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新手上路

報導題材的抉擇

我深深認為能夠從題材的選擇,看出記者看待自己報導的想法以及態度。

報導題材的抉擇

記者 余建良 報導  2008/09/21

在瀏覽電子報的時候,我開始想電子報的性質。

我將自己設為讀者,並且以讀者的身分思考:進入了電子報,我們想要得知的訊息是哪些?或者我們預期從裡面看到哪些方面的消息?

我認為作為一位首次閱覽的讀者,必然會對媒體平台承載的訊息有所預期,這預期意味著讀者對於電子報性質最直接、最初步的解讀。而我心目中喀報是一份主題明確的電子報,能與學校或者地方結合,並期待具有學生看法、新鮮人活力、且題材新穎,充滿著創意以及熱情等特質,且不同於其他主題性的電子報,內容、題材可能俯拾即是,或者Gogle即可以搜尋。而題材及內容直接反應記者自身定義電子報的性質,能藉由記者發表的報導去分析,分析這名記者意欲如何經營電子報。

喀報雖作電子報,但其實更近於學生的作業成果發表平台,因此每週發行的電子報,報導題材的選定具個人喜好,對於學生的發揮是好的,但是對於各期電子報的主題及面向,各期之間的變動幅度很大。而記者也可能投其所好,選擇容易的題材發揮,而缺乏挑戰以及改變。我認為唯有增強編輯台權限,或者編輯台更強勢的發揮,才能使得電子報的主題性明確:唯有要求,而非各自發展。如此能訓練學生記者挑戰自我,且能增加電子報內容的掌握性。

各期的電子報編輯台應於事前密切地與發稿記者聯絡,了解所有發稿記者意欲的新聞內容,而編輯台必須使記者了解編輯台需要的新聞內容、方向、題材等。我眼中的電子報並不得如整點新聞般,包羅所有消息,而且內容主要為使閱聽人知悉。我希望的電子報是能夠對於讀者有所啟發,有所吸引的,閱讀過後能使讀者更加了解,是使讀者感覺非讀不可的,非可有可無的,而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因此我強調電子報的主題性。這些是主觀的看法,是作為編輯台應有的氣度,不在乎因人而異,而是基本要求,作為編輯台應當對自己的電子報有想法、要求,才是負責。
 
作為學生身分,編輯台可能難以要求,可能的做法是以一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做劃分,討論此時段為限的電子報的主題方向,而時段內的各期電子報,皆以本主題為方向發揮。如此學生記者能夠預先準備題材,編輯台不至於扮演殘忍角色,而能使學生記者得到更充分地訓練。
記者 余建良
  我是個愛唱反調的人,就是不喜歡像別人說的那樣 就算被唱衰也會全力以赴,用行動叫人閉嘴 鬥志高昂的時候,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但是身陷在MSN和BBS的時候,就無三小路用了(多半時間如此) 神經有點大條,應該說多半時間是不喜歡用大腦,其實心思細膩 基本上就是個需要鬥志,不然就懶散起來的人!
記者 余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