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期

起風了?政治與網路社群

ptt與臉書為現今兩大網路社群平台,其與主流媒體的相異相仿皆影響台灣政治話題。

起風了?政治與網路社群

記者 胡浣莊 文  2016/04/10


(圖片來源/胡浣莊製)

一四年以降,服貿、洪仲丘事件、九合一選舉及總統大選等,都可見到讓政治人物愛憎揉雜的批踢踢實業坊(簡稱ptt,網路社群的蓬勃,扭轉了傳統由主流媒體餵養資訊的單向道,虛擬的爆料或支持,在數位政治活動逐漸起飛的時代對政黨愈發關鍵,其亦受到更嚴苛謹慎的監督。

大眾普遍認為總統選舉前晚,台裔韓星周子瑜的道歉影片影響深遠,數據顯示ptt與其相關發文確實於該時段激增,代表鄉民對該議題的熱衷。然而臉書上三位候選人的正向互動率雖有波動,與最後的得票率比對卻影響有限,這或許顯示出臉書的演算法,使持不同論調的人們彼此無法訊息流通,造成同溫層取暖的現象。網路社群雖讓政治人物判定風向時多個指標,仍須斟酌不同平台民眾使用的習性。

資料來源:菜市場政治學大數據Big Data GroupBuzzOrange報橘

記者 胡浣莊
我只想要抵達目標。
記者 胡浣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