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本土語?傻傻分不清楚
母語?本土語?傻傻分不清楚
翁健棋 2020/01/15
在學習歷程中,「母語」一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其中真正的含義為何?時常出現在政策規範中的「本土語言」又是什麼?兩者又存在著什麼樣的差異?以下為各位進行說明:
母語
母語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說,便是母親傳遞給子女的語言,當然這裡的「母親」是一個照顧者的代稱,不單指「母親」這個角色,所以母語可說是孩童接觸的初始語言。然而母語的概念是建立於本身對於族群的認同,以及相對於某一強勢語言所產生的概念。舉例來說,日本人在日本境內不會說「我的母語是日文」但當日本人到了美國長期生活這句話便產生了意義(因台灣地區族群認同相對複雜,故不以此作為舉例)。
本土語言
本土語言是指個體居住地所使用的語言,可能為一種或多種,而母語可能是本土語言也可能不是(上文提及的居住境外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何教育部選用「本土語言教育」取代「母語教育」一詞作為政策推廣的名詞,乃是因為人不一定要認同自己為任何一個族群,同時也就代表著並不需要認同任何一個本土語言為自己的母語。
本文所提到的「島語」概念,王如璇對其定義是:「於台灣這座島上會使用的語言。」這個概念與「本土語言」較為相似,但涵蓋的範圍又更廣。有別於需要有族群認同的「母語」和受限於個體居住地的「本土語言」,島語能更全面地將各個具有不同特色的語言和文化囊括其中。
![]() |
記者 翁健棋
我也想要成為明星,但我不想墨守成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