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期

沉默的王牌 王建民

王建民歷經成功、受傷、失意,一直以來默默地努力,沉默的王牌始終如一。

沉默的王牌 王建民

記者 李宗諺 文  2016/05/08

「我是王建民,我要出國打拚了,我會帶著榮耀回來!請大家為我加油!」這句話是王建民在前往美國之前,寫在小紙上鼓勵自己的話語,同時也向臺灣的球迷道別。
 

沉默 王牌本色

《沉默的王牌 王建民—洋基記者的6年貼身觀察》由《佛羅里達聯合時報》(Florida Times-Union)的體育專欄作家山姆.波頓(Sam Borden)、大聯盟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記者馬克.凡恩塞(Mark Feinsand)以及《新聞日報》(The Journal News)記者、「美聯社體育編輯獎」得主彼特.亞伯拉罕(Peter Abraham)共同主筆,他們近距離地貼身觀察王建民,並且透過許多的採訪收集資料,也得到洋基隊全體隊職員的幫忙,好不容易才完成這一本關於臺灣囝仔奮鬥的故事。


《沉默的王牌 王建民—洋基記者的6年貼身觀察》一書封面與鼓勵自己的話。
(圖片來源/
月月鳥

當年王建民的聲勢如日中天,二○○六年拿下十九勝六敗、防禦率3.63的成績,和明尼蘇達雙城隊(Minnesota Twins)王牌投手約翰.桑塔納(Johan Santana)並列大聯盟勝投王,並且在象徵投手最高榮譽的賽揚獎上得到第二名的佳績。出色的表現令臺灣人瘋狂,只要王建民先發出賽,酒吧、早餐店等地方總是擠滿了為他加油打氣的人。拿到勝投的隔天,各家報紙紛紛用頭版加彩頁、甚至是雙封面報導王建民,吸引不少民眾搶購、收集,由此可以窺見當時臺灣人的瘋迷程度是多麼地狂熱。除了家鄉臺灣,好表現也讓美國人開始好奇這位來自臺灣的投手,紐約媒體甚至以「救世主」來稱呼他,因此作者決定出版這本書,希望能藉由這本書,讓球迷能夠了解王建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鉅細靡遺 真實呈現

多年來的近距離觀察,讓作者能夠用文字真實且完整地紀錄下王建民的旅美生活,包括從簽約、小聯盟到大聯盟力爭上游的過程、披上國家隊戰袍為國爭光的榮譽、中間經歷的傷痛與轉變,再到陷入交易風波、完投敗,而最終不僅是賽揚獎的競爭者,也成為一名真正的明星投手。除了文字以外,還有許多張珍貴的照片,每一張照片都訴說著一段故事,彌足珍貴。


與洋基隊的簽約記者會,那一年王建民才二十歲。(圖片來源/李宗諺攝)

另外,這本書也收錄了許多有趣的細微瑣事,例如王建民不喜歡別人叫他「老虎」。這是他在臺灣的綽號,向來沉靜寡言的他遇到別人這麼稱呼,會大聲的說「不」。此外多有描繪的還有師徒之間的情誼,像是當時史坦頓島洋基隊(Staten Island Yankees,隸屬於洋基隊小聯盟體系)的球隊辦公室經理珍.羅傑斯(Jane Rogers),對於在小聯盟奮鬥的球員來說,宛如第二個母親一般的存在,負責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她說:「看著王建民成功的過程,就好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一樣。」


二○○六在史坦頓島洋基隊球場的王建民日,左為王建民,右為珍.羅傑斯。
(圖片來源/
大紀元

關於師徒情誼,不得不提到投手教練尼爾.艾倫(Neil Allen)。對於王建民的第一印象就是伸卡球,伸卡球是一種接近本壘板時會快速往打者方向下竄的球種,打者即使打到球,也會因為球質重而擊出滾地球,「滾地球王子」的稱號就是這樣來的。而當初教會他伸卡球的就是尼爾.艾倫,在這本書中,作者特意用一整個章節來描述這段故事。

伸卡球如同王建民的註冊商標,許多敵隊的打者形容他的伸卡球好比保齡球一樣重。尼爾.艾倫曾經說過:「王建民心裡最優先的事就是讓打者出局,其他投手想要的是三振,但他不在乎這些。」因為王建民不愛出風頭的個性,讓伸卡球非常地適合他,從契機、練習到修成正果,作者皆完整地交代在這本書裡。
 

故事 非出自本人之口

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是,它有點像王建民的個人回憶錄,每一段過程與細節都交代地十分清楚,包含對話內容以及當時的情景,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但是這一切並非出自王建民之口,而是透過三位記者的貼身觀察,並且多方蒐集資料,詢問了許多與王建民有關係的人士,聯盟的球員、教練、行政人員皆利用寶貴時間和記者分享深入的見解以及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加上許多人的幫助,才完成這本詳細介紹王建民故事的書。

相比之下,另一位大聯盟強投的自傳《神之右手:佩卓.馬丁尼茲自傳》,是佩卓.馬丁尼茲(Pedro Martinez)和麥克.希爾佛曼(Michael Silverman)共同撰寫,而傳奇救援王的自傳《終結者:馬里安諾.李維拉自傳》,也是由馬里安諾.李維拉(Mariano Rivera)和韋恩.考菲(Wayne Coffey)一起執筆,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最清楚,由自己來寫自傳似乎是屬於常態;或者是由他人撰寫,自己再將故事傳達給撰寫者,像《賈伯斯傳》的作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前後多達四十餘次的深入訪談賈伯斯(Steve Jobs)。


左為《終結者:馬里安諾.李維拉自傳》,中為《賈伯斯傳》,
右邊則是《神之右手:佩卓.馬丁尼茲自傳》。(圖片來源/李宗諺製)

而這本書也非百分之百的客觀,即使作者已經近距離觀察六年,又採訪了各式各樣的人物,都難免會有先入為主的觀點,很難用絕對客觀的角度執筆。舉例來說,由於那年王建民整體的表現十分出色,所以教練、球迷、受訪者皆豪不吝嗇地給予王建民讚美,連作者自己也是。但王建民還是有些致命的缺點,像是三振數過少、被打擊率稍高等,就幾乎被忽略了。

 

一步一腳印 王者歸來

距離本書出版已經相隔一段時間,昔日站在投手丘上威風八面的王建民不復存在。因為一次的跑壘意外,導致球速下降、失去尾勁,過去幾年一直在大聯盟與小聯盟之間載浮載沉,始終拿不出精彩而穩定的表現。即使成績不如從前,但是王建民仍然與書中的他一樣,沉穩又安靜,努力尋找機會,期盼總有一天能再回到大聯盟的舞台。


王建民在皇家隊力圖東山再起。(圖片來源/今日新聞

在經過德州棒球學校調整後,今年王建民找回了球速和球的尾勁,並且成功地把握住堪薩斯皇家隊(Kansas City Royals)給他的機會,重回大聯盟的賽場上。十年過去,二○○六年的王建民一個只有二十六歲的年輕小夥子,如今則是三十六歲的沙場老將。即便如此,王建民仍然沒有改變,他依然默默地努力著,腦中只想著如何投好每一顆球,這就是他的個人特質與魅力,沉默的王牌始終如一。

記者 李宗諺
我是李宗諺,討厭香菇,和其他所有菇。
記者 李宗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