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

傳統轉型 觀光工廠的崛起

至今不少傳統產業轉型為觀光工廠,其中工廠設置的地點,更是符合交通便利的要素,也吸引不少民眾前來體驗。

傳統轉型 觀光工廠的崛起

記者 吳羽涵 報導  2014/06/17


( 圖片來源/ 吳羽涵製 )

民國九十二年,經濟部推動「觀光工廠輔導計畫」,目的是協助傳統製造業發展觀光服務,讓國內具備獨特產業文化或觀光教育的工廠,能順利轉型為服務業,創造新價值。然而若傳統工廠要參與該計畫,必須先經過輔導,而輔導過後即可參加評鑑,並申請優良觀光工廠的評選。

目前全台已有一○七間觀光工廠通過評鑑,其中二十四間獲選為優良觀光工廠。這些觀光工廠所在的地點,大部分位於主要幹道附近,而且東部的廠數比起西部相對稀少,由此可知,交通便利性有利於觀光工廠的發展。二○一四年三月自由時報即指出,新北市經濟發展局局長葉惠青表示,觀光工廠轉型的三大要件是,交通便利、產品具市場差異化和廠房夠廣大。

觀光工廠的類型也格外豐富,大部分是生產酒品、糕餅甜食等食品加工類,其次為衛浴用品、服飾等生活用品類,另外健康美容類和藝術人文類的觀光工廠也佔有一定的比例。知名糕餅觀光工廠的館長鄭先生表示:「每個觀光工廠吸引的對象不同,各自的特色如何讓客人感受到,這才是重點。」因此,每種類型的觀光工廠,應該致力於發揮該工廠的特色,以吸引人潮。

隨著觀光工廠輔導計畫的推廣,觀光工廠數量也不斷增加,除了舊工廠穩定營業之外,亦有新工廠加入轉型的行列。另外,觀光人次也持續攀升,二○一三年總參觀人數已達一千兩百萬人,可見觀光工廠的設置,確實成功帶動台灣的觀光,並且讓傳統產業找到一線曙光。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觀光工廠自在遊


 

記者 《喀報》
在2012年6月底跟各位暫時告別的《喀報》,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跟沈澱,從101學年度開始,由交大傳科系103級的37位同學接手。本學期(105學年度上學期)由陶振超、黃靜蓉、黃淑鈴擔任指導老師;李佳昇、蔡文婷分別擔任系統及編務助教。   《喀報》從創刊至今,秉持「從做中學」、「團隊合作」、「堅守品質」的理念,歷屆學生們努力耕耘,建立了良好的運作體系,並已累積豐富而多元的作品。本學期的103級學生們,將延續《喀報》優良傳統,除了擔任記者跟編輯,學習多媒體電子報內容形式的採寫與編輯,也將與〈多多系統第三版〉一起成長,學習更靈活而有效地運用《喀報》多媒體平台。   作為交大傳科系的學生實習媒體,《喀報》的使命與精神將在103級〈整合數位媒體實作〉課程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發光發熱。敬請各位拭目以待。  
記者 《喀報》