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期

異國風情 不一樣的安平

歷史造就了安平如今多采多姿的樣貌,不同風情的建築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異國風情 不一樣的安平

記者 何佳頴 文  2016/04/10

臺南安平是臺灣最古老的城鎮之一,也是臺灣文化、歷史的重要起源地,其古稱大員(Tayouan)便是臺灣名稱的由來。一六二四年荷蘭初抵臺,建造了熱蘭遮城,首度將安平推向了國際貿易的舞臺;其後鄭成功來臺,也以安平做為反清復明的重要軍事基地;清領時期開港通商,外國商行林立,使安平成為了國際商業城鎮;而後日治時代開闢了臺南運河,再度加強了安平的商業功能。安平百年來歷經了荷蘭、明鄭、清廷和日本政權的統治與更替,留下了不少歷史遺跡,石造歐式洋樓、木造日式房屋,傳統磚造建築,以往的繁榮及沒落也造就了安平如今多采多姿的風貌。


安平古堡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要塞建築,後成為鄭氏三代反清復明的「王城」,
著名的紅瓦白牆瞭望台由日治時期燈塔改建,並不是古蹟。
(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清朝光緒年間,德商所開設的東興洋行,有紅磚砌圓拱及綠釉花瓶欄杆,
建築融合了東方與西方的特色。(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德記洋行是英商所留下的遺跡,斜瓦屋頂、拱圈迴廊、綠釉瓶欄、高臺階以及寬闊的庭園,
是典型殖民地式的建築。(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夕遊出張所為日治時期食鹽專賣辦公處,現今也以「鹽」延伸出許多文創商品,
延續出張所的過往故事。(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昔日臺鹽高階員工的宿舍,後因製鹽業沒落而逐漸荒廢,在經過翻修後,重現日式建築風貌,
內部也保留原有的格局。
(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王雞屎洋樓建於一九三七年,王雞屎經商致富,蓋了安平第一棟巴洛克式洋樓,在當時閩南建築
林立的城鎮中成為一特殊地標,也是
最豪華的宅邸之一。(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安平樹屋原為德記洋行倉庫,其紅磚原料來自熱蘭遮城。荒廢後任由榕樹寄生,
形成房屋與樹木盤根錯節共生的奇景,經過整修後,成為安平的知名景點。(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安平隨處可見閩南傳統的紅磚瓦屋,原本最外層的水泥隨著歲月逐漸剝落,露出內部的紅磚,
一磚一瓦都是歷史的痕跡。(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安平早期以紅磚、咕咾石做為建材,並就地取材,以蚵仔殼磨成粉而成的蚵灰加入水泥黏合建材,
斑駁的牆面訴說著歲月的流逝。(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安平的巷弄之中仍然保留著舊時代的光景,百年老屋靜靜佇立著,見證了安平小鎮的繁榮、沒落與新生
(照片來源/何佳頴攝)

記者 何佳頴
喜歡旅行,但很會迷路;愛吃,但很挑食;喜歡夏天,卻討厭流汗。
記者 何佳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