影視娛樂「台味」十足
記者 吳維倫 文 2016/03/13
在二〇一六年二月上映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動物方城市】(Zootopia),描述在沒有人類存在的世界中,各類動物在高度進化後得以和平共處,但是在心中卻又對彼此存在著偏見。因為劇情引人深省,動物間的互動十分逗趣可愛,吸引了許多的觀眾前去戲院觀賞。然而,卻有網友認為,本片的中文翻譯團隊,並不尊重原作,在翻譯時,並沒有好好遵照原劇本,恣意地進行二創,讓整部電影原味盡失,此言論一出,也在網路論壇上引發了論戰。
《動物方城市》的在地化翻譯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討論。(圖片來源/宅宅新聞)
是改編或竄改?
【動物方城市】在翻譯上的爭議層面主要為片中的人名翻譯與台詞設計的二次創作。片中許多角色名稱被翻譯成台灣名人的諧音,如獅子市長被翻作「獅明德」、羊羚歌星被翻作「志羚姐姐」、水賴太太對自己先生的暱稱是「賴密特」等,在台詞設計甚至出現了劇中完全沒有出現的角色「趙藤熊」。有網友認為人名翻譯的二創太過於勉強,譯名與片中的角色人物性格並不相符,當看到這些名字時,反而容易聯想到現實人物的所作所為,不容易將此名字與劇中角色做連結,最終影響觀影體驗;此片翻譯的第二個爭議點,則為劇情中的台詞設計,在原版中一個關於駱駝懷孕的笑話,被改成與動物無關的笑話,劇情中許多說「你完蛋了!」或「你死定了!」等橋段,台詞則幾乎一律被改成了網路用語「你GG了!」,使平常較少接觸網路用語的閱聽眾無所適從。
但負責此動畫中配字幕的「魯蛋叔叔聲創工作室」則提出澄清,認為他們的工作是改編對白,並非翻譯。工作室在接受此動畫的改編時,將自己的角色定位成造型設計師,依據迪士尼為了讓本片可以符合台灣在地文化的要求,禁行二次創作的改編,工作室認為,改編是一種藝術,自然無法滿足所有觀眾的需求。
事實上,「魯蛋叔叔聲創工作室」參與了非常多外國電影或動畫,在引進台灣時的在地化改編,例如【阿公歐買尬】(Dirty Grandpa)與【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阿公歐買尬】一片在改編前充滿了美國文化的名人梗,在片中提到的胖女黑人明星「皇后拉蒂法」(Queen Latifah)在台灣的知名度並不高,觀影民眾很難在腦袋中勾勒出角色形象,因此工作室將提到此角色的台詞改為台灣女星小甜甜,讓不了解美國名人的觀眾能夠輕易了解角色要表達的意義。而【辛普森家庭】的改編幅度更是巨大,將故事中所有有關美國文化的事件與元素都盡量置換為台灣文化,例如原本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美國常見的小鎮名「春田市」,而台灣進行中文配音時,則將城鎮名改為「內糊」,內容許多暗諷美國時事的玩笑話,在進行台灣版的重新編製時,也會適時的將字幕內容替換,加入台灣新聞中出現的食安風暴、文創園區、柯文哲當選市長等事件,讓台灣民眾能夠在觀賞此動畫時,能夠讓故事中發生的事情與自己產生共鳴。
《辛普森家庭》時常會使用最新的台灣時事設計台詞。(影片來源/YouTube)
文化差異與在地化
現今的社會資訊流通十分快速,大眾常常能夠接觸來自世界各國的影音,但這並不代表大眾可以毫無障礙地接受外國文化的影視內容。事實上,大部分的影視內容在語言、美術風格、故事傳達的價值觀與音樂等,都具有地域性與民族性,因為文化上的差異,當影視內容傳遞到其他國家時,當地的居民並不一定能夠完全瞭解,以印度寶萊塢(Bollywood)的歌舞片為例,片長往往超過數小時,而其中大部分的內容皆是載歌載舞的片段,台灣觀眾往往難以接受這樣的拍攝手法,因此雖然寶萊塢一年產製的電影量驚人,但卻鮮少引進台灣。而為了避免因為因為文化差異所造成閱聽大眾的在體驗上的差異,許多全球化的影視內容都會進行修改或是增加,以符合目標行銷市場的在地文化。
現今風靡全台的韓國電視劇,在一開始引進台灣時,電視台業者歸納出符合台灣觀眾喜愛的影集特色,找出台灣人與韓國人的共同價值觀,像是傳統孝道、婆媳問題、女性復仇與麻雀變鳳凰等議題,避免涉及韓國歷史或者是黑道爭鬥的劇情,讓台灣人能更容易接受。確定引進後,還必須要重新剪輯、編修母帶,在適當的片段加入受台灣人喜愛的回憶片段,去觸動觀眾內心的感動與情感,或是加入自製的小單元,若戲劇的內容有關乎韓國歷史,電視台會以歷史小單元來介紹韓國文化,增加觀眾的理解,減少排斥感。
除了電視與電影的內容需要在地化,其實許多的遊戲在打入外國市場時,也會需要在地化,像是免費線上卡牌遊戲《爐石戰記:魔獸英雄傳》(Hearthstone: Heroes of Warcraft),遊戲以美式風格為主,但是其為了推廣台灣市場,遊戲公司需要將遊戲內的配音重製,讓角色的語音符合台灣玩家的想像,如流氓角色以台語講述台詞,遊戲內的註解的雙關部分亦須重新翻譯以符合中文的雙關。而韓國線上遊戲《楓之谷》(MapleStory),在成功進入台灣後,為了更貼近台灣人的生活,創造了許多專屬於台灣的特殊地圖,如:西門町、阿里山、台北101。透過以上種種策略,廠商方能減少不同文化間市場的差異,提供大眾都能接受的娛樂內容。
《楓之谷》推出西門町地圖貼近台灣玩家的生活。(圖片來源/密技QA網)
看待「台味」
如今是全球化的時代,隨著不同文化的交流越來越頻繁,這些原本是外國產製卻充滿「台味」的影視娛樂必然會越來越多。外國公司願意為自己旗下的影視娛樂產品,進行專屬於台灣的在地化,代表著對於台灣市場的重視,只要在地化的結果,不會過於喧賓奪主,或是嚴重曲解原本的劇情,這些「台味」的影視娛樂的初衷便是希望能讓大家一起同樂,過於挑剔其中人名或是台詞的設計恰當與否,反而會失去了「娛樂」的意義,閱聽大眾應以更包容與友善的態度看待這些有「台味」的影視娛樂,若真有改編不當之處,也應理性溝通,而非在網路上恣意謾罵,打擊努力把影視娛樂融入台灣文化的工作團隊。
![]() |
記者 吳維倫
Hi!大家好,我是吳維倫,我是個超隨性的人,喜歡無憂無慮的生活也是藍白拖的擁護者,最近學到西語中的諺語覺得很有道理:對於自己的人生不用太認真,因為那是你唯一無法活著逃離的事情~~期待一整學年的喀報發現更多動人美好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