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文化?」一場重新認識自己的抗爭—台灣歷史博物館運動
「沒有文化?」一場重新認識自己的抗爭—台灣歷史博物館運動
黃皓筠 2020/01/15
台江曾經被笑稱「沒有文化」的草地所在,當時的台南市政府不但不以此為戒,還更進一步定義台江為化外之地。認為台灣歷史博物館不能蓋在「沒有文化」的地方,而要將垃圾掩埋場蓋在此地。面對壓迫,台江子弟們奮起反抗,揭開了台江地區重生的序幕。
剛剛回鄉的吳茂成反問自己:「我們真的沒有文化嗎?」那一刻,他深深意識到社會的壓迫往往源於大眾的無知,這當中也包括了看不清自己是誰的台江子弟,才輕而一舉的就被現實的挑戰擊倒。
「13年前那個甄老里長,我真的很感謝他,當時的他,一定也在思考為什麼我的故鄉要變成垃圾掩埋場?」因為老里長在台南市都市計畫案裡建設台灣歷史博物館的計畫中努力遊說,並帶領著義憤填膺的台江居民利用連署、媒體發聲等行動反抗,台江人因此開始重新認識家鄉的歷史文化,最後也成功留下台灣歷史博物館。
回首往事,吳茂其實很感謝當初那些說台江沒文化的人。他說:「雖然當下真的很生氣,但沒有那句話,我們不會反省自己,更不會把大家凝聚再一起共同尋回屬於自己的一切,將台江地區從被污名的文化困境救出重生。」
▶ 相關文章【落葉歸根 專訪吳茂成 : 一場十 年的台江補課旅程】
![]() |
記者 黃皓筠
懶散的台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