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

法界流氓 定義新「正義」

正義是什麼?真相又何在?人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都由法律來控制行為,《王牌大律師》以詼諧的法庭攻防戰帶觀眾一步步逼近問題核心,重新定義心中的「正義」。

法界流氓 定義新「正義」

記者 李盈如 文  2014/01/14

正義是什麼?真相又何在?人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都由法律來控制行為,然而,為何會有人說法律是為懂法律的人存在?究竟什麼事可以相信?什麼事又應該了解?《王牌大律師》以詼諧的法庭攻防戰帶觀眾一步步逼近問題核心,重新定義心中的「正義」。
 

沉悶題材 嶄新呈現

二○一二年播出的日劇《王牌大律師》(原名Legal High)以法律作為題材,探討所謂的「法律正義」究竟該如何判定與看待。面對一般人不常接觸又無法輕易理解的法律議題,編劇吉澤良太以幽默風趣的對白、清楚又設計細緻的法律案件以及個性鮮明的人物來詮釋。

綜觀目前台灣市場上較受歡迎的戲劇,除了近幾年崛起的中國宮廷劇,不外乎日劇、韓劇、美劇、台灣本土劇以及台灣偶像劇。而以法律作為題材的戲劇更是寥寥可數,僅有少數美劇處理這些較為嚴肅的議題,且都會加入類似警匪片的情節,讓整齣戲能有較多的發展空間及刺激的場面,例如美劇《法律與秩序》。

在手法方面上,美劇雖然有較多特別且新穎的題材,但如果收視率高,通常接下來就會不斷地製作下一季的節目,導致最後落入俗套,探討的議題也走向同一個面向。反觀日劇雖然因為集數少,製作成本較低廉,無法拍出較多大場面的戲劇,但大多都能明確的表達出核心議題,並在最後收尾時讓觀眾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王牌大律師》精準地掌握日劇的原則,至始至終貫徹主題,其核心主旨如同劇名,法律至高無上,正義並不是由律師或法官所判定。因為劇中沒有結合警匪追逐等場面,為避免觀眾感到沉悶,編劇在劇情編排下了很多苦心,讓人總是在結尾才赫然發現自己被反將一軍。而角色之間種種神秘的恩怨情仇和精彩又機智風趣的辯論,也往往令人不禁被吸引,想要一集接一集看下去。
 

精湛演出 加倍精彩

劇情一開始,充滿正義感的菜鳥律師黛真知子,在第一次訴訟中,因為沒有充分的證據,無法為自己深信是清白的被告洗清嫌疑,被迫離開事務所,尋找傳說中戰無不勝的律師古美門研介的幫助。殊不知古美門研介自大、傲慢又毒舌,為了打贏官司,不惜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不擇手段。迫於已別無他法,真知子只好與想法天差地遠的古美門律師一起合作,並漸漸從中發現現實的殘酷與法律正義的真相。

劇中有「法界流氓」稱號,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勝訴的古美門律師是由堺雅人所飾演,他同時也在近期相當熱門的日劇《半澤直樹》中出演男主角。舞台劇出身的堺雅人有豐富的演戲經驗,堪稱為實力派演員,過去曾因在舞台劇《噂之男》中的演出被外界評為「喜怒哀樂全用笑容來表現」。

相較於以往較為沉穩內斂的角色,《王牌大律師》中,堺雅人將古美門奸詐且狡猾的個性詮釋得淋漓盡致,不論是誇張的表情或動作,還是形同連珠炮一般又長又難念的台詞,堺雅人都能運用臉部細微的變化,如挑眉、眨眼、抿嘴等,完美表現出角色的神韻,令人感受到古美門彷彿「活」在自己的眼前。


誇張生動的表情精準地呈現古美門無賴的性格。(圖片來源/Timly TV

而飾演黛真知子的新垣結衣,則恰到好處地表現出這位角色的天真率直,雖然滿懷看似愚蠢、無法實現的理想,但其努力的模樣打動人心。兩位個性迴然迥異的主角經過演員精湛演出後,帶給觀眾強烈衝擊,究竟誰對誰錯?真相與正義應該是站在哪一邊?透過角色之間的爭執與互動,劇情也一步一步帶觀眾深思這些一直以來難以解答且不願面對的問題。

 

正義與否 無解

「別太自以為是,我們不是神,只是區區的律師,不可能會知道真相的。」摘自《王牌大律師》第一集片尾古美門研介台詞。

獨到的見解及重新定義的「正義」,都讓此劇有更高的可看性。古美門律師認為「勝者即是正義」,看似荒誕無稽,但反觀現實社會,這不正是至今為止人們一直遵從的規則嗎?在法庭中,沒有所謂「真正的正義」,只能憑藉現有的條件來評定勝負,證據不充分、條件不有利的那一方,就會成為輸家,並遭受世人投以異樣的眼光與責備的言語。然而事實上,他們也極有可能才是真正受欺壓、被冤枉的一方,世人又憑什麼以自以為「正義」的言論撻伐他們?

不僅如此,劇中黛真知子這位角色同時也是在諷刺人們憑藉著非理性的正義思考模式來評斷他人好壞,當真知子為了某些看似相當不公義的事感到焦急,且亟欲幫助可能是受害者之人時,古美門總是會以冷靜到近乎無情的態度給予她當頭棒喝,並在最後發現其實人們不如她所想的如此單純。當一方得利時,一定會有另一方失去,看到事情的表面,卻沒有深入去了解時,往往會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不自知,也因此,以冷靜的態度面對事情,並不做善惡二元對立之分有時也是應當要學習之處。


性格相反的兩人時常在對案件看法不同時爭執(圖片來源/吉米邱小如的不落嗝

台灣的法律與日本相同,皆為大陸法系,所面臨的問題同時也是此劇探討的議題。面對各種新穎的犯罪手法,現行的法律條文難以處理所有案件,如何快速有效率的立定新法、解決新類型案件,會是現今司法體系必須深思的問題。而要如何避免再次出現恐龍法官,或是防止法官遭受蒙蔽,做出不實且錯誤的判斷,也不是遊行就能夠解決,想出一套完整的訓練流程以防法官太年輕、沒經驗,且設立預防賄賂等不當手段的配套措施才是政府應該做的。

下次當大街上出現遊行,人群口口聲聲喊著社會正義與真相時,停下腳步,搜集相關資料並漸漸地去了解事情的每一個面向,再做出理性的判斷,而不是盲目追隨世人,自以為正義地主持看似是公道的假真相,因為正義與真相需要時間來解答。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記者 《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