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期

原住民歌手湧現 傳統音樂沒落

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多歌手打著原住民血統出道,但是卻不見他們發揚原住民傳統歌曲,是為一直得討論的少會現象。

原住民歌手湧現 傳統音樂沒落

趙祿平  2008/09/28

 

【依拜維吉同名專輯獲得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與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 】

近年來,許多原住民歌手在台灣演藝圈內紛紛嶄露頭角、發光發熱,像是今年金曲獎將佳原住民語專輯獎以及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頒給了從事多年音樂演出及創作的泰雅族原住民依拜維吉,而乘著海角七號熱潮而大紅大紫的范逸臣則擁有阿美族血統。但是,在這麼多的原住民歌手紛紛在台灣發行唱片的同時,卻不見傳統原住民音樂的傳承在持續。這許多打著原住民包裝光環的歌手當中,只有少數人改編或唱過傳統原住民歌謠,曾發行過母語專輯或推廣原住民傳統樂曲的歌手更在少數。由此可見,現在的原住民歌手,大部分已經向主流音樂靠攏。

原住民音樂靠誰延續

 

說起台灣演藝圈內有名的原住民歌手,早在民歌時期就有胡德夫、李泰祥、施孝榮等人,其中李泰祥更是為齊豫、施孝榮等知名歌手創作出極受好評的樂曲,與80年代被譽為“台灣情歌皇后”的高勝美均可稱為歌壇瑰寶,90年代後以紅遍半邊天的張惠妹所唱的歌曲最膾炙人口,然而只要仔細尋找,就不難發現紅到對岸去的天后張惠妹除了帶起其他原住民歌手加入樂壇外,並未讓阿美族原住民歌曲與她一起晉級世界舞台,甚至連台灣的市場上都很難發現阿妹唱過的原住民歌謠。除了紅透遍半邊天的張惠妹、TANK、王宏恩等人,近年還陸續出現蕭敬騰、梁文音等新起之秀。然而,隨著原住民歌手不斷的出道,現在的台灣歌壇裡,卻沒有跟著等比例上升的原住民母語歌曲出現或走紅。

目前在台灣出過純母語專輯的歌手或團體並不多,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原住民傳統母語音樂在市場上的流行度與發行量不如流行音樂來的廣大,相對市場量就較少,除了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流行歌手有能力說服唱片公司在專輯裡放上一兩首母語歌曲外,許多原住民歌手雖然有在專輯當中加入母語元素的意願,卻只能在唱片公司以營利目的與唱片銷售量的考量下低頭。就連知名歌手王宏恩當年想發行《走風的人》,也差點找不到發行公司,更遑論沒有名氣的原住民歌手。

 

國外受到的重視 何時才能影響台灣

雖然市面上原住民歌手大部分以流行音樂為主,但是仍有少部份原住民歌手以及團體致力於推廣原住民傳統音樂。其中比較大量且有系統的創作並傳播原住民歌謠的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這個時期的原住民歌手,接受到當時民歌「唱自己的歌」及校園創作歌曲的影響,出現了像是胡德夫、紀曉君等人合辦的野火樂集,以廣泛傳播台灣原住民音樂為宗旨。其中野火樂集的簡介上有著這麼一段話:

台灣原住民音樂,是「世界音樂」的一個重要起始點,在世界音樂的舞台,許多國際上的注目焦點,已不斷在瘋狂與珍視台灣的原住民音樂的同時,台灣的原住民音樂人,卻鮮少有機會在自己的土地上計劃性的展現自己的音樂,如同在成長的種子也需要太陽、雨水的滋養,才能在廣大的土地上向下紮根,向天伸展,所以他們仍在 為音樂的堅持,向生活與生存繼續做更多的爭取,與奮鬥。

