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傷手冊 陳雪的戀愛哲學
療傷手冊 陳雪的戀愛哲學
記者 洪于婷 文 2016/10/23
「如此多名之為愛的事物為何大多數時候都令人困惑,又充滿懊悔?如此多帶著愛情外裝的東西,為什麼無法使人快樂?」
翻開「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的序章,第一眼就能被這些語句抓住視線。一連串的問句,照映著人們千百年來總是為情所苦、為愛所傷的煩惱。「失去」、「傷害」、「前女友」、「不安全感」紛紛闖入眼簾,察覺到久未觸碰的記憶在胸口騷動著。這是本什麼樣的書?為何在還未開始閱讀之前,就能感受到來自靈魂的共鳴?
惡女陳雪 特殊境遇磨礪出文采
書寫同志題材著稱的作家陳雪,用直白溫暖的筆觸,寫盡人們會在愛情裡遭遇到的各種狀況、在感情裡曾經受過的傷,語句穿透力極強,溫柔但直接的揭開人因愛情而留下的瘡疤。從199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惡女書」,大膽描述女同志在傳統社會中的情慾和掙扎,立即撼動華人文壇,被視為女同志文學的經典。
25歲時就以「惡女書」揚名文壇的陳雪。(圖片來源/中華網文頻道)
陳雪十歲父母離異,家中負債,母親離家從娼;高中時即離家到外地讀書,多次嘗試自殺。從陳雪早期的文字中,能讀到她對人生中不公平際遇的控訴、怨懟和不理解。過去的經歷使她下意識封閉記憶,因此她藉由虛構的角色,梳理自己記憶中的混亂。陳雪在一次專訪中提到:「寫作它讓我更不確定真實跟虛構的界線。你也可以說那是一種瞭解,我覺得那比較像一塊一塊的拼湊,一些神秘的拼圖,但是你不確定拼出來的是什麼圖案。」而她往後的著作「蝴蝶」、「陳春天」、「附魔者」等,以及陳雪本人,也被當作同志文學研究的重要文本。
對談愛情 書信集結成冊
社群媒體的發達,令本來閉門造車的陳雪透過臉書與讀者互動,慢慢走出自己的書房。經過書寫,她重新整理自己生命中的黑暗;藉由越來越多與讀者的對話,讓她看到更多不同的故事,寫作題材也不再侷限於自傳性小說或女同志情慾等,文字風格從「惡女書」的痛苦憂鬱,漸趨療癒溫暖。2015年出版的「摩天大樓」一書即描寫大樓裡的城市居民群像,嘗試將整個台北的縮影投射在一棟摩天大樓中。
除了寫作,陳雪也常在臉書上分享她與同性伴侶「早餐人」的日常生活。之後意外收到許多讀者正面迴響,開始有許多女同志私訊詢問她感情問題。面對這些問題,雖然感到些許措手不及,但陳雪也開始藉著這些來信,檢視自己與早餐人的感情中曾遇到的問題,諸如爭吵、抱怨、將伴侶當作情緒垃圾桶等,嘗試與擁有相同經驗的網友「談論」愛情。這些來往的書信也集結成冊,在2014年出版「戀愛課:戀人的五十道習題」。
「戀愛課」中,陳雪提出許多對於「愛情」的疑問,並且試著解答:「我的人生經驗比一般人豐富,像我這樣經歷很複雜的人,可以提煉出怎麼樣的關於愛的思考?......因為我自己的困惑不會比他們少。」以從未嘗試過的文體,書寫自己對愛情的觀點,期許讀者閱讀之後能在感情路上少一點坷絆。「戀」一書因此被譽為治療感情難題的神奇藥方,陪伴許多讀者度過情傷。
「戀愛課」集結陳雪與網友的對話,期望能給為情所苦的讀者一些指引。(圖片來源/博客來)
千瘡百孔後 在愛情中修補自己
2016年「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出版,陳雪與早餐人的關係趨於穩定,書中同樣討論感情關係中的複雜多變,但字裡行間少了些許不確定感,多了幾分沈穩。「你終於梳開那些密密麻麻雜亂不清的記憶,你能看見那些被穿鑿而出破損的傷口,那使你變得千瘡百孔的事物,都不再只是黑暗與痛苦,......這些瘡孔透進光線,使你的生命燦亮。」
「我」書的封面以灰和白兩色主導視覺,將陳雪文字中的溫柔平緩體現在色調上,更將書本包裝成「戀人解憂袋」,明示本書的特性。在章節的編排上,以人們常在感情上遭遇到的難題當做章節主題,例如「同病相憐」、「內心戲」、「前女友」等。一連串的字詞排列成一段段感情關係,從「一見鍾情」到「分離」、從「傷害」到「釋懷」,仔細地將關係拆解,分析感情問題中的情緒。每段看似獨立,卻又彼此相連。
書籍封面設計緊扣文字療癒風格。(圖片來源/陳雪臉書)
書籍的前半部,陳雪藉著描寫過去感情的片段,深刻的刻劃出人們在愛情裡的不安全感、內心戲等負面情緒。這些文字如細線般深入讀者的靈魂,喚醒記憶中的傷口,曾經的痛苦與書中的字句共鳴,囂張地宣示他們的存在。話鋒一轉,陳雪又以舒緩的筆調輕撫,溫和修補讀者受傷的源頭,堅定地告訴讀者:「生活是你的,你總是可以重新來過。」總有一天,傷疤一定會消失,「從而確認自己是否有能力撫摸、聆聽、理解、梳理你所愛的人,那顆真正渴望觸碰的心。」
走入關係之後,陳雪在後半部也不斷強調自己對愛情的見解。「愛的本質是使彼此都自由,如果這個自由的結果會導致彼此走向不同的方向,這也是自然的發展。」在關係裡有太多因素會使愛情磨損,作者與伴侶間的相處模式,便是秉持著讓對方自由的原則,在彼此的陪伴下使自己更趨完整、美好。
療癒系文風 給予讀者力量
陳雪從她獨特的人生經驗中,撿選出那些她曾經歷過的爭執、傷害、失去;藉她與早餐人的日常,聊伴侶間如何對話、互動和相處。她舒緩的語句,彷彿跳脫世俗紅塵,看盡人生百態的僧侶,在夜晚溫暖明亮的月光下,為讀者指出一條安全的感情路,並殷切叮嚀:「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無論擁有怎樣的過往,都有資格去愛人。不要再傷害自己了。」
陳雪近期的文字,讓許多讀者用「療癒」來形容。雖然文字淺顯,語句口語化,但在字裡行間總能讀到她經歷過的風霜、還有她想帶給讀者的溫柔。像在岩縫中,倚靠流光成長的樹苗,不起眼卻蘊含堅定的力量,最終長成予人庇蔭和依靠的參天大樹。「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書名中的「我們」,將讀者與作者的距離消弭於無形;文字中的溫度則將讀者記憶中的皺褶一一燙平、重整。即使曾因愛情千瘡百孔,終將在陳雪的文字裡獲得重新開始的勇氣。
![]() |
記者 洪于婷
一個文字寫作無能的寫手。ㄎ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