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 雖然我老了
親愛的 雖然我老了
記者 謝萱穎 報導 2016/04/10
《親愛的,我老了》與時間對話特展,在三月二十五日於台北科學教育館展開。展覽顛覆以往社會視老年為弱勢的刻板印象,而是能給予社會正面能量的一群。藉由體驗式的導覽,讓社會大眾提早熟悉老化的症狀並建立同理心。老年所累積的人生智慧並不因年齡增長而減少,反而更豐碩飽滿。特展的引導員共四十二位,平均七十五歲以上,每一位對老的主張與積極態度都大大地推翻社會對老年的想像。
我們害怕的,是變老,還是變老之後可能伴隨的孤單?老,是否可怕?(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親愛的,我老了》是台灣第一屆的老人體驗特展,以「不害怕變老」的訴求,期待人們勇敢地與時間對話。
(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以十年為間隔,展覽會場以圓圈讓民眾在屬於自己的年齡層留下貼紙。而人的一生中,能留下幾張貼紙,是隨意地貼上抑或悉心地印下歲月足跡?(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展區內設有以老人為主的家庭空間,廚房的可拉式櫥櫃貼心地滿足乘坐輪椅者的自主生活。
(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展區以從小到大曾穿過的制服與鞋履,揭露人們每分每秒都在不斷地成長、變老。(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拿起舊式話筒的孩子,彷彿也跨越了時代鴻溝,與古早的過往產生連結。(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體驗特展共招募四十二位高齡的引導員為民眾講解,透過他們的人生故事告訴大眾「老」的價值與意義。
(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每個成長的階段都是持續變老的過程,照片中的賈蘭馨女士認為年老才正是真正不受拘束,活出自己的時候。(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高齡76歲的引導員蕭惠碧女士,即使年紀漸長,保持愉悅感恩的心為大眾服務,老年生活也同樣精彩萬分。
(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人生下來是光著身體,死了也只是多了一件壽衣回去。」引導員賈馨蘭女士面對老化與死亡的心態知足樂觀,認為擺脫過去為生計所苦的日子,如今變得更自由自在,生活也不再有遺憾。(圖片來源/謝萱穎攝)
![]() |
記者 謝萱穎
我可以很快融入人群,卻也很快消逝在人群中 我享受人群,卻也享受自己 我喜歡笑,卻也容易疲累而只剩沉默 在矛盾中,我終至找到自己 我是謝萱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