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期

我走的每一步都是關鍵

不管想過去,還是想未來,要記得現在腳下的這一步是非常重要!

我走的每一步都是關鍵

記者 徐志玲 文  2010/10/10

到睡不了,我受不了了,除了在趕時間,我幾乎無法給自己好好喘息的空間,每天都背著疲憊的身驅,打工回來,做作業,洗完澡,也已經到了凌晨兩三點,整座城市,就好像只剩下我一個人,除了噪音,再也沒有任何聲音湧入我心裡。噓寒問暖在我眼裡也只剩下客套,沒有一個人真正的能幫我,就連我最依賴的父母親,在這時候也沒辦法給予我指引,我累了,我想回家休息,只想好好睡一覺,但是但是 …,唉 … ! 徐志玲加油加油 ! 這是我常常對自己講的話,這時僅有夢想在告訴我,我要向前走......


我的僑生好友們,我們在臺灣的生活,就從僑大開始。(照片來源/黃凱欣提供)

 

當一個個身邊的朋友,隨著變化的環境都成為我身邊的過客時,在我身旁已經沒有被定義為好朋友的人了,慢慢的我學會了,即出現在我記憶中的人,都是我要感恩的人,過去不管誰對我所謂的壞或好,在此時我只想從心裡默默的感謝著我所記得的每一個人,因為這些記憶是陪伴我成長以及給予我養分的泉源。。。

99年夏天,我終於有能力可以回家了,緬甸對我而言,有太多的記憶,那個地方被我的思念所美化了,我相信我離開的四年時間,已足夠讓它有一番變化,我期待著 …。


飛機進入緬甸境內,開心、期待的交措感。(攝影/徐志玲)

 

下飛機,過海關,旅行社就提前問我拿了緬幣三萬塊,塞給櫃檯,只希望他不要莫名的找我麻煩,問我出國去做什麼之類的問題…,找沒有問題的問題,想辦法跟我要錢,無言地,我明白了這是緬甸的規矩,凡事都講錢,『有錢就能辦事』,我也明白了這是一個國家的腐敗!

踏進熟悉又不可思意的國土,坑坑洞洞的馬路,讓我回想四年前的緬甸也是這樣嗎? 我記憶有點模糊,但應該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當我下車,我的新鞋,我白色的球鞋,又踩到泥坑裡了,十天過後我鞋子底部已經出現洞洞了,馬路有必要爛成這個樣子嗎?最起碼仰光也是緬甸以前的首都,政府就真的撒手不管!

看到緬甸人民的生活,我覺得我有機會在臺灣學習,好幸福,瞬時間我覺得我在臺灣忙碌的生活不算什麼,我只覺得他們好可憐,他們看不到明天,或者說他們的明 天也是今天的他們,十年前的他們也是今天的他們,生活永遠都一成不變,他們只為今天吃的而工作,他們並不覺得明天會更好,有一種消極的型態。如果我沒有離 開緬甸,我可以看見今天的我雖然不可能是像他們那樣,但我會是那個無知的在剝削他們的其中之一人。

 


緬甸路邊的檳榔小姐,她的生活算有工作,有收入就已經很不錯了。(攝影/徐志玲)

 

我這次重新回到臺灣才覺得,所有的一切對我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有幸認識這裡,我應該更加的珍惜。打工賺錢,很累,很苦,有時候老闆很機車,有時候也會碰到很疼我的同事,每到寒暑假我打工的地方,也都會隨著我住的地方而改變,大部份我都選擇在餐廳打工,因為我的三餐就在餐廳解決了,賺來的錢是為我下一學期的學費,壞老闆壞到讓我不停滯的工作,很苛刻,他什麼都不做,會一整天指指點點,叫我用壞梯子,爬高、擦牆壁等,從那份工作結束以後,我覺得之後的每一份工作,對我而言,真的都很好,或許是我學會了做事,或許是我懂得了要珍惜。體認了工作的辛苦,再來是態度,我對每一份工作都敢有一種期待和挑戰的心理。


我最親愛的爸爸,他給我最大的力量,我最愛爸爸了。(照片來源:徐志玲)

出國念書是我自己的選擇,半工半讀是我自己的堅持,爸爸媽媽雖然不捨這寶貝女兒,但也讓我自由飛翔了。臺灣給了我很好的機會,四年的時間,這個地方讓我過著獨立自主的成長,是非善惡要學會自己辨別,每一個決定都要自己來,從害怕到克服,嗯!我已經做到了,哭也很好,哭可以解決很多事情,哭完就會讓我好好睡一覺沉澱,有時候也會想,自己怎麼不能和其他同學一樣,不用工作,又可以好好玩活動,現在我很清楚的知道了,本來就不一樣呀,或許這些同學之間也都不一樣,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人各有別,人各有志。努力下去,堅持到底。謝謝這個地方給我的機會,如果我在緬甸或許與現在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或許是一直受爸媽保護的溫室小花,但這不是我要的!

現在看起過去四年的每一張照片,都讓我有感觸,原來我每一天的變化,每一刻的痛苦,都是因為我一直在蛻變,這樣長大起來的感覺,真是如此的真實,每一頁的日記,就連每一個字跡的改變和進步,我都會含著淚水再笑,真的,我就真的這樣一步步的在成長當中,就算有壓力或不悅,也已經該學會,自己去釋放了......

我現在好喜歡看我每一時期的變化,頭髮長,頭髮短,頭髮長,頭髮短,就這樣一直在改變的我,髮型使我最容易看出每一個階段性的改變......

我現在深切體會過去的每一步路,使我們成為今天的自己,今天的自己,是我們決定未來的關鍵,每一個喜怒和哀樂,都在訓練我們面對生命的韌性,現在我看到的每一個人,每一棟建築物,每一粒小石子,每一個什麼東西,都如此的珍貴,我期許自己能將所有的東西,在任何的時候,都能將之視為身邊的美好。

記者 徐志玲
          我的全名叫徐志玲,好朋友們都會叫我玲玲。           我出生在緬甸,我心裡常常會想著緬甸,我熱愛臺灣,我感謝     臺灣給予我良好的教育和環境。傳播與科技學系是我想學好的專業     能力,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為緬甸報導真實而具可看性的新聞,     讓世界認識緬甸,可愛的緬甸,因為我覺得具有豐富資源和地理優勢     的緬甸,人民的生活不應該如此痛苦,無恥貪婪的軍政府搞得讓國家     越來越窮,越來越封閉,讓無反抗能力的人民變得越無知越好,我希望     用我學到的傳播專業能力,為需要幫助以及需要改變的緬甸人民服務。   
記者 徐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