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期

追求美食 咀嚼心理滋味

現代人瘋美食的現象相當嚴重,藉此去探討享受美食的背後,究竟深受哪些心理意義的影響。

追求美食 咀嚼心理滋味

記者 韓舒容 文  2016/10/09

用餐時刻將近,知名餐飲店外早已排起長長人龍,饕客們各個蓄勢待發,打算大飽口福,這樣的景象在臺灣街頭並不少見,儼然成了臺灣特有的一種飲食文化。

近年來,小吃店、餐廳四處可見,料理種類更是五花八門,享受美食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獲缺的一部分。根據2015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成年人三餐外食人口比例分別為:早餐5565%、午餐4762%、晚餐2733%,外食情況相當普遍,但現代人吃東西不只為填飽肚子,反而崇尚追求「美食」,除了味覺享受之外,是否隱含什麼心理意涵?
 

大啖美食 犒賞自己

如今「物價漲薪水沒漲」已是朗朗上口的話語,更是老百姓對現在生活的無奈與感嘆。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今年七月的每人每月薪資平均為46911元,雖然比上個月增加4.25%,但比去年同月減少0.11%。經濟不景氣,餐飲業的營業額卻不降反升,比去年同期增加2.5%,顯示了就算景氣不佳,臺灣人仍願意將錢花在飲食上,因為透過食物,就能立即得到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滿足。

當日子過得苦哈哈,或是剛經歷俱有挑戰的任務,壓力和疲憊接踵而來,面對身心俱疲的狀態,人們更容易藉由吃美食來犒賞自己,不管是多吃一塊蛋糕,或是來一客高檔牛排,都能安慰心靈上的勞累,獲得立即的滿足。並藉此獎勵自己過去的辛勞,達到放鬆的效果,獲得心理補償,從中找尋一些「小確幸」。

甜點
甜點。(圖片來源/Miss Care

不同種類的飲食,也能提供不同的療癒效果,撫慰饕客們的心。以咖啡店來說,除了咖啡搭配餐點享用外,獨立的用餐環境,加上燈光、氣味和音樂的烘托,讓人有賓至如歸的錯覺,由於環境舒適度的提升,人們也能藉此紓解壓力,幫助提高食慾,好好品味當下的餐點。而品嘗美食所獲得的心理補償,不光只有食物的功勞,環境與人際的輔助,更能為食物增添幾分風味,成為提升整體感受的關鍵角色。
 

故事為美食添味

回憶一下曾經品嚐過且令你無法忘懷的美食,你還記得些什麼呢?是一碗簡單的滷肉飯,還是曾經與誰的一餐呢?一頓飯之所以好吃,除了食物本身之外,所牽引出的回憶,才是美味的關鍵。一個人吃飯顯得孤單,不搭配手機一起用餐,更是令人不知所措。於是人們開始尋覓飯友,藉由談話,建立人際關係,拋開孤獨的束縛,在談笑之間,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餐點,也能躍升成佳餚。

滷肉飯
滷肉飯。(圖片來源/宏觀

每逢節慶餐館內總是座無虛席,不管是中秋節、情人節、聖誕節或是生日,現代人一定要吃好料來犒賞自己,進一步觸發對美食的追求,然而有時共進一餐不只為了單純享用美食,反而帶有紀念意義。用餐是幫助社交最好的途徑,談話不再拘束,氣氛也較為輕鬆,情感的交流更顯重要。帶有紀念性的飯局,更滿足人們心裡對人際情感的渴望,產生出超越吃美食之外的幸福感。

回憶除了挑起人們對食物的懷念,也能牽引出一則專屬的故事。在外地工作、求學的遊子,難免會想起家鄉美食,心繫下次回家,必定要大快朵頤一番。而對懷念中的味道會如此渴望,這都是因為食物背後所承載的是一種情感的連結,過去的人、事、物被寄託在食物上,食物就有了它的故事。美食文章中時常能看到使用「家鄉味」、「媽媽的味道」等詞語形容食物,這也都是將食物與情感融合,讓消費者在品嚐美食時,都能替食物多包覆一層情感意義,不僅在品嚐食物的滋味,更是在品味故事。
 

盲目從眾 為美食犧牲

網路上美食推薦文章琳瑯滿目,推薦人不僅透過文字細膩描寫食物的口感,還會附上餐點的圖片,供大家參考。很多人也喜愛瀏覽美食文章,當作下次用餐的參考依據,但是當親自去品嚐時,又有多少次真的能符合當初對美食的期待。有些知名店家,說不定好幾個月前訂位早已額滿,在等候中的顧客卻大有人在,有些消費者願意花半小時、一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候位,難道這些美食真的如此誘人,讓顧客甘願犧牲寶貴的時間,還是這是一種從眾呢?

近期流行的漸層果汁,蔚為風潮,人手一杯,但在追求美食背後,真正的用意是什麼?也許是因為受流行浪潮的侵襲,認為漸層果汁相當新奇,可以親身體驗看看,因此選擇跟隨潮流,渾然不知已中了從眾所設下的圈套。從眾行為是指人們在一個群體當中,容易受到多數人的影響,跟從大眾的行為或想法,只為了符合群體的期待或是融入群體,並不會認真的去思考遵從的真正意義。透過排隊、團購和拍照打卡等方式,避免自己與大眾脫軌,因此跟隨流行風潮,無形之中成了一名從眾者。

當享用完這些得來不易的美食,消費者也可能會將美食幻化成炫耀的物品,希望能藉此得到別人的讚美,增強自我認同,以防自己被社會邊緣化。當然,現代人也十分會善用美食當作話題,拉近彼此的距離,增進人際關係。但是不去思考自己追求真正的用意,這樣的從眾行為,會不會是一種盲從呢?然而就算是盲從,消費者也從中獲取更多的心理意義,美食不再是食物,而成了快樂的泉源。

排隊等候餐點
排隊等候餐點。(圖片來源/痞客邦

美食是臺灣的一大特色,多樣化的餐點總是讓人垂涎欲滴,追求美食自然成了一種習慣,而品味美食的過程中,也許能獲得心理的撫慰,或是可以透過食物回憶起一段故事。就算這樣的文化習慣是跟隨著流行的腳步,但是美食對於現代人來說,卻已是十分珍貴的心理價值。人們在期待中瘋美食,在美食中尋找幸福。

記者 韓舒容
一個喜歡在生活中找幸褔、找真理、找自己的女孩。
記者 韓舒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