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期

收留陽光 照護愛

兩部風格迴異的電影,各自傳達不同的聲音,希望能給觀眾同樣的教育意義。

收留陽光 照護愛

記者 蔡家寧 文  2016/05/01

台灣的社會風氣對於流浪動物來說相較不友善,惡劣的收容環境和不負責任的飼主,使得毛小孩不管是流浪街頭亦或是關在收容所,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近幾年來,人們開始注重那些「被捕狗大隊捉走的流浪狗」下場如何。過去有些人看見流浪狗之後會選擇打給捕狗大隊,是因為他們認為將流浪狗聚集在一起,並且有專業人士照顧是對台灣街頭同時也是對狗最好的選擇,但漸漸的,關於收容所的負面消息愈來愈多,許多人開始關注收容所裡的狗狗,到底得到什麼樣的照護。法律保障這些狗狗在收容所有十二天的時間,等待原主人找回或被新主人領養,超過期限,就會被安樂死,但實際上,許多流浪狗根本撐不到這十二天,因為收容所潮濕陰暗又髒亂的環境根本不允許。關於流浪動物收容的電影也接連上映,試圖用大眾媒體的感染力,讓觀眾由內自省,並共同守護流浪動物的未來。

 

狗狗旅館 因為愛所以被愛

二○○九年上映的電影【狗狗旅館】描述一對失去雙親的姊弟被領養之後,寄養家庭不允許養狗,他們也捨不得讓寵物狗「飛弟」成為流浪狗,最後在社工伯尼的協助之下,利用廢棄的旅館收容各地的流浪狗。但隨著收容的狗狗愈來愈多,附近居民也開始抗議,經歷過一長串和警察與鄰里的抗爭之後,姊弟兩人終於正式成立狗狗旅館,為流浪狗提供一個遮風避雨的天堂。這部片算是一個典型的圓滿收場的美式喜劇片,過程中許多地方都經過刻意的美化和潤飾,其實真正設立一個中途之家絕對不如片中描述的那樣如意,光是經費和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一個非常傷腦筋的問題。雖然整部片過度美好,但其中所傳達的正面力量和對流浪狗未來規畫的願景,仍舊十分值得成為借鏡。


電影【狗狗旅館】裡,男主角為了克服問題,發明餵狗機器提供更有效率的照護。
(圖片來源/
Aceshowbiz

收容所除了將搜捕到的狗關起來之外,能不能有其他更好的解決辦法?雖然最根本的做法應該是改變人們對流浪狗和名犬的迷思,以及提升飼主的責任感,但就現階段來說,還是很難阻止有些人棄養寵物。【狗狗旅館】所想傳達的觀念,除了培養讓牠們能在社區裡與人共存的能力之外,改善收容所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流浪狗一多,不可能同時去兼顧救護和品質,這時對流浪狗施予結紮和晶片施打就非常重要。結紮可以避免牠們一再地繁衍,晶片可以追蹤不小心走失的流浪狗位置,或是經過搜查對棄養的飼主予以罰緩。【狗狗旅館】為了改善前述關於環境的缺點,透過設計工具讓清理和餵食工作變得快速,雖然這巧思值得讚揚,但就現實面來說,社會對於改善流浪狗所處環境的努力還是太少,無法跟上逐漸進步的觀念,空有口號沒有作為的流浪狗照護,還是過於薄弱,像雞蛋一樣,看似堅固的外表其實一敲就碎。

 

十二夜之後的曙光 

台灣類似【狗狗旅館】以流浪動物為題材的電影,最熱門當屬於由作家九把刀所執導的【十二夜】。兩部片雖然立意相似,但在表現手法上卻有很大的差異。【狗狗旅館】是以喜劇片的方式去呈現,有劇本、有演員和刻意安排的橋段,為的是讓觀眾的心情隨著劇情走向起伏;【十二夜】則是一部紀實的紀錄片,完整地將流浪狗在收容所的無助和恐慌帶給觀眾,對白沒有太多的潤飾,像是一台留聲機,單純地將記錄下來的東西交給觀眾,由閱聽人決定自己接收後的情緒。其實【十二夜】算是一本收容所的觀察日記,透過鏡頭,把收容所中的畫面拍攝出來,其中最主要想傳達的寓意,當屬流浪狗遭遇的對待方式,以及經過十二天沒人認養,就得面對安樂死的命運。雖然部份內容有些殘忍,甚至是因為過於寫實,將動物生病滿身是血或爛瘡、因為驚慌而屎尿齊流的畫面完整呈現,讓很多想逃避收容所真相的民眾,了解到遭棄養的寵物所會面臨的下場。這或許不是一部適合輕鬆欣賞的電影,卻是不得不打開的潘朵拉寶盒。


電影十二夜劇照,寫實而又讓人不忍直視。(圖片來源/玩生活·樂科技

雖然都能夠端正人心,但感動和當頭棒喝的衝擊,很難去比較哪部片帶給觀眾的正面力量較為積極。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狗狗旅館】太過溫馨有趣,而忘記去省思背後所傳達的意思;又或者因為【十二夜】過於沉重,許多人不敢去觀賞而放棄了知的權利。由於【十二夜】是由台灣本土作家九把刀所執導,在台灣的影響力相較於【狗狗旅館】來的高,許多公眾人物也自發性的作宣傳,而藝人隋棠獻音的前導片,讓許多隋棠的紛絲因而對這部片有興趣。加上近幾年流浪動物照護意識的抬頭,雖然不是主流電影的題材和格式,卻在當時創下了首週末全台1300萬的票房,寫下新紀錄。隨著電影留給觀眾的效應逐漸增長,這份感動從文化現象延燒到社會議題的層面上。


為了讓毛小孩在中途之家能夠享有家的溫暖,需要更多守護的力量。
(照片來源/蔡家寧攝)

「就是要讓動物在這裡,有家的感覺!」新北市議員蔡淑君,提出對於新北市動物保護處的環境進行改善的訴求,要求綠化周邊環境,並加派人力定期打掃、收運垃圾。蔡淑君強調,既然以動物之家為名,就應該讓動物有家的感覺。《動物保護法》也跟著推動零安樂死政策,希望讓收容所的動物不要因為十二天的期限跟著被限制了被領養的可能,除了要求達到零安樂死,桃園市議員范綱祥也呼籲訂定源頭管理,例如寵物絕育、落實寵物登記等規範,這些都是因為民意而跟著改變的政見。
 

接力溫暖 讓愛遠傳

電影只是一種方式,不管是【狗狗旅館】還是【十二夜】,都希望透過鏡頭的影響力,讓越來越多人看到這個現象,進而改變整個社會的風氣。民眾除了不要讓那股熱血的心因為電影散場之後跟著消逝,最主要的還是落實規範,並共同監督執行程序是否恰當,期望台灣流浪狗的未來,能從怵目驚心的【十二夜】,轉變成溫暖動人的【狗狗旅館】。

記者 蔡家寧
我是蔡家寧,每個人都叫我參參,我喜歡觀察身邊的微小事物,對於人與人的相處社交上的互動更是有很大的興趣,除了學生的身分以外,也有接案舞者的工作,希望能用更活潑的筆調紀錄我所看到的一切
記者 蔡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