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期

竊取原創 淪為設計抄襲

設計抄襲時常發生,但是大眾對於抄襲的定義與程度模糊。

竊取原創 淪為設計抄襲

記者 修瑞韓 文  2016/03/20

一六年,台北燈會主燈福祿猴,被人指控抄襲日本插畫家橋口和泉的作品,但橋口和泉抄卻表示今年是猴年,因此以猴子為主的設計增加,兩樣作品相似純粹只是巧合。每個人對於抄襲的定義不同,抄襲與否的標準變得模糊,以至於容易侵害原設計者的創意。


福祿猴與日本插畫家橋口和泉的作品比較,兩者皆有猴子與葫蘆的圖樣。
(圖片來源
中時電子報
 

參考與設計 一線之隔

根據網站法律白話文文章指出人們生活中較常遇到的抄襲為:觀念及思想的模仿、重製權、改作權。「觀念及思想的模仿」指的是作品所要傳達的想法,若只是使用其他作品想傳遞的想法,這並不會違反《著作權法》,但若是模仿原創性、獨特性極高等具有高辨識度的作品,雖不違法卻不代表在道德層面被接受,容易引起非議。

事實上,臺灣《著作權法》中並無「抄襲」一詞,而是針對著作權中的重製權以及改作權,重製權指的是若要將作品重複製作,需獲得作者的同意,像是常見的印刷、電腦列印、掃描等;改作權則是指將原作品予以改寫或是以別的方式另行創作,像是把小說劇情改編成電影劇本等。

此外,法官判定著作權侵害需包含兩個要件:「接觸」以及「實質相似」,前者為是否曾接觸原創者的作品,後者則是原創與抄襲的作品之間是否構成實質相似。要證明兩者有「接觸」較為困難,若是雙方過去的關聯與來往不明顯,則以當時的知名度、發行量、通路作為依據。
 

無一定標準 判斷抄襲不易

「設計是這樣做的嗎?」在臉書上公布兩個疑似抄襲的案例供網友分析,網友看法不一。某些不認同的網友指出漸層、幾何、色塊是設計常見的元素,因此並不算是抄襲;認同的網友則依據作品年代、表達等推論做判斷,認為原設計傳達明顯的理念,有抄襲嫌疑的作品則表達不明確。


為網友認為的原作,圖為疑似抄襲的作品。(圖片來源/設計是這樣做的嗎?

比較相似的兩樣作品,是否抄襲的疑慮產生,但雙方創造出同樣的設計不無可能,這時候只能仰賴客觀的證據來斷定事實。但美術類的著作性質本來就和語言著作不同,無法採用文字逐一比對的方式,也就是相較於其他類型著作的保護標準,像是語言、音樂等類型,美術類著作對於「創作性」的認定無一定標準。因此,美術著作之間的「整體觀念與感覺」變得重要,《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必須具備原創性才受保護,原設計作品的構圖、技巧、呈現型態等關鍵表達方式,必須足以表現訴說作者的創意思想,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實質相似」,以橙果設計公司抄襲大學生陳玥呈作品「金魚圖」為例,法院依據作品中金魚的體態構圖、折線彎折的地方、各部位幅度比例等,判決認定橙果設計公司敗訴。


橙果設計公司與陳玥呈的作品比較。(圖片來源Xuite日誌
 

事後補救 難息眾怒

一五年,TEDxTaipei所舉辦兩個活動的視覺設計皆涉嫌抄襲,「TEDxTaipei 2015創意台北Creative Taipei」主辦單位表示當發現作品相似義大利藝術家Michela Picchi,立即致歉並取得設計師的同意。此外,「TEDxTaipeiYouth 想像自在揮灑Imagination Unboxed」的主視覺人物則抄襲Bito甲蟲創意的作品。策展團隊事後公開在網路上道歉,表示會在相關的作品上標明出處。

對於此事件的結果,許多網友看法不一,有些認為誠懇道歉看得出誠意,但有些人卻犀利指出策展單位先斬後奏的態度。雖然雙方接受這樣的處理方式,這樣的結果卻不足以平息網友不滿。主辦單位在事前準備未能審慎把關外,事後經原設計師授權使用合法化的態度更遭到質疑。在國際場合出現抄襲,顯現臺灣對於著作權的重視尚不足。


「TEDxTaipei 2015創意台北Creative Taipei」的主視覺涉及抄襲
義大利藝術家Michela Picchi,以創意訴求的活動變得格外諷刺。
(圖片來源/
設計是這樣做的嗎?
 

輿論壓力 法律外的約束

在國外,佐野研二郎所設計的二年東京奧運會徽,遭到比利時設計師奧利維.德比(Olivier Debie)公開質疑並提出告訴,佐野研二郎堅持否認抄襲,並且公布設計發想、歷經兩次修改的過程,試圖證明清白反而遭質疑抄襲已不是第一次。隨後東京奧運籌辦委員宣布撤除該設計,表示不使用遭民眾質疑的作品。此事件不只造成製作費用的損失,更毀損東京奧運形象。雖然德比事後撤銷訴訟,但巨大的輿論壓力早已讓佐野研二郎喘不過氣。


左為奧利維.德比為比利時列日劇院(Theatre de Liege)設計的商標,
右為日本東京奧運會徵。(圖片來源
The Japan Times

抄襲在服裝界亦是一大禁忌,想像穿著仿冒品的模特兒走上光鮮亮麗的伸展臺,打著最新一季的噱頭。韓國女星尹恩惠在大陸節目《女神新裝》當中所發表的作品,被設計師尹春浩指控抄襲,除了皆為白色外,袖子上的花瓣裝飾極為相似。事件延燒,爭議不斷發酵,儘管尹恩惠出面道歉,仍遭大陸網友強烈抵制。大眾輿論具有強大力量,但若是民眾對於定義抄襲的程度不成熟,單靠視覺上的相似與否,不客觀的指責反而會模糊焦點,成為不實的指控。
 

學習尊重 顯現自我價值

藝術大師畢卡索曾說:「好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偷竊。」(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藉由接觸大量的作品,設計師從中激發自己的靈感及創意,但參考與抄襲只在一線之隔。當商業的考量、客戶的要求出現,設計師不再單純思考著「設計」,因此,建立自己的特色變得十分重要,以鮮明的風格詮釋作品,同時達到客戶期望的效果。

著作權法、專利法等法律的保護本來就是因應時代的發展而產生,應增加著作權在美術領域的適用性與完整性。解決抄襲的根本在於一開始建立正確的觀念。相較於國外對於著作權的捍衛意識強烈,臺灣學界、業界頻頻出現論文或作品抄襲,此現象提醒臺灣民眾對於著作權相關觀念應加強透徹,以不致成為下一位抄襲者。

記者 修瑞韓
我是修瑞韓,常常有名字被念錯的困擾 喜歡燦笑的牙套少女  也喜歡獨一無二 害怕曬太陽變黑 卻希望心永遠暖暖的
記者 修瑞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