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蘭 「管」出精采人生
陳清蘭 「管」出精采人生
記者 尹亭雅 報導 2010/10/10
在南京東路上,一棟繁忙的商業大樓中,身為鉅工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陳清蘭,正開始他一天繁忙的工作。不同於一般人對大公司高階員工的刻板印象-高高在上又難以親近,陳清蘭的臉上總是掛著親切的笑容,而他那炯炯有神、不帶一絲疲憊的眼睛,彷彿訴說了他豐富精彩的人生。
讀書不為利益 只為挑戰自己
![]() |
身為大公司高階主管的陳清蘭,進修是為了挑戰自我(攝影/尹亭雅) |
民國77年,從大學畢業、剛當完兵的陳清蘭,因為不想再繼續念書的關係,透過朋友的介紹,進入鉅工實業有限公司,一做就是二十二個年頭。現在的他,每天除了管理公司的進出口業務,以及機械維修之外,還必須常常出差,帶客戶到日本看推進工程的機械。在別人眼中,陳清蘭的工作已經相當繁忙,但他在工作之餘,仍然將時間規劃好分配給其他活動,來充實自己的人生。其中一項,就是完成當初沒有讀研究所的遺憾。
七年前,陳清蘭剛好有朋友要去台科大讀博士班,這讓陳清蘭忍不住好奇地想:如果自己回學校讀書會怎麼樣?於是,陳清蘭申請了台科大營建系的碩士班,並順利完成學業。在讀完碩士班後,由於陳清蘭認為營建系並非自己的本科,便將目標轉向台大機械系博士班,結果他不僅不負眾望地申請上,也將在明年(2011年)從博士班畢業。很多人無法理解已經身為大公司裡高階主管的陳清蘭,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讀博士班,對於這樣的疑問,陳清蘭笑著說:「讀博士班並沒有實質的目的,我不會因為去讀了博士班薪水就變高了,也不會因為讀了博士班職位就升了,其實讀博士只是給自己的一個挑戰。」
服務社會 完成夢想
如果說讀研究所是陳清蘭給自己人生的一個挑戰,成為中華光鹽志工協會,以及北極星童軍團的一員,則是陳清蘭完成夢想的方式。
![]() |
身為中華光鹽志工協會理事長的陳清蘭,時常帶領盲友們出遊(照片來源/陳清蘭) |
民國88年,陳清蘭加入了中華光鹽志工協會,這一加入,就是十一年。陳清蘭說其實自己一開始加入中華光鹽志工協會的想法很單純,只是想做些對社會有益、又不會太花時間的事情,剛好協會有一項錄製有聲書的工作,非常符合他的想法,這項工作除了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外,還恰巧可以讓陳清蘭完成高中時候的夢想。陳清蘭微笑著說:「高中時很想做聲音的工作,因為那時候很流行廣播,有一個很有名的廣播主持人叫李季準,自己從那時候開始就很嚮往可以跟李季準一樣。」因此,每個禮拜陳清蘭都會到協會錄兩個小時的有聲書,雖然後來因為要準備博士班的關係,沒有辦法繼續錄音,但他錄製的有聲書已經累積了約十本的量。對陳清蘭而言,中華光鹽志工協會不只讓他發揮自己樂於助人的心,也實現了他高中以來的夢想,更因為他的熱心,陳清蘭在協會會員的大力推舉下,成為了中華光鹽志工協會的理事長,為他豐富的人生多添了一筆色彩。
除了是中華光鹽志工協會的一員外,陳清蘭同時也是北極星童軍團的重要角色之一。陳清蘭加入北極星童軍團的原因,除了想陪伴自己的孩子外,也是為了實現兒時夢想。陳清蘭表示自己小時候非常羨慕穿著童軍服的人,因為在當時,只有家境優渥且成績優秀的學生才能加入童軍。陳清蘭笑著說:「其實一開始的想法就是想讓小孩去童軍裡面體驗,那自己小時候想玩沒得玩,就跟他們一起玩,那去玩的時候就覺得這群真的很不錯,辦得活動幾乎都是朝正面、對社會有貢獻的方面來做,所以在裡面玩就會覺得蠻有趣的。」從陳清蘭的言談中,可以發現他很注重自己所做的事情,對社會是否有助益。
身兼多職 做好時間管理
|
|
陳清蘭相當重視對休閒時間的安排(照片來源/陳清蘭) |
現在的陳清蘭,不僅是鉅工實業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中華光鹽志工協會的理事長、北極星童軍團的一員、台大博士班的學生,同時還是螢橋國小的導護家長以及三個孩子的爸爸。此外,他還曾在七天內騎腳踏車環島一周,且每逢假日就帶家人到戶外遊玩或者是露營,到底陳清蘭是如何管理時間,才能在事業繁忙之餘做這麼多的事情?
陳清蘭認為,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可能會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思考要怎麼樣去創造更大的利潤,因此犧牲掉了與家人、朋友的生活及跟鄰居的相處,沒辦法將其他的面向照顧得很完整。或許在別人眼中這樣的人會是個很傑出的企業家,也就是所謂的A級人生,但陳清蘭選擇活出自己的「B級人生」。陳清蘭說:「你可能花了100%的時間在事業上,但你得到的收穫可能只比花50%時間的人的收穫多10%,可是你卻失去其他所有的東西,那比如我只花了50%在工作上,但我另外的50%做了很多別的事情,我可以發展我其它的地方,讓我自己過得很快樂、很充實。」此外,陳清蘭也認為懂得辨別事物的優先順序,對妥善安排時間而言是很重要的,「在要做的事情中,你必須選擇哪一件事情的優先性在前面。可是你還是可以花很多時間在次優先的事情上面,讓生活過得很豐富,我覺得這樣子就能活得很愉快。」陳清蘭這樣說著。
同時扮演著許多角色的陳清蘭,對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很堅持且投入地在做。陳清蘭認為人常常都會思考某件事情能不能去做、自己想不想做,但當他開始決定要去做的時候,就會一直做下去,就連做導護爸爸,陳清蘭一做就是八年的時間,他笑說:「我覺得完全是個性,我很多事情一做了就會很投入。」陳清蘭這樣的個性,也反映在導護工作上,身為導護爸爸的他,總是在思考該怎麼做,才能將疏導車輛及讓小朋友安全進學校做到最好,陳清蘭直言:「當你一直去思考這些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些事情不容易,不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好像在經營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樣。別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常有人問我『有必要這樣做嗎?』但既然我們要把這事情做了,我們就盡可能做到最好。」或許就是這種盡力做到最好的態度,讓陳清蘭在團體中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員們也都相當尊敬他。
陳清蘭對時間的妥善規畫,及對事情的認真付出,讓他的人生活得比一般上班族更加精采。抱著「很多事情,如果現在不去做的話,以後可能都不會再做了」的心態,陳清蘭笑著說:「下一個目標,要跑完全碼(42公里)的馬拉松!」
![]() |
記者 尹亭雅
我是尹亭雅 最愛星星 海浪 跟沙灘 喀報這條傳科天堂路 或許 沒有閃爍的星星 沒有迷人的浪花 但願我能盡力做到最好 像走在沙灘上般 留下美好的足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