然而,雖然有著野火樂集這樣的努力,台灣的原住民音樂卻仍然無法被主流商業歌壇重視。對於唱片公司,相較於原住民母語歌曲,似乎擁有原住民血統的包裝更為吸引。

盡管許多台灣原住民到國外演出均獲得極高的評價,在台灣卻不見得受到重視。對於原住民傳統音樂沒落,筆者認為台灣政府也難咎其職。好比行政院新聞局所主辦的金曲獎,多年來原住民音樂只籠統的分兩三個大類,反觀流行音樂,則細分到令人眼花撩亂的地步。雖然近年有成立原住民電視台,但是對於原住民傳統音樂的維護與補助上,政府仍是處於袖手旁觀的立場。像是郭英男夫妻和馬蘭阿美族歌唱團,於1988年隨「台灣山地傳統音樂舞蹈訪歐團」到各國演出,被德國Enigma樂團收入專輯「返璞歸真」,在全球銷售數百萬張,並被奧運主辦當局看中,成為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開幕主題曲《回歸純真》。然而,雖然有著能被奧運開幕會選中的無上光榮,但是在台灣卻無法引起劇烈迴響。更諷刺的是,就算得到金曲獎這個象徵得到全台灣關注的頭銜,許多歌手也無法靠著這個助力繼續創作或演出;陳建年還是回去當警察,紀曉君則一度回原住民餐廳「漂流木」當服務生。更別說那些無緣得到獎項的團體或歌手,知名度不高又缺乏演出的機會,要如何在創作與糊口之間掙扎求生?

 

藉由演出延續部落精神

 

然而,撇開傳統與現實的掙扎,仍然有人能在不擔心生活的情況下進行創作並演出。位於清泉部落的桃山國小合唱團就是最好的例子。桃山國小合唱團除了參加企業的合作案,兩次受邀代表新竹縣五峰鄉到美國、加拿大等國外參與演出,近年更是以首張專輯「桃山小學的夏天音樂課」一舉奪下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並且定期接受各地政府單位的邀約演唱。桃山國小合唱團的推動人錢玉章主任表示,桃山國小合唱團已經行之有二十餘年,除了唱國語歌曲,學校的老師還會創作不同的泰雅歌謠。錢主任希望藉由桃山國小合唱團來發揚泰雅精神,也希望這一股年輕的動力能讓泰雅部落重新振作;他們不只要讓桃山國小唱出一片天,還要讓泰雅族的文化能夠繼續在泰雅血統中流傳。

 

隨著星光大道等拉拔新人的節目日漸受寵,許多原住民藝人也越來越有知名度,然而,現在的台灣原住民藝人,大多已經趨向主流音樂,所唱的歌也都以國語或西洋流行音樂居多,而缺乏母語或傳統音樂。向主流文化靠攏的下場,是無法抑制傳統原住民音樂快速地流失。相較之下,努力維持原住民傳統音樂的人所做出的努力,縱使成就斐然,卻因為知名度與市場度小,而有逐漸沒落的跡象。目前台灣原住民藝人的主流意識,還需要經過一番改革,台灣政府對於傳統原住民音樂的重視度,也需要再度被審視。

 

記者 趙祿平
很多時候我們的定位都在隨著環境而改變 在家中我們定位是好孩子 在學校我們定位是好學生 在團體我們也各自有各自的定位 不同的時空 不同的人物 不同的氣氛 不同的環境 我們對於我們自己有著不同的定位 今天在這裡我可以是很開朗的開心果 下一個場合我或許就必須版著臉孔見人 這個團體裡我可以是領頭者 下一個團體我可以只是默默的執行者 沒有人可以永遠擔任同一種腳色 也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 大學 一個自由的聖地 一個過於尊重妳個人意志的地方 有時候反而使許多人困住了 在這個校園的象牙塔內 今天在這裡寫下的報導 不一定能完全表達出的我想法 也不一定能得到完全的認同 而眼神交會就能懂的形容  是只存在於小說的理想交流 不過 人都是這樣不是嗎  自以為是的評論著對方 用自己認為的方式喘測對方的心理 不管對與錯 我們自己幫對方作了一套屬於我們自己的分析 然後盡情的延用這個公式 不管錯誤有多嚴重 不管有多可笑 這就是悲哀  但這也是文字的動力 我要表達出我想表達的 盡我的可能 讓你懂。      
記者 趙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