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反核 全民上街護家園
三八反核 全民上街護家園
記者 陳祥豪 報導 2014/06/17
福島核災的發生,讓台灣人民更加重視發展核能的危險性,也促使反核成為全民運動,選擇每年三月站出來為非核家園喊聲。今年三月八日,「308反核大遊行」再次號召全台人民走上街頭。
核災之後,台灣反核的相關活動有增無減。去年三月九日,廢核大遊行挾帶北中南共計二十二萬的人數,為台灣社會投下震撼彈。之後在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舉辦「不要核四,五六運動」集會,提供反對核四續建的民眾和藝文人士表達的空間。十月十日開始的「百萬人廢核四環島接力行腳」,則是藉由各地反核團體和民眾的雙腳走遍全台灣,用溫和的方式宣傳反核理念。
經過一年,停建核四仍無聲無息,甚至傳出今年九月可能放置燃料棒的傳言。讓反核群眾的堅持不減反增。二〇一四年三月八日的廢核遊行雖然成天飄著雨,但是主辦單位表示:「風雨生信心。」反而讓政府和社會大眾看到反核的決心。
三月八日下午兩點,匯集在台大校門口的人潮隨著「終結核電」的主布條開始遊行。
各方團體高舉自己準備的舉牌,表達自己反核的立場。(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走在羅斯福路,浩浩蕩蕩的人潮佔領了三個車道,讓今天的台北街頭熱鬧非凡。
(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由於參加的人數多,而且以行走的方式遊街,主辦單位尋求大批警力管制街道,讓參與民眾能夠安全上街。
(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許多父母親帶著孩子一同走上街頭,並說著「為了孩子,不要核子」的理念,冀望留給下一代安全的家園。
(照片來源/陳祥豪)
今年分成三條路線,分別經過行政院、經濟部,最後抵達凱達格蘭大道。抵達經濟部時,雖然因為假日而大門深鎖,不過主辦單位還是不斷對經濟部喊話,希望能夠對核四評估再多考慮。(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受到第一波核廢料影響的蘭嶼鄉民,今年依然特地遠來出席,向台下的民眾陳述備受影響的生活,並希望同樣的苦楚不要再發生在台灣任何一個角落。(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參與民眾認真地聆聽台上的講座,希望能汲取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聲音,充實自己的公民知識,
讓在表達自己立場時可以更加堅定。(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藉由輕鬆易懂的行動劇,解釋反核行動遇到的困境和相對應的政令及專業術語,並以自我調侃的幽默方式
排解,讓各年齡的觀眾都能有概念。(照片來源/陳祥豪)
隨著時間越來越晚,低氣溫和雨水考驗民眾的耐力,但不少民眾還是不畏辛苦堅持到最後,
身體力行支持反核。(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在凱達格蘭大道前的晚會,除了講座外,也有多組藝人獻聲支持,張懸也藉此機會呼籲年輕人能夠站出來
關心社會。(照片來源/陳祥豪攝)
![]() |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