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期

城堡裡的公主 創建築王國

享譽國際的女建築師林明娥,舉凡臺灣多間電影院及大型家居賣場皆出自於她手,成功立足於男性職場。

城堡裡的公主 創建築王國

記者 黃琪 報導  2016/05/01

一頭俐落的短髮,帶著一副深棕色邊框的眼鏡,臉上掛著燦爛笑容,伴隨爽朗的笑聲,親和力十足的她,令人難以想像竟然是一位享譽國際的女建築師。她是林明娥,舉凡臺灣多間威秀影城以及IKEA家居賣場等大型購物中心,皆出自於她的一雙巧手。


林明娥在建築界鼎鼎有名。(照片來源/黃琪
 

城堡想像 構築人生

林明娥從小就很喜歡美術,與生俱來的美學天賦,使她的作品獨樹一格。談起如何踏上建築之路,林明娥露出一抹微笑,娓娓道出家庭教育對她的影響。小時候她常常拿著各種顏色的畫筆在家裡的牆壁和桌椅上塗鴉,有些家長若看見孩子有這樣的行為肯定指責在先,但是她的父母卻沒有生氣,反而稱讚這些圖畫很有趣也很特別,「我很感謝他們沒有把我很喜歡畫畫的想法壓抑下來。」或許林明娥父母的開明,正是開啟她踏入藝術領域的鑰匙。

「我想當一個住在城堡裡的公主,可以騎著白馬還有吃不完的冰淇淋!」一篇題目為〈我的志願〉的作文,看似孩童時期異想天開的敘述,卻在字裡行間流露出林明娥對於建築的渴望與發想,所謂的城堡也許就是她想當建築師的開端,礙於當時年紀小,還無法表達出想成為建築師的想法。在她就讀國中時,曾經深深著迷於紙娃娃的製作,甚至認為以後可能會朝著服裝設計的領域前進。然而,由於父親多次帶領她至各地旅行的經驗,林明娥發現自己對於建築的空間很有概念,「看到有些建築會覺得很震撼,就是我會對一些東西很感動。」此外,她也常主動觀察地板的不同材質,並實際感受它的觸感等,使林明娥更確定了她的未來。
 

挫折似逗點 停頓後向前

大學就讀於淡江建築系,五年的大學生涯幾乎都待在充斥著設計圖與模型的工作室裡,林明娥回憶當時雖然不至於蓬頭垢面,但卻無法像一般大學生一樣,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在學期間,林明娥紮實地學習建築設計,儘管一路走來艱辛,也曾數次想過要放棄,可是每當隔天睡醒之後,一切好像又是新的開始,她會選擇面對困難並解決它。「挫折像是一個逗點,而不是一個句點,就好像一個小休息,你再繼續往前走。」林明娥用輕鬆的口吻,述說將挫折轉化為正面能量的肯定。

建築師所打造的一棟建築能影響城市的景觀,卻也牽繫著無數的生命,每天總會有不同的挑戰等著他們。林明娥藉著運動、聽音樂和看電影抒發平時工作的壓力與疲憊,最近她也在規劃每年至歐洲兩個城市的短期旅居,為的是豐富自己的視野並增加創作的靈感。林明娥正值可以盡情享受人生的階段,但她早已將工作融入生活,不但沒有感到疲乏,也從未想過要退休,在她的建築領域裡,好似永遠有學不完的新體驗和知識,而這些又像是一股推力,成為促使她繼續向前的動力。
 

打破性別框架 取得平衡

儘管現代社會進步、人類思想開明,多少還是有性別的刻板印象,仍有「男人是職場的主宰」的潛在意象存在,尤其以建築界更為明顯。臺灣內政部統計出女性建築師大約只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五,要從中嶄露頭角真的不甚容易。談及職場上的不平等待遇,林明娥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是從來沒有去想過說我的業主他們會認為男、女生不一樣,我也從來沒想過這個社會有不平等的事。」或許是沒有性別框架的阻礙,林明娥才能昂首向前。雖然有時候在工地還是會有人特別提起:「這個建案的建築師是女的喔!」但是對她而言,無論是輕視還是敬佩並非如此重要,林明娥認為,她的設計案是否可以說服業主,或是能否充實自己的能力,才是最應當在意的事情。


女性建築師要在男性的職場上立足實為不易,林明娥的堅毅與勇氣不禁讓人佩服。
(照片來源/林明娥建築師事務所

擁有一位擔任心臟科醫師的丈夫全力支持,林明娥不用像傳統社會裡的婦女一般,全天待在家中照顧孩子、整理家務,反而能專注於她的事業。在社會的印象裡,建築師常常需要待在辦公室或是工地忙到昏天暗地,但是她不管多麽忙碌,仍會將假日的工作排開,回到家裡陪伴家人,在相處的過程中,與丈夫、孩子的互動都能成為設計的泉源。家人的互相體諒,使林明娥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建築界裡一展長才,在臺灣各地甚至中國留下傲人的痕跡。

 

設計游刃生活 美學推廣

林明娥在家庭與事業上皆令人稱羨,在個人的建築生涯已幾乎到達巔峰,但她仍繼續追求進步,希望能創造一個整合各領域設計的公司,舉凡建築、室內、視覺、商品、服裝或時尚等一概包含。「我希望真正能夠把生活融入我的設計,把設計融入在我的生活裡面。」林明娥想讓設計游刃於她的生活之中,再將快樂、正向的元素注入自己的作品裡。

「我覺得臺灣對於設計這件事情,沒有把它看做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東西。」林明娥的眼底流露出一絲擔憂。其實若從實質面來看,在設計師的設計費上就有明顯的落差,也許是「設計」這件事本身,為一種無形的產品,導致很難在價錢上給予原創者對等的尊重。臺灣的土地面積相較於其他國家是顯得渺小,但在建築上非但沒有更為精美,反而還較粗糙一些,空間帶給人們的感動程度也相對略低。林明娥認為目前臺灣存在美學與品味的偏執,例如歐式建築蔚為風潮,甚至隨處可見,「全民美學的運動應該要開始,然後大家對建築的看法不要只是用宣傳的意象在評斷。」沉浸在模仿的環境下,少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是林明娥不願看到的前景,此外,她也在思索如何改變臺灣美學氛圍,並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期待未來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記者 黃琪
冷都女,一個冷漠的都市女子。 用理性看待所有事情 感性從不示於他人 對別人寬容 卻不容許自己犯錯 一個愛好自由、沉迷旅行的水瓶 希望能用最真摯的文字, 感動每一個人。      
記者 黃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