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一Close女孩
三二一Close女孩
記者 張薇 文 2014/01/14
在現今的社會文化中,拍照不再只是一種對回憶的紀錄,反而可以說是新興的社交方式。生活中需要拍照的場合越來越多,舉凡吃、喝、拉、撒、睡,好像都是歷史上重要的一筆,需要拍照存證。在這樣的價值觀下,無時無刻都得面對突如其來的快門,因而讓我發現「拍照」這檔事竟是正值花漾年華的自己最大的罩門。
拍照那件小事
從小到大,我雖然稱不上絕世美人,但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倒也乖乖在它們該在的位置,偶爾鄰居大嬸心血來潮還能誇一聲清秀。九〇年代出生的我,數位相機還不普及,一張張的底片更是十足珍貴。珍貴,自然要用得恰當,人、事、時、地、物對了,才會「咖擦」一聲按下快門。因此小時候的照片與其說是生活的紀錄,倒不如說是生活的「認證」——畢業典禮的團體照、運動會接力的畫面等,以側拍為主,少有直接面對鏡頭的機會。
大約在社群網站開始引領全球風潮的時候,我正式踏入這個充斥著鏡頭的異世界,也是我惡夢的開端。當時人手一臺數位相機或手機,人生的樂趣好像只有拍照、上傳、貼標籤,著了魔似的,看鏡頭的次數甚至比直接看對方眼睛的次數多。就在被大量照片席捲的同時,我漸漸嗅出其中的不對勁:「我的眼睛都是閉的。」
左邊的我,呈現半開不張的雙眼。(照片來源/李若甄攝)
所謂眼睛為靈魂之窗,一張照片要生動活潑,看得見眼睛是首當其衝。偏偏我的眼睛總是跟我作對,上下眼皮好像被快門下了蠱,快門閉,他們也忍不住想黏在一起。若剛好閉上就算了,他們最喜歡來個欲拒還迎,曖昧地讓我眼睛半開不張只剩一條縫,留給世人無限的想像與譏笑空間。
看到這裡,若在心裡偷偷認為「也還好嘛」的觀眾們,實在是大錯特錯。可知道拍照這件事與生活是如此緊密相連,對少女而言,更是理應與生俱來的生存工具。如果只是與自己姊妹的自拍,一張拍不好還能厚著臉皮要求重拍;但若有四個人、五個人,甚至是幾十人的團體照,常常是「一閉眼成千古恨」,瞬間決定美與醜的命運。
拍照對少女而言,是與生俱來的生存工具。
(圖片來源/Cherng's)
缺乏節奏感的眼皮兒
究竟問題出在哪裡?經過反覆推論,我認為是節奏感惹的禍。為了逗人發笑、使照片好看,民眾發明許多神奇的照相口號,諸如「西瓜甜不甜?」、「A、B、C!」等,除了引發笑臉,也有傳統快門倒數「三、二、一」的意義。而照理來說應該隨著口令節奏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當我的耳朵聽到那些指令時,不知道傳送至眼睛的途中發生什麼錯誤,導致他們永遠抓不到那個完美的timing。
剛開始我都會偷偷與拍照者洽商,不要上傳這些照片,或是在夜深人靜時悄悄地把標籤刪除,一了百了。但紙終究包不住火,一而再,再而三的閉眼,大家還是發現我這方面的「缺陷」,因而封我為「閉眼王」。自此之後引發更多的關注,一發現有眼睛不對勁的照片,我立刻被標籤,並留下「張薇真上相」這類明褒暗貶的留言,躲也躲不掉。
在智慧型手機開始普遍的時候,要揭發我的糗態更是容易,一拍一傳就如吃飯睡覺般容易。連科技都在進步,我的照相技巧卻始終不見起色。我也曾努力做些改變,例如挑戰「不眨眼」在拍照過程把眼睛撐得又圓又大,結果眼睛是正常的,但是眉毛高聳、嘴巴也笑得牽強,怎麼看都不自然。最後連好友都勸我放棄,甚至安慰我說:「本人比較好看,這不就夠了?」
照片 照騙
日新月異,對於抓不住拍照timing的人,世上也越來越多解決的方式。最簡單的就是連拍,現在拍團體照的攝影師都經驗豐富,為避免在每個瞬間有不同的人失誤,他們通常一按快門就是連拍好多張,事後再挑選,畢竟團體照要每個人都滿意總是不容易。攝影師這方面的成長進步,讓我至少在畢業照等大場合不會留下遺憾,也不會成為後代子孫的笑柄。
比起相機,現代人有更多機會使用手機照相,其功能也越發強大。除了基本的連拍功能,更有許多千奇百怪的app供不同的「拍照患者」使用。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些app提供的方便性,也是現今許多「照騙」的由來。拍照來不及化妝?只要一鍵,眉毛、眼線、腮紅全部到位,還自動幫妳修小臉。背景有雜物?輕鬆推一推,馬上清潔溜溜,還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時空背景。而對我這種閉眼患者來說,有個比仙丹還厲害的app:它能夠更細緻地捕捉每個細微的表情變化,更神奇的是,就算與同鏡人滿意的照片不同,它也能瞬間將照片合成,不留一絲痕跡!
現今琳琅滿目的拍照app。(圖片來源/截自App Store)
大眼out 笑眼當道
但以社會瘋迷拍照的程度來說,還是有許多需要真槍實彈上戰場的場合,這時候再強大的app也救不了我,該怎麼辦?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順應著時代趨勢,我發現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絕技:笑眼。
在瘋日本的年代,拍照講求如櫻花妹一樣的大眼睛、翹嘟唇,眼睛恨不得越大越好,角度也由上往下拍,製造眼大下巴尖的效果。這種文化對我來說完全不利,第一我並不屬於大眼睛那派,其次是我拍十張有九張眼睛是半張不開,更不用覬覦跟別人競爭大小。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韓流文化的崛起,情勢往好的方向扭轉。韓國人的妝不如日本人濃,以清新自然為主,因此眼睛也相對較小。但這種眼睛卻更貼近民眾,讓眾人紛紛拋棄好幾年來追求的大眼目標,投靠全新的笑眼流行。所謂笑眼,就是在面對鏡頭時不造作的笑開懷,讓眼睛自然瞇起,呈現新月般的弧度。透過韓星的大力加持,大眼文化已不復存在,也讓我終於看見一道曙光:趁眼皮拍子亂掉前主動且有技巧地瞇起,以順應潮流的方式,化失敗為動力,就算眼睛睜不開也能自信的笑。
韓流文化崛起,笑眼當道。(圖片來源/截自kpopn)
接受這份閉眼天賦
現今拍照情況雖然漸入佳境,還是偶有失誤的時候,但「閉眼王」的身分卻也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現在已經能夠笑著看這些照片,自嘲當年眼皮不聽使喚或是奮力把眼睛撐大的模樣。 從「單純的」閉眼到「有技巧的」閉眼,我的拍照進化史自此告一個段落,雖然不知道未來還會產生什麼改變,但是經過如此坎坷的蛻變,相信不管有什麼困難我也能笑出最自然的自己。
![]() |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