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傳播寫作)

微笑面對來台留學的困難——韋將

出國留學能擴展視野,也能了解新文化,並發展跨文化意識;但是當國際學生來台灣唸書時, 他們便成為台灣社會中與眾不同的少數人,這意味著他們在台灣生活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 一位來自海地的外籍生,韋將(Victor Jean Viaunel),目前在台灣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韋將一開始到台灣時,遇到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難,但並沒有阻止他在台求學的心。

微笑面對來台留學的困難——韋將

高怡蓉  2020/01/15

出國留學能擴展視野,也能了解新文化,並發展跨文化意識;但是當國際學生來台灣唸書時, 他們便成為台灣社會中與眾不同的少數人,這意味著他們在台灣生活時,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 一位來自海地的外籍生,韋將(Victor Jean Viaunel),目前在台灣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韋將一開始到台灣時,遇到了一些生活上的困難,但並沒有阻止他在台求學的心。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的海地學生——韋將 (圖片來源/高怡蓉攝)

在國外當大學生意味著成為當地社會的少數族群, 但這對韋將來說不是一個問題,他將社會問題定義為每個人都必須應對的問題,這包括對自己的看法。韋將的朋友得知他要出國唸書時,都很替他擔心,但這些對韋將來說都不算是會阻擾他前進的問題,韋將說:「我的朋友們會擔心我,因為我的膚色,外地的人們可能會看不起我。但說實話,我確實很常遇到類似的事情,但我無法改變人們對我的看法, 我只能相信我自己。」

韋將說,在國外當學生難免面臨文化不適應或是無法融入當地的情況。以語言來說, 聽不懂或誤會別人所說的話,是很常發生的事情,例如,去商店買東西時,店員無法理解自己說的話。 不熟悉當地語言時,就連打電話也變成一個挑戰,因為永遠不會知道交談對象的口音,每個外國學生都盡力避免在國外打電話。 在不同的教育體系學習,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低於過去的水平。雖然對於國際學生來說,積極參與課堂,與當地學生互動,是學習新語言的最快的方法之一, 但由於語言能力有限,大多數國際學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在課堂上發言,難以參加課堂活動。

海地的光觀景點:小漁村 (圖片來源/flickr

 

此外,為了理解課堂所教授的內容,國際學生在寫作和閱讀作業中遇到問題時,往往要靠Google翻譯,將課堂作業翻譯成自己的母語,以完成各種任務。因此,國際學生必須加倍學習時間,才能趕上正在進行的課程,這可能國際學生對課業產生更多焦慮。

雖然已在台灣留學一年,但有些事情韋將還是不太習慣,例如一些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差異,韋將說:「在海地,只要遇到認識的人,我們就一定會打招呼,但是來到台灣後,感覺台灣人之間沒有這麼親近,我想跟他們打招呼但是又很怕別人覺得我很煩。」

韋將也有遇到語言障礙而無法跟台灣人交流的情況,不僅生活會遇到很多不便,還很難結交到朋友,要建立一個新的社交網絡並不容易,對於國際學生來說, 在尚未完全了解的社會建立新的社交網絡更困難。 一些國際學生認為,缺乏朋友對他們來說像是被社會拒絕,這種感覺導致自卑。

此外,還有飲食文化的差異,韋將說:「我在台灣吃的第一碗飯真的沒什麼味道,一點鹹味都沒有。真的很不像海地的食物。」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越來越習慣台灣的食物。

「那時候,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狂喜。在寫的時候呢,我完全忘記了時間,連自己的意識都沒有了。就是你回神過來的時候才發現說,啊!我剛才已經完成了一些戲。反正那感覺很奇妙啦! 」,李懿芳興奮地回憶。因為喜歡這種感覺,快30歲的她,第一次決定自己要做什麼 。

 

相關文章【海地兒童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呢?】

 

 

記者 高怡蓉
"But little things aren't exactly bad, right? Until the day little things aren't little anymore."
記者 高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