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生為護生」 傳科學生網之觀後感
「殺生為護生」 傳科學生網之觀後感
記者 楊雅筑 報導 2008/09/21
「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
看著鼠標在傳科學生網上游移,這樣的一句話在我小小的腦袋裡載浮載沉,發酵似的脹得難受。這是布袋戲角色─佛劍分說的一句經典台詞,意 闡述他為保護眾生而殺生,斬殺惡人是為了抹除他人惡業的仗義思想。
我認為大眾媒體猶如兩面刃,許多時候我們要藉由媒體報噵去了解甚至是體會自己無法親身經歷的事情;媒體不斷挖掘內幕、追蹤調查資料,為了捍衛大眾知的權利,盡力的將真實的事件完整的報導出來,表面來說正是殺生為護生的最佳寫照。
然而,經過了記者報導轉換後,或多或少都摻雜了主觀意識的字眼,再加上現今「煽、色、腥」的新聞不時的充斥著版面,媒體習慣性的利用高鮮明的彩色圖片、聳動的標題與誇大內容吸引觀眾眼球,博取高收看率,為求得到一定收益支持媒體持續運作。但在傳科系的這兩年中,近距離觀察台灣媒體的生態與發展方向,從腳尾飯到瀝青鴨,TVBS誤報黑道嗆聲到三立228紀錄片畫面誤植,殘酷的發現雖媒體口口聲聲的說大眾有知的權力,但媒體的「真實與客觀」卻一再被自己推翻,如此做法的抹煞事件真相以營利的殺生為護生方式實在很難令人苟同。
學生媒體的自由性 凸顯出與營利媒體間的差異
在洋洋灑灑的點出眾多媒體的缺點後,我想更不難看出一般營利組織媒體與非營利為目的學生單位媒體的差異在何處。
首先,營利性質媒體本來就是為了博取最大的收視率、能見度,所以「踢爆」、「內幕」、「八卦」、「M型」、「太超過了」、「正夯」等吸引人卻不見得有內涵 的標題一再出現在媒體版面,但不可否認的,我們在快速瀏覽報紙標題時,總是會對於這樣的文章多「關懷」幾秒。因此,現今媒體常常為了收視率的「護生」而進行了媒體道德的「殺生」,這就是營利性媒體與學生媒體最大的差異所在,也是傳科學生網最令我期待的地方。
學生媒體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收視率、廣告與政黨的壓力,相對下,報導文章可以發揮的空間也自由很多,許多報導的標題也都是一針見血,直接切入重點,這對於已經厭倦台灣媒體風格的我來說,無疑是一件過癮的事。
傳科學生網中的影評也十分有特色,以營利媒體的角度來看,今天如果要刊登一部電影的影評,可能要顧慮到是否會得罪到電影發行公司跟主演的演員,所以在描述電影內容時就會顯得綁手綁腳,甚至誤導讀者。但傳科學生網就沒有這些問題,記者可以盡情的描寫自己喜歡的電影場景與橋段,寫出來的影評也較富感情,不過比較棘手的是影評的部份因為版權問題很少電影海報或照片,這是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
利用學生網發揮自己所長
![]() |
記者 楊雅筑
在乎我所在乎的 在這裡 憧憬我所憧憬的 在這裡 假文青也好真牛B也罷 你說 我決定 笨拙也可以精彩呀 在這裡 .................. 嘟嘟嘟嘟答答答 ................... 最討厭20世紀少年的爛結尾了! 以上 我是氣球 還有 這篇自介會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