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不夜 夢想不滅
音樂不夜 夢想不滅
記者 凃易暄 文 2016/10/09
全球最大網路影音平台Youtube創立後,素人藉由上傳影片被世界看見。在這樣的環境下,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大明星。這類的網路歌手通常從翻唱歌曲起家,累積實力與人氣後再發展自己的音樂。其中,陳以桐(Jason Chen)便是個成功的例子。以標準的美國腔,唱著西洋流行樂,卻有一副華人面孔。因為將當年紅遍大街小巷的歌曲「童話」翻譯成英文版,在北美洲華人圈造成轟動,也一路紅回亞洲。
陳以桐將光良的「童話」一曲,翻譯成英文歌詞做翻唱。(影片來源/Youtube)
臺裔美籍高材生 翻唱爆紅
「I want to be, be the one, and the angel that you love.」
「我願變成 童話裡 你愛的那個天使」
熟悉的旋律,卻不是大眾熟悉的歌詞,流行情歌「童話」被改編成英文版,除了保有歌詞的原汁原味,編曲上也加入小提琴與小號(Trumpet),和原曲相比多了一點美式老派情歌的風味。
明明是標準的美國唱腔,卻能唱出流利的中文,他是Jason Chen,中文名字陳以桐,從小在加州長大的台灣人,畢業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系(UCLA, BA in Economics)。小時候不愛唱歌,直到18歲才意外發覺自己的天賦。大學時受同學鼓勵,將翻唱影片放到網路上。當時沒有高級錄音設備,只能對著電腦前的視訊鏡頭,手拿吉他自彈自唱。這時候的他,只是個「唱歌好聽的一般人」。
出社會後雖然從事會計師工作,仍放不下對音樂的熱愛,持續將翻唱影片上傳網路。漸漸地,陳以桐的好歌喉開始受到關注,不僅被邀請到美國各大學表演,後來更是踏出國土,到加拿大、中國等地演出。最後他毅然辭職,全身投入音樂事業。
歌曲中翻英 打進亞洲市場
若要專職音樂,就要維持固定的產量,才能持續得到關注。因此陳以桐在翻唱英文歌之際,也唱華語歌,王力宏、曹格、林俊傑等,他選擇翻唱的華語歌曲多是實力派創作歌手的作品,歌聲同樣低沈具有磁性,唱起中文也都帶有一點口音,曲風則以抒情民謠為主。
王力宏的「你不知道的事」,以管弦樂作伴奏,樂器聲豐富,唱歌時每個音都拉得比較長,情緒高昂處會以弦樂聲作加強,情感豐富。陳以桐的版本,相對只有鋼琴跟爵士鼓,編曲簡單,歌聲俐落。特別是在合音部分,陳以桐重複錄製並合成,在副歌以自己的高音域假音襯托原音,更凸顯情緒的激動。如果說王力宏的歌如同大海裡遨遊的鯨魚,宏偉而衝擊;陳以桐的歌就是水族箱裡的金魚,小而美卻又不失精緻。
不僅單純翻唱,陳以桐還將中文歌詞翻譯成英文。有鑒於中文歌曲大多在華人世界流通,比較難打進國外市場,將歌詞翻譯過後,可以讓更多人聆聽,藉此知道中文歌的存在。而一首曲子兩種語言,唱出來的情感也不盡相同。
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主題曲「小幸運」,網路上翻唱版本眾多。以女主視角作的歌詞,原唱田馥甄以迷幻的嗓音,溫柔呢喃出初戀的純純情感與心痛;台灣網路紅人馬叔叔的翻唱版本,嗓音低沈,編曲較輕柔,以吉他配上些微爵士鼓作伴奏。陳以桐的翻唱版本,單純只有吉他和弦,在唱法上沒有太複雜的高底轉音。因為本身不懂中文所以少了點感情,但翻成英文歌詞後,他的美式唱腔重新賦予歌詞生命,讓歌曲變得厚實溫暖,傳遞出的情感不是原本錯過的心痛,而是對對方表達真摯的感謝。
「小幸運」,將原唱與翻唱同時播放做比較,能聽出情感與唱法的差異。(影片來源/Youtube)
小提琴取代歌聲 耳目一新
在網路歌手林立的現在,想走紅除了單靠悅耳的歌聲,個人才藝也很重要。同樣是網路知名音樂人的庫爾特.雨果.施耐特(Kurt Hugo Schneider),在Youtube頻道上擁有超過700萬訂閱人次,與多位素人合作,編曲混音、樂器演奏、到後製剪輯全部一手包辦。
相比之下,陳以桐的翻唱音樂並非全部自己重新編曲、影片後製也較少劇情MV的拍攝,但在許多翻唱與原創影片中,都可看見一項特別的元素—小提琴。小提琴的存在,除了伴奏,有時也會取代演唱,中音域的琴聲低迴共鳴,能與吉他融合,高音域的部分又能跳脫伴奏,讓歌曲有重點而且風格強烈。
韓國團體BLACKPINK的歌曲「붐바야'(BOOMBAYAH)」,屬於熱鬧具有明顯節奏感的電音舞曲,而陳以桐的翻唱版本中,拿掉重低音(bass),改以小提琴聲取代歌詞,在編排上先以饒舌(Rap)開場,接者兩支小提琴互相交錯,呈現高中音的差別,高音的琴聲比較尖銳,中音較厚實,能襯托出高音的重點,讓曲子更豐富、更有立體感,清脆的小鼓聲則保留了節奏感,跟原曲相比,整體聽來較輕鬆,不會給人耳太大的聽覺負擔,是一首慵懶的爵士舞曲。
以小提琴取代韓國歌詞,並請來專業舞者跳舞,為曲風增加多元性。(影片來源/Youtube)
編曲簡單 歌聲純粹
單純翻唱並不能滿足陳以桐喜愛音樂的心,在Youtube頻道上獲得一定數目的追蹤者(follower)之後,他開始創作自己的歌曲。曲風偏向搖滾抒情,主要以鋼琴、吉他與爵士鼓作編曲,少有電子合成樂器的動感節奏,歌詞淺顯理解,屬於琅琅上口的大眾流行樂。MV也以簡單拍攝為主,在工作室架攝影機,錄下唱歌的畫面。減少視覺負擔、強調聽覺享受。
陳以桐的Youtube影片以簡潔有力的風格為主。(圖片來源/Youtube翻攝)
現階段的陳以桐還不太能作出完整的中文歌曲,但他沒有放棄,始終堅持在創作上也開了新的Youtube頻道「JasonChenAsia」,收錄所有曾翻唱的中文歌曲,並持續在中英文歌詞翻譯上琢磨,秉持祖根在台灣的精神,也回應喜愛他的華人粉絲。
「You make me better Yes you do. You make me better Yes you do」
對於自己成為網路紅人這件事,陳以桐天天都抱持著感激的態度,特地創作這首歌「Better」,獻給所有一路陪伴的人們,除了歌詞裡寫到因為歌迷的支持,讓曾經覺得無助的他有動力繼續向前;MV的製作也以回憶錄的方式,放上巡迴演唱會的照片、與歌迷的合照,顯現自己對這一切的感激與繼續創作的決心。
「Better」,獻給所有一路走來一同打拚的夥伴與歌迷。(影片來源/Youtube)
堅持夢想 音樂不夜
與其他訂閱數同樣突破一百萬的網路歌手相比,陳以桐的音樂風格比較單純,常常只是幾個簡單的吉他和弦就成曲。沒有特別突出的聲線或迷幻嗓音,但歌聲卻能讓人覺得非常舒服。回歸存粹本質做音樂,在聽歌時更能細細品嚐歌詞所寫的感受。
現在的他,不僅是「唱歌好聽的一般人」,更是「堅持夢想、認真唱歌的音樂人」。音樂這條路沒有可預知的未來,只能憑藉自己對音樂的熱愛,持續創作下去,就像他的Youtube頻道名稱:「音樂不夜,Music Never Sleeps」
![]() |
記者 凃易暄
想回芬蘭的雪